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的临床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的临床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患者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至2010年收治胃癌术后患者40例,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情况。结果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的患者临床受益情况明显优于印戒细胞癌患者(p

【关键词】胃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

胃癌是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心肿瘤之一,我国每年因胃癌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0万[1]。本病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明显,而至进展期时,往往会出现腹痛、体重下降和出血等临床表现。目前外科完全切除胃癌组织是治疗本病尚未转移患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但本方法仅可以有限地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且胃癌术后的复发率仍较高。目前已有临床观察究发现,胃癌术后配合药物化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本研究观察胃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于2007年至2010年收治的,经病理学诊断为胃癌的,且均经手术治疗后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患者共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5-67岁,平均(48.5±10.9)岁;所有40例患者均存在可测量的病灶,且Kamofsky≥60分。病理学分类:低分化腺癌16例,中分化腺癌10例,黏液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6例。

1.2治疗方法奥沙利铂按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30mg,静脉滴注;卡培他滨按每平方米体表面积1250mg,日2次口服。3周为1个疗程,随访时间1.5年。用药期间入出现其他临床表现,则予以对症处理。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受益及患者生存时间临床受益分为疼痛程度缓解、体力指数增加及体重增加三类。疼痛程度缓解:患者镇痛药物用量减少及疼痛程度降低大于50%,持续4周以上;体力指数增加:体力指数增加大于20,持续4周以上;体重增加:患者病情稳定,体重持续增加大于7%,持续4周以上。

1.3.2药物副作用情况记录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副作用。

1.4统计学方法数据表示用百分率,用卡方检验比较,P

2结果

2.1患者临床受益分析所有患者中,低分化腺癌患者临床受益10例、中分化腺癌患者临床受益6例及黏液腺癌患者临床受益5例,且三者在临床受益明显,且三者间比较未见差异(p>0.05)。而印戒细胞癌经治疗后仅有1例临床受益,临床受益较差,与低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的临床受益相比差异明显(p

2.2药物副作用情况所有病理类型的胃癌患者中,均以末梢神经炎出现的最多,其次为贫血及白细胞减少,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相对较低。在治疗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副反在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可好转,患者均可耐受。

3讨论

目前应用于临床胃癌术后化疗的方案主要有:EOF方案、FOLFOX系列方案、XELOX方案等[3]。奥沙利铂属于第三代铂类药,本药在体内可以合成烷化结合物,与DNA链内和链间形成交联后,抑制细胞DNA合成及复制,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本药与5-FU联合使用,协同作用明显,且与顺铂和卡铂无交叉耐药,可用于5-FU、顺铂及卡铂耐药后作用效果不佳的患者。卡培他滨是新型的氟尿嘧啶类抗癌药,本药服药后可迅速吸收,本药经肝脏代谢,其在肝脏通过羟基酯酶转化为无活性的中间体5`-DFCR,随后经肝脏和肿瘤组织中的胞苷脱氨酶转化为5`-DFUR,最终可在肿瘤细胞中转化为5-FU,达到选择性的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因此对正常的组织细胞影响较小。奥沙利铂的主要副作用有神经毒性反应、胃肠道反应、造血系统毒性反应、肝脏毒性等[4],神经毒性方面为本要的最常见、最主要的副作用。而卡培他滨的主要副作用有手足综合征、腹泻、皮肤色素沉着及疲劳等,其中以手足综合征及腹泻最为常见。目前有研究表明,以上两种药物连用,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同时药物副作用的发生情况与用药的剂量及时间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可减量或停药副作用即可减轻或恢复。

本研究显示,病理类型为低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的胃癌手术患者临床受益明显优于病理类型为印戒细胞癌的胃癌手术患者(p

参考文献

[1]孙秀娣,牧人,周有尚等.中国胃癌死亡率20年变化情况分析及其发展趋势预测[J].中华肿瘤杂志,2004,26(l):4-9.

[2]唐朝锋,马月琴.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术后淋巴转移48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1(4):150.

[3]王金万.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国际临床试验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杂志,2008,6(6):537.

[4]罗柳荣.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9):69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