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个崇拜猪八戒的村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个崇拜猪八戒的村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走进云南省保山市西庄村“八戒寺”,猪八戒塑像赫然入目——挺着大肚子、肩扛九齿钉耙、头戴僧帽、足踏麻鞋、身穿蓝布衫,一副憨厚而又威风凛凛的样子。众所周知的是,猪八戒在《西游记》中的形象贪吃好色,颇为负面,专门为猪八戒建庙宇、塑金身、供奉香火,在全国除西庄村之外恐怕绝无仅有了。那么,西庄村究竟和猪八戒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西庄村最早名叫“小岭岗”,原是荒山野岭之地。明朝初年,戴氏、高氏两大家族从江苏迁入此处。之后,董姓、张姓、蒋姓也相继迁入,这里人烟逐渐兴旺。随着移民中高姓族人的势力逐渐扩大,小岭岗随之定名为“高老庄”。

当时,这里原始森林茂密,野兽经常出没伤害人畜,给刚定居下来的南迁移民带来很大的威胁。特别是村庄南部一个叫烂坝(后改名浪坝)的地方,原是由山谷往外延伸的一条河滩,一到大雨天便洪水泛滥,泥沙翻滚,冲毁村庄田地。那一个个翻起的泥浪,远远看去很像猪群在下面拱动。来自江南的移民对这“洪水恶浪”十分恐惧,误以为这一切都是传说中的“猪神”在作怪。因此,他们一到农历立夏季节洪水来临之前,便向着这条河流祈祷,望“猪神”保佑平安,并许愿:如果猪神不作怪,村民们可塑造神像,世代供奉。没想到祈祷之后,这条浪坝“流沙河”真的再未泛滥过,于是,移民们便逐渐形成了“猪神”崇拜的观念。

那么,“猪神”又为什么会被命名为“八戒”呢?在对村里的一些口头传说及家谱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这其实和南迁移民对佛教、儒家文化的继承有关。移民中的一些读书人,为规范村风民俗,将佛教中的一些戒律理念归纳、演绎,制定出“酒、色、财、贪、嫖、赌、淫、逆”八条戒律,简称为“八戒”,并将此寄托在“猪神”身上,教村民日日朝拜、时时铭记,以此纯洁人际关系。由于“八戒”初创者对戒律作用的有意夸大、传播,使“猪神”影响在当地逐步扩大。以致到了后来,村民们把凡是怀疑“猪神”闹过并造成灾难的地方,都以“八戒”命名,如村后的山谷、岩洞,分别被取名为“八戒箐”、“八戒洞”。村庄里香火不绝、世代供奉的猪八戒庙,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而猪八戒高老庄娶亲的故事也有现实原型。据村民讲,当年确实有个王姓青年入赘高家——这个青年“日食斗米,力大无比”,曾空手制服过一头疯牛。他为人豪爽仗义,专好打抱不平,深得村民爱戴。随着声名逐渐远播,王姓青年的力气、仗义行为竟被村民与传说中的猪八戒联系起来,说他是“猪神转世”,才有这么大的胆量和力气。

王姓青年在高家呆了10来年,后来离开村庄神秘失踪。村民们都传言他是“猪神”得道而去,并附会上一些佛教故事,说猪神已皈依佛门,往西方求取真经了。日久天长,高老庄遂被更名为“西庄”,以纪念高家女婿“西天取经”之意。

明万历年间,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问世,发生在西庄村猪八戒娶亲的故事,基本上被搬进了小说的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的章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