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德化瓷 中国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德化瓷 中国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代东西方的文明交流是写在中国陶瓷上的,当时的中国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埃,昔日的中国陶瓷依然熠熠生辉。”

国际著名古陶瓷学家三上次男的这句话不管是否有失偏颇,但它的确非常适合德化瓷。凡是在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方,几乎都可以寻到德化瓷的踪迹。

德化瓷以“中国白”横贯五洲。

德化瓷,中国白

陶瓷,这一泥与水的产物,不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实用品和艺术品,更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瓷器,这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伴随着文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一路走来。白如凝脂,浑然一色的白瓷,看似朴实无华,平淡无奇,却极具诱人魅力。

成熟的青瓷,早在东汉晚期就已出现,而白瓷的成熟则要晚上四百年,之所以如此,即源于古代的制瓷原料及其工艺。

大家都知道,瓷器是由胎和釉所组成。各种色釉以铁、铜、钻、钛、锰、锑、铬等金属元素做呈色剂,使瓷器分别呈现红、绿、蓝、紫、黄等色彩缤纷的魅力世界。可如果要想去除胎和釉中的颜色,烧出纯净的白瓷,就必须将这些呈色的金属元素全部清除干净,特别要使铁含量降至最低点。

在古代,由于条件所限,只能就地取材。如越窑所用的就是当地含铁量在1%-3%左右的瓷土,烧成的自然就是青绿色的青瓷了。

邢窑,是唐代最著名白瓷窑场,也是我国白瓷生产的发源地。

白瓷的出现。很快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在越窑青瓷红遍天下的唐时,达到了“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程度,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堪称是中国瓷坛上百花争艳、名品迭出的历史时代。它不仅使唐代陶瓷器瞠乎其后,还以“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将一代名瓷如邢瓷、越瓷取而代之,使其从此湮没无闻。

这五大名窑中,“哥窑”、“官窑”、“汝窑”均以青釉开片取胜,“钧窑”则以五光十色的窑变釉见长,只有定窑是以烧制白瓷而闻名。

定窑白瓷由于所用黏土氧化铝含量较高,白中微闪黄,恰似淡施脂粉的少女肌肤,给人以温柔恬静之美感,再加上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巧,很快就使得人们只知有“定”而不知有“邢”了。

元以后,定窑断烧,而后崛起的瓷都景德镇除青花等外,也烧制白瓷,永乐甜白瓷、宣德白瓷等都是其中名品。然而,不管怎样,由于瓷土的天然成分所致,就如定窑白瓷白中泛黄般,景德镇白瓷总会白中微微泛青,实在无法与同是盛于明代的德化白瓷相比拟。

德化白瓷由于瓷土中氧化硅、氧化钾的含量较高,且又处理得精细,铁、钛等杂质较低,在中性气氛的烧制下,所产白瓷不但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击声如磬,还玻璃相多,透明度极好。其特制的薄胎产品,更是薄如蝉翼,精美绝伦。

因此,在国际上,常将釉面纯洁无瑕、光泽莹润无比的德化白瓷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称之为“中国白”。

德化,国际瓷坛的明珠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历史上隶属泉州府管辖,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列为中国三大古瓷都。

由于其地处戴云山腹地,德化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自新石器时期即开始烧制陶器,瓷技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至今且从未中断。

德化瓷含铁量低,本就是制作高质量白瓷的绝佳原料,再加上极为精细的做工,摘得古代中国白瓷桂冠,绝非偶然。

瓷器,是泥与火的艺术,有了好泥,也要有好火来配合。德化窑,烧窑技术也是别具一格。宋代,德化瓷用龙窑还原焰烧成,元代。已改成了分室龙窑,兼烧氧化焰。至明代,则进步改进为阶级窑,成熟地掌握了氧化焰气氛的烧成技术。

这种阶段窑将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结合起来,分开间有挡火墙及通火孔,有利于控制升温速度与保温时间,尤其适合于德化白瓷氧化钾含量高的特点,保证了瓷器的烧制质量。

