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的护理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的护理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几年,干细胞的研究已成为世界研究的热点,我院在这方面反应较快,成立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干细胞实验室,分化的干细胞已应用临床。由于干细胞具有分化和繁殖能力,对骨髓系统具有修复和再生功能,所以可用于骨不连的治疗。传统骨不连的治疗是二次手术取髂骨做植骨内固定术,这样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延长了骨折愈合的时间。应用干细胞移植,患者可不用再次手术,只需在局部麻醉下行干细胞移植术,而且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17例,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对17例接受此项移植技术的患者实施护理计划,总结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患者17例,均为男性,年龄32~40岁,平均36岁,骨折类型,胫腓骨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2例,15例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术后均在一年以上,骨折部位骨痂生长不良。2例股骨干骨折的患者术后在一年半以上,均存在骨不连。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骨不连的患者由于疾病时间长,心理负担重,焦虑,担心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术前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必要性,详细介绍移植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愉快地接受治疗。

2.2 术前护理 术前常规做血尿常规、血凝、免疫检查,前一日备皮,用温肥皂水清洁皮肤,做干细胞移植当日,用抗凝注射器,采20 ml静脉血,送干细胞实验室,进行离心,取上层血浆作为干细胞的载体备用。

2.3 术后护理

2.3.1 一般护理

术后绝对卧床24 h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监测体温4 h一次并记录,保持室内通风,室温18℃~22℃,湿度50%~70%,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3.2 注意观察术区情况

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情况,由于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患者可有肢体循环障碍的危险,术后15~30 min巡视一次,观察穿刺处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及皮温,穿刺下肢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治疗24 h后要加压包扎,如有肢体循环障碍,应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采用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可用热水袋敷,以保持体温,但需防烫伤[1]。注意观察护理效果、症状是否好转,及时根据病情改变治疗及护理措施。

3 指导功能锻炼

加压包扎解除后、及少数患者会出现皮下血肿,主要与术中反复穿刺、患者凝血状态、压迫部位、止血不准确、肢体过度活动有关[2]。指导患者术后卧床24 h,不要过早下床,24 h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床上功能锻炼,主要是不负重的屈髋、屈膝、外展、内旋动作,逐渐过渡到床下拄拐行走。

4 健康教育

干细胞移植术后,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宣教干细胞移植术后的有关注意事项,正确的功能锻炼,如术后拄拐行走3~6个月,以保证移植后干细胞有效分化,促进血管再生,注意安全防止外伤,3~6个月复查X-P片,观察骨折处骨质变化。

5 讨论

将术前的心理护理和移植术后的相关护理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骨不连的患者护理,改善了患者的心身健康状况,进一步达到回归家庭和社会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不连给骨不连患者带来了恢复的可能和希望,因此患者的早期护理对减少并发症、增强患者信心、配合治疗等在治疗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异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使干细胞在局部缺氧情况下向血管内皮分化,新生出许多血管以改善骨不连处供血。17例接受干细胞移植术的患者,在3~6个月后复查X-P片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痂生长,效果显著。通过17例干细胞移植患者术后护理总结其共性护理问题,运用护理措施防止及减少术后并发的发生。由于此项技术属高新技术,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或许会遇到极个性的护理问题,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留心观察,及早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护理水平,加强对术后活动、饮食、功能锻炼的指导,使患者的疾病得到最快恢复。

参 考 文 献

[1] 吕欣,杨晓凤.运用护理程序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20(3):260.

[2] 郑红梅,边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坏死的护理.护理研究,2005,13(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