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教学中的读品赏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读品赏写课构思的来源
读品赏写课的构思来源于2007年-2010年参加区级课题“初中生现代文阅读赏析能力培养研究”,在本次历经三年的研究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阅读教学方法,就是“读品赏写”。感触最深的就是它能够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我认为这正是语文教学的核心,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应该完成从读到写的飞跃。在09年翠屏区教研联组中学第六片区组织的“青年语文教师优质课竞赛”中,我将“读品赏写”这一课型运用在了《荷叶母亲》中,荣获了三等奖。12年我又参加了区级课题“初中生现代文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的确立与达成”研究,也正是在这一年翠屏区教育局又掀起了尝试性教育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潮,我又将“读品赏写”这一构思与“核心目标的确立与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再次运用在了《荷叶母亲》的教学中,做了又一次尝试。感觉这种构思能融入其中,因此在13年这一“育模年”,学校领导要求每位教师要构建自己的课型时,我将“读品赏写”这一构思与“初中生现代文阅读教学核心目标的确立与达成”研究结合在一起,并汲取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精华――导学案、学生的合作、讨论、探究,将三者融为一体,运用在《安塞腰鼓》中,最终确立了自己上课的模型“读品赏写”课。
二、解读“读品赏写”
何为“读”?
从古至今的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可以带动大脑的思考,“读”可以引发出心中的情。通过“读”能够悟出其中的情感,通过“读”可以领悟文章的旨意,通过“读”可以带动写。可见“读”是语文教学中的第一重要环节,一堂好的语文课不能够缺少了“读”。
在语文教学中“读”一般情况下是朗读和默读的形式呈现的。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的篇幅等因素来确定是朗读还是默读。不管是朗读还是默读都是一堂语文课所必不缺少的环节。
通过朗读,读出情感,读者将情感读到位,也就将作者的情感体会到位,这就是读者与作者融为一体,读者与作者思想上产生共鸣。通过默读,一边读一边勾画,勾画出自己在默读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勾画出在默读过程中认为精彩的语句,……并在书上写上自己的旁批,这也是一种读书的好习惯。
由于《安塞腰鼓》是一篇洋溢着激情的文章,因此,适合采用放声朗读的方式,为了防止学生朗读的疲劳,在朗读中,我又采取了师生联读的方法。
读能悟其情,读能知其意。这种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教学方法是何其的妙,是何其的好!
何为“品”?
中国的象形字直观的形象的将其意寓在形中,关于“品”字的解读,三个“口”字合在一起才形成一个“品”字,其意为只有在通读文章三遍乃至三遍以上的基础上才能够去“品”。可见,“品”是在“读”的基础上,对文章作出的进一步的理解与分析。没有读何谈品?其实“品读、品读”,“品”中也有“读”。
“品”可以是品文章的语言,品文章的修辞,品文中的人物形象,品文章的写作技巧等等。确立一篇文章品的内容取决于文章的题材,文章的写作特色等因素。品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走进文本、深入挖掘文本内涵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完成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的一种方法。可见,“品”的意义重大。
在《安塞腰鼓》中,要求学生品词、品句式、品修辞,目的也是引导学生从品中归纳出写作方法,为下一个环节做铺垫。品是完成从读到写的一个中间环节,只有懂“品”、会“品”的学生才能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才能真正学会的写作。
何为“赏”?
“赏”字取其欣赏、赏析之意。作家在创作中为了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内心意象,总会调动各种表现手法。在欣赏过程中理解作者所采用的艺术技巧有助于对作品加深理解,也可以从中领悟到一点写作的手法,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
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在深入“品”文本后,赏其写作方法,是完成从读到写、以读带动写的一个必不可缺少的环节。因为它是“读品”文章之后,对文章写作方法的一种归纳。
品与赏是融为一体的,先“读”,再“品”,然后再“赏”。如果说“品”是对“读”的一种深化,那么“赏”就是对品的结果的一种小结,是对“写”方法上的一种探究与归纳。只有引领学生完成了赏,才能最终实现“写”这个飞跃。
在《安塞腰鼓》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品”完后,“赏”其场面描写的方法,对场面描写的方法进行了一个总结,学生就能明白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写。明确了方法才能实现学以致用。
赏中得法,就是悟出作者写文章的方法。这一环节在从阅读走向写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这个“法宝”,如何进行写作呢?
何为“写”?
“写”就是学以致用。写是表达我们思想、情感的物质载体,只有通过写才能将思想情感这些看不见的抽象的东西转化成形象的可感的东西,转化成有形的语言文字,被人所感。因此,写是读的终极目标。
任何一篇精品文章都有其看点与写点,欣赏其看点,寻找其写点,是语文教师挖掘文本的一个重点。只有从文本中寻找出一个写点,让学生进行尝试性的写作,勤写,爱写,才能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目的。
对于文章写点的寻找,角度是多种多样的。根据文章的重难点,根据教学确定的核心目标等因素来确立写点。
对于句式特点突出的文章,可以将仿写作为文章的写点。对于重点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来写一个人物。对于诗歌可以让学生去尝试着写诗……还可以挖掘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写读后感等。总之,寻找写点应是多角度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写”与“读”结合起来,让“写”真正为“读”所用。
《安塞腰鼓》一文中,寻找到场面描写和句式这两个训练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将这两者用于写作中。
读、品、赏、写是完成一篇文章教学的四大环节,四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读是语文教学的前提,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品是对读的深化,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必经之路;赏是对作品中写作手法的小结,是以读促写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写是读品赏的最终目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体现。我们的祖先选拔人才的方式不是有“一文定终生”的说法吗?可见,文的重要性,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只有将读品赏写在语文教学中融会贯通,运用的得心应手,才能真正的把语文的真谛、语文的美、语文的实用性传授给学生。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文章不同的题材或体裁,在读品赏写四个环节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把课讲到学生的心里去,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喜欢上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