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五味杂陈“囚”学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五味杂陈“囚”学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拟题“囚学”,料想读者诸君定会不吝赐教——此囚,当为彼求之误,音同而义、形则异。这自然是很正确且又中肯的说法,无奈却与我的切身实际有所出入:求者,主动为之,譬如,玄奘和尚西行取经即是,如若事情根本就没得选择,华山由来一条道,上得下不得,也便只有上,然则非“囚”而何?这是一。尚有二,置身课堂,青春飞扬,锦绣年华,这本是题中应有之义,倘若成了心不甘情不愿的状况,就不免会生出束缚之感,又何“求”之有?我倒确实想写出些如前几期诸位才俊一般花团锦簇的文字来,却只怕最终写出的成了别人而非自己,踌躇再三,终决定不委屈自己,直笔抒来,也多少算是对编辑一番美意的点滴回报。

余生也早,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场刚一结束的时候上的小学。饿肚子的感觉才过去就有了学上,心里美滋滋的。虽说学校属民办性质(彼时之“民办” 非如今同一概念,实为里弄操办,虽也有一些公费资助,但与公办的“体面”和“气派”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校舍就设置在原先的一座破旧的寺庙内,儿童三人合抱粗细的柱子便就在课堂中赫然矗立,比起现在学堂的整齐划一,似乎要有情趣得多——这是学校的总部,要到四五年级“资深”时才能入驻的。低幼年级另有所在,离总部约有十来分钟的行程。如果是上音乐或体育课,又在别处的两栋居民房里,路程还更远些。上课途中。列队走在街上,一路风景看过去,煞是目不暇接。那分部的门口风景独好,一边紧挨着一处公厕,另一边是个吃早餐的简易摊棚,上课琅琅声起时,唇吻翕张之间,大饼油条的香味与人皆熟稔的体液味俯仰鼻息,若有似无,久而不辨其异,以为书墨味原该如此!掐指数来已过半个世纪,蹙鼻一嗅,居然依稀可闻,不由地仰面飘飘然起来……

我此生的第一个班主任叫秦乃坤,那时才刚生了孩子,人很清瘦,印象中的她细长的手掌中总是沾满了粉笔的灰尘。我生命中的好几个“一”,都蒙秦老师所赐:此生唯一得到过的官衔“中队班主席”、第一次登台讲课、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作为学校代表参加中福会少年宫接受荣誉、第一次参加故事比赛……此时回想起来也自觉讶异,那些以为早已经雨打风吹去的孩童往事,竟然清晰如昨!“主席”一职若是按“血统”论,只怕是参商永无会期,只因父亲冠戴“”,邻里巷弄皆无出其“右”者,无论出以“民意”还是“官意”,“主席”都不会看上我。但秦老师于此个中玄机似浑然不察,竟将班头一职钦定于我——也算是尝鲜体制之优越。孰知风暴一来,一夜之间,怎么来得既不明就里,如何去的也完全稀里糊涂。是否从此有了某种下意识,以掉下的馅饼为画饼,避之三舍可也,亦未可知。比之当官,登台的印象更深。那是在小学二年级,在秦老师耳提面命之下,我走上讲台为全班同窗讲课文“饮水不忘掘井人”。我一直怀疑自己好为人师的最初因缘不定就在那时种下,不然,何以此后甫一登台便有某种亢奋冲动?窃以为,为人师者总以己意出自良善,动辄好燃发稚子内在情兴,殊不知一语就此成谶,悔之何其晚矣!三年级时参加中福会六一活动的照片至今我还留着,西装背带短裤白衬衣,大约母亲为了我这身行头很费了几个不眠之夜吧。站在队列之中,聆听着激越的鼓号乐声,注视着蓝天白云下的鲜艳队旗……眩晕的不仅有我的目光神思,还有理想……听说如今学校的毕业典礼比鸡肋都不如,学生离校之情日浓且炽,茶尚温,心已凉……

秦老师的这个老师可比我做得成功多了,我想。

念念叨叨于“开蒙”那几年的事,只因为这是我彗星陨落般灿烂人生的一个霎时,故而心中总留着那一缕忽闪过后的印痕的关系。

来何匆匆,去亦匆匆。变化来得太突然。一天全家正在晚饭,“嘭”地门被推开,拥进不知几许昂首鼓胸的男女,臂上一律血红布条,打头的一位颇有些电影中缉私队长的气概,大手在空中一挥:“搜!” 我和九岁的妹妹被驱至门外一阴暗角落蜷缩,咽下刚才没敢咀嚼的一口饭,开始想象起屋里的热闹来……

学校里,从此再没我的什么事了。课渐渐不上了,让去便去,不去就闲着,父母压力山大再没多少心思管,学校除拉线广播也没见多少动静(也许热火朝天,但与我无干),社会又暂时没把我列到那一类“分子”(除“可教育好”外),我便成“三不管”,纯粹的一个“多余的人”了。挨过了一年多,从小学出来换一所中学,再接着流荡……中学没上几天课,多的是各种会议,闷头只管听就是。时间多了,为消遣,把抄家后剩下的几本书刊,翻来覆去倒腾,有几本鲁迅全集、郭沫若的《洪波曲》、巴人的文学评论、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还有几十本杂志,像著名的《文学是人学》等文章,就都是在那时候翻阅不知几多遍。胃口大了,“藏书”不够满足,便四处去借,什么《基度山恩仇记》、《红与黑》,凡是能拿到手的文字,几无不览。如此行径当然不可“光天化日”之下作为,迹近地下工作,不免就惹出许多纠葛,为此还吃了母亲多次呵斥,甚至手心挨过几回板子。后来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部线装《三国志》,也啃得不亦乐乎,每读通理顺一个章节甚至段落,常会足蹈手舞地表达心内喜悦。这种状态一直延续了几年,近视加深了几百度,但那种嗷嗷待哺、饥不择食的感觉,以后却再也不曾体验到过。由此想来,读书趁早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精力旺盛,心无旁骛,二是埋下种子,一生受用。

学校不教读书,却让“学工”,这便从课堂轰到社会厮混去。偏就有这么巧的事,我所在的班级竟然安排到我父亲所在的工厂去,我虽没有“划清界限、断绝父子关系”之类的壮举,但不必去找“陪斗”这份清醒幸好还有,这便另找了一份活儿:拉板车。和骆驼祥子拉的车略有不同,他的有蓬