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给“学困生”一片阳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被该班的学困生困住了,久思不得良方,致使教学质量低劣,并有一蹶不振之危险。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有少许的学生天生弱智、精神病,致使学困是件正常的事。然而,还有大批的学困生出现,又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
一、“不会学习”是学生学困的主要原因。受传统的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学生还是主张死记硬背的方法。这些教师、学生把学习当成连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了,长期这样进行下去,学生就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状况。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样的学生就会不适应、负担过重、学业成绩下降、不愿学习。
二、对学生评价的片面性,是促使学生学困的另一个原因。有不少老师、家长走不出传统教育的评价格局,始终认为一名学生是否优秀就是看他在所谓的主科方面得分情况,得分高,这名学生就是优生;反之,他就毫无用处。长期这样就使部分学生患上了“学校病”,如:神经过度紧张、恐惧、自暴自弃、不愿学习、没有学习动力,从而导致学生厌学、逃学、旷课等不良现象。
那么,又怎样让学困生有所提高,达到真正不困呢?我认为:
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
1.转变对“学困生”的定义观。在部分人眼里,认为象语、数等所谓的主科方面成绩差的学生就是“学困生”。应该肯定这样以点代面地给学困生定格是不对的,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这是在扼杀素质教育,扼杀学生的学习个性。这样一来,不知把多少在其他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打入了教育的阴暗角落,任其自生自灭。把学生本来就有的兴趣和爱好葬送于无知的定义之中。科学地说:学困生指的是学生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学困。
2.转变对“学习”的认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思考,不要死记”,就很好地指出学习不是连续不断地积累知识和训练记忆,也不是使人迟钝的、毫无用处的对学生智力发展有害的死记硬背,而是学生智力发展中的一个活的因素,它是学生从无知到有知,从无知无能到有知有能,从旧知中获得新知的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3.转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从某一方面的学习评分来定格学生的整个学习情况是否优劣,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评价。正确的评价应从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来全方位地评价学生、定位学生。
其次,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困生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
1.给学困生一个春天,培养学生的美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老师是春泥,学生是种子,种子是在老师的辛勤呵护下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的。有人说:老师是阳光、雨露,学生是含苞待放的花蕾。这无疑告诉我们:学生需要阳光、雨露般的关爱,更需要阳光般的掌声和尊重,学困生更是如此。也只有让学困生真正感受到关爱的温馨,雨露的滋润,阳光的明亮,掌声、期望的眼神的真诚,才能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才能让他们真正明白:生活原本是美好的、幸福的,老师没有抛弃我,同学们在关心我,社会在关心我的成长,从而培养他们以一种平和、幸福的心态去学习,诱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推动下,让学生在感到成功,哪怕是一点点成功或是努力后的失败,老师都要及时给与鼓励的眼神、话语,祝贺的掌声、赞许,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2.提倡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个性、兴趣在阳光中展露
老师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不同,智力才能也是不均衡的。有的乐于语文学习,有的乐于数学学习,有的爱好体育,……,要使每位学生都成其才,就必须解决教学中的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进行因材施教。朱熹提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不就很好的指出了教师在教学生时需因材施教的原则吗?这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它就恰当地解决了教学中的这种矛盾。我们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学生的实践中十分重视观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发展学生的长处,所以,他的学生成就各异。蔡元培先生指出: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应坚持“尚自然,展个性”的原则。他主张教学中不要搞注入式,应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并用某方方面的成功促进另一方面的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万事万物既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学困生也如此。要想学困生在“困”的方面有所提高,我认为:可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成功感,发现其优,“优”与“困”的可转化性,从根本上战胜困,从困中走出来。
我曾教了一位学生叫杨平,他在语、数方面特困,但是篮球打得好,球技远远的超过了我,我们在一起打球是经常事,我经常夸他球技高,并常问其球技高的原因,他自豪的对我说:“我刚开始也一点也不行,但我经常练球技自然高了。”我也抓紧机会说:“你想其他学科成绩好吗?”他说:“我也想,可是总不行。”我进而诱导:“其他学科的学习跟打球一样,开始也许不会,只要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认真思考,并以进球一样高兴的心情,坚持不懈,成绩绝会上升。”从此,他除了与我切磋球技,更多地与我讨论起学习的事了。就这样,在测评中,他的语、数成绩不断的上升,最终告别了“语、数特困”的圈子,站在人人羡慕的佼佼者的位置。他能发生这样大的变化,是因为我在因材施教的同时,注意培养了他在篮球方面的成功感,再用这份成功的喜悦战胜他对语、数的恐惧,并喜欢上了语、数的学习,完全从困中走出来的道理。
总之,学困生也未必样样都困,只要我们对学困生多帮助不厌弃,多鼓励不挖苦,多表扬少批评,多期望不叹息,用阳光收获金秋,用春风迎来新绿,我们应坚信学困生会走出严冬,在春风、春雨、春光中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