后来,阶级窑在明末清初传至日本、朝鲜,被认为是日本连室形串窑的始祖。

如此精心烧制而成的德化白瓷,若乳白之滑腻,宛如象牙之光色,胎骨细柔坚致,呈色温润剔透,光线照耀下可映指影。经邻近泉州港的商贸输出,很快就流传于世界各地。

在日本,德化白瓷香炉、茶碗、送子观音大受欢迎,其需要量之大几乎达到惊人的程度,德化的瓷箫笛现仍在日本,箱根神社还作为“社宝”保存;在欧洲,德化白瓷“得到全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并接受无限的订货”。英王爱德华七世陈列室藏品中有德化白瓷梅花杯,瑞典斯德哥尔摩博物馆有德化白瓷杯、壶、罗汉、铁拐李、达摩、观音塑像等。

17、18世纪,德化窑工也按照欧洲商人定制的式样,不断地研究和改进产品造型,以适应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的需要。他们烧制带过滤器的茶壶、咖啡壶、啤酒杯等供应欧洲市场,也创作一些表现欧洲人生活题材的雕塑作品。如英国博物馆收藏的《狩猎》,表现的正是荷兰人打猎时的情景。

18世纪,在著名的德国迈森瓷厂及其陶瓷家柏格特的倡导下,德、英、法、丹麦等国的皇家瓷厂纷纷模仿德化白瓷生产工艺,促进了欧洲瓷业的发展。

何朝宗,瓷塑艺术宗师

由于德化瓷矽和铅的含量较高,性软可塑性强,因此,德化窑除了烧制日用盘、碗、炉、瓶等器物外,还创作了大量的瓷塑作品,涌现出了一批能工巧匠,明嘉靖、万历年间的一代宗师何朝宗就是其代表人物。

何朝宗所塑造的人像,与明代追求宁静简约的风格趋同,手法简练,造型古朴,格调隽永,明快大方。

他的作品,善于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构思造型,比例准确,骨骼肌肤匀称大方。人物的五官刻画,由表及里,细腻生动,栩栩如生。

在注重人物造型和性格刻画的同时,他亦着意衣饰纹理褶皱的变化,多层次而又临风飘举的衣袂,使观者无不叹为观止,以致“天下共宝之”。

他的观音雍容大度。达摩神圣威严,弥勒慈祥和蔼,八仙超凡脱俗,不仅形神兼备,动静相称,还在那清丽纯洁之白釉的衬托下,蒙上了一层神圣的神秘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韵。

何朝宗最为擅长的是观音像,件件宛如脂凝玉琢,致使当时的“日本富人,不惜以万金争购之”。然而,除了佛教人物外,何朝宗的其他作品一样完美。

他所制的文昌帝君坐像,国字脸,丹凤眼、大耳、嘴部四周裂缝填充须髯。衣着宽袖长袍,正襟危坐,左手执玉如意,右手自然下垂,两足蹬靴微露,上胸袍领外翻,内露交角衬衫,腹部束带。雍容大度,其袖臂衣身下摆随手足之势,或弯曲转折,或突起摇曳,或深陷掩映,极富层次变化。

这件作品,儒士装饰,文官气派,是天神人格化的典型杰作。

何朝宗的作品,不仅受到日本人的欢迎,也极受各欧洲国家的吹捧。专家们估计,欧美各国博物馆珍藏的何朝宗作品至少在200件以上。

何朝宗以外,德化民间雕塑名家还有明代的张寿山、林朝景、陈伟,清代的何朝春、林希宗、许良西等,共同构筑了瓷塑艺术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

德化陶瓷业由烧制日用器皿而始,但后来由于瓷塑艺术的显著成就。器皿类产品已少受人们关注,即使生产,也是将各种器皿与堆贴、模印、刻划、镂空等装饰技法有机地结合成型,成就了德化白瓷造型艺术的又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