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 治疗组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观察两组患儿的大便次数、量和性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6.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婴幼儿

Clinical research of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tablet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WU Xiong-ji, LU Qiao-qu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Maoming Maternity and Infant Health Hospital,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safety of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tablet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Methods A total of 120 cases with infantile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each group contained 60 cases. All cases received basic treatment,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by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tablet in addition. The frequency, quant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es’ stool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88.3% and 66.6%,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Bifidobacterium tetravaccine tablet; 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Infant

婴幼儿免疫能力低下, 发生细菌感染的几率较高, 发病后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然而随着抗生素在儿科临床的广泛应用, 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腹泻, 引起患儿哭闹、烦躁、胃纳差, 严重的病例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电解质失衡, 甚至导致脱水休克, 危及生命。这种使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被定义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1, 2]。在我国, 儿童AAD的发生率是15%~39%[3]。对于AAD的预防, 最有效的措施是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力求合理用药。而益生菌在AAD的治疗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本院儿科病房以患AAD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AAD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儿科病房住院的120例AAD患儿, 其中男63例, 女57例;年龄3个月~1岁58例, 1~3岁62例。所有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感染程度、抗生素的种类和疗程等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入选患儿在使用抗生素前大便的性状、次数和大便常规检查都正常。住院后由于细菌感染使用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 所用种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使用抗生素时间>3 d。患儿在使用抗生素24 h后出现腹泻, 每天大便次数较前增加2次以上, 稀水样便、血便或黏液脓血便, 水样便者查大便轮状病毒阴性, 解血便和脓血便者行大便细菌培养, 未见痢疾杆菌生长。

1. 2 治疗方法 所有出现腹泻的患儿都给予基础治疗, 包括输液或口服补液盐、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衡, 使用蒙脱石散止泻(不使用其他止泻药如铋剂和消旋卡多曲以及止泻的中药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年龄3个月~1岁者, 3次/d, 1片/次;年龄1~3岁者, 3次/d, 2片/次。将片剂溶于牛奶或温开水服用。

1. 3 观察指标 记录入选患儿每天的大便次数、量、性状和伴随症状、脱水纠正情况、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

1. 4 疗效判断标准 ①显效:3 d内大便次数和性状回复正常, 脱水等症状消失。②有效:3 d内大便次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 大便性状有所好转, 脱水等全身症状有所减轻。③无效:治疗3 d后大便次数、量、性状和脱水等全身症状无变化, 甚至症状较前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和有效例数占入选例数的百分比。

2 结果

所有入选患儿在疗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6.6%,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是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曾挽救了无数严重细菌感染的患者。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 尤其是个别地区对抗生素的滥用, 使得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越来越高, 疗效越来越差, 迫使临床医生使用杀菌力更大和抗菌谱更广的抗菌药。然而抗生素在杀死人体内致病菌的同时, 也可杀死很多正常寄居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 这当中包括400多种正常存在于肠道的各类微生物, 从而造成机体菌群失调, 继发二重感染或机会感染等, 在这些并发症当中AAD是最常见的。

AA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已知的因素包括:①肠道正常寄居的菌群减少, 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 破坏肠道黏膜屏障, 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②具有发酵功能的正常细菌减少, 使多糖发酵受阻而堆积, 导致肠腔的渗透压升高, 阻碍水分的吸收, 产生渗透性腹泻。具有去羟基作用的有益细菌减少, 导致肠道的鹅脱氧胆酸无法代谢, 此物质对肠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产生分泌性腹泻。③抗生素引起的变态反应和毒性作用可直接损伤肠道黏膜和上皮细胞的纤毛, 产生吸收障碍。有研究表明[4], 抗生素使用的种类越多, 抗菌谱越广, 疗程越长, 患者的年龄越小, 肠道菌群的调整能力越小, 则AAD的发生率越高, 发生腹泻后病情越严重。

微生态制剂是用对人体有益的正常微生物或者促进物质生产的制剂, 其作用为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防治肠道菌群失调, 按其成分又分为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元三大类。益生菌含有一定数量对肠道功能产生有益作用的微生物, 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微生态制剂, 与其他化学药物相比, 此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体内过程和效果评价有明显的特点[5]。AAD 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肠道菌群失调, 针对病因的防治, 有研究积极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布拉酵母菌等[6]。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包含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粪链球菌、乳酸杆菌和独有专性需氧菌蜡样芽孢杆菌, 其中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构成了肠道主要的正常微生物。该药可以直接补充正常生理细菌, 尤其是其中的双歧杆菌作为革兰阳性无芽孢专性厌氧菌, 能在肠道形成生物屏障, 同时调节促进肠道蠕动, 并通过产酸降低肠道局部的pH值抑制致病菌繁殖。它产生的细胞外糖苷酶能降解肠黏膜表面的多糖, 从而阻止致病菌和毒素的粘附;它可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和B族维生素的合成、维护肠道的生物屏障等[7]。

综上所述,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AAD疗效较明显, 安全性高, 未见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仍有一些注意事项, 如要用温开水泡服活菌片, 避免热开水导致活菌被杀灭;如用牛奶泡服, 需等到牛奶适宜进食时再把活菌片放入溶化等。

参考文献

[1] 廖, 刘作义.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研究现状.儿科药学杂志, 2008(14):55-57.

[2] 吴芝兰.儿科病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危险因素分析. 儿科药学杂志, 2008(14):17-19.

[3] Guarino A, Lo Vecchio A, Ganani RB. Probiotics as prerention and treatment for diarrhea. Gurr Opin Gastroenterol, 2009, 25(1):18-23.

[4] 陈巍, 唐静.布拉酵母菌预防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8):27-28.

[5] 郑跃杰, 黄志华.正确认识、评价和使用益生菌药物(评述).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 26(1):24-26.

[6] 贺松, 张德纯, 程芳, 等.国内双歧杆菌制剂预防小儿继发性腹泻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9, 21(8): 692-694.

[7] 郑跃杰, 黄志华, 刘作义, 等.微生态制剂儿科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1, 26(1):20-22.

[收稿日期:201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