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指骡为马,如此传播太随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指骡为马,如此传播太随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脱缰马匹闯入高速路主人和民警追赶寻找”,一看标题就知道该新闻的“主角”是“马”。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说的是“马”,字幕打出的也是“马”,解说词中更是说出了17个“马”字,可见,该“主角”是马无疑,可是,画面清晰显示出的这一动物的耳朵、尾巴和脸部特征,分明是骡子。

这是去年北方某省级卫视播出后又被门户网站视频转载的社会新闻。骡子的外形似马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是驴与马杂交的后代,基因的变异一般不能繁衍后代,只能役使或被肉用。骡子在我国北方很多,是大型家畜中的特异物种,许多地方的观众不一定能辨识。

典故中的“指鹿为马”,是说指着鹿,故意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而新闻中的“指骡为马”则不是故意所为,是记者、编导不识骡子还是自以为是?不得而知。

电视新闻“指骡为马”,对认识骡子的人来说可以一笑了之,对没见过那畜牲的观众来说就不一样了。闲暇的看客认骡为马倒也无碍,但屏幕前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又没见过骡子的孩子们,则因记者和编导的“无知”或“疏忽”,错失了一次发现和辨识骡子、进而探究遗传问题的机会,更在无意中被混淆了这“奇特”物种与马的概念。

南方某省级频道播出一条新闻,说一夜狂风暴雨后,一所小学校里有一只被淋湿后飞不起的大鸟,充满好奇的学生们在争相猜测这是一只什么鸟。记者问学生:这是什么鸟?有大胆的孩子猜是猫头鹰。记者大悟,对孩子们说这就是猫头鹰。记者再问一旁的生物老师,老师能说什么呢?见多识广的省电视台记者已经说了是猫头鹰,那就是猫头鹰了,那乡下学校的生物老师赶紧点头说是猫头鹰。于是,画面中的解说词和主持人也就煞有介事地在说着这只既无“猫样的脸”也无“猫耳”状羽毛特征的“猫头鹰”的故事。

电视台记者本可借此难得的机会,与孩子们一同了解,进而对观众说说关于这只鸟的“学问”,可是该记者显然没有刨根问底的意识,更没有任何求助的企图,却使出了职业擅长的手法,“精到娴熟”地想从这些孩子们嘴里得到答案,来化解她此时知识缺失的窘迫。

笔者曾致电这两家电视台求证:新闻中的动物到底是骡子还是马?大鸟是不是猫头鹰?骡子被成为马、隼“变成”了猫头鹰以后,观众有何反应?媒体有何补救措施、如何以正视听?电视台的人一听不是报料却似乎是在找碴,立马变了腔调,追问之下承诺给予回答,可至今没有回复。

大众传媒是科学普及的一个主要途径,要承担科学技术普及的任务。眼下,媒体热衷的民生类新闻中,随意把与百姓生活有关的电流说成电压、负荷说成功率、压强说成压力等等,屡见不鲜,类似骡马不分、概念混淆的常态失准和认知误导,已见多不怪。

喝绿豆汤、生吃茄子就能治百病的张悟本刚被戳穿,道士李一的行骗接踵而至。接二连三的荒唐闹剧折射出一个事实:有传播的,就有信服的,其影响之广在显露我国民众科学素质之低的同时,也在说明着一个事实――媒体从业者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样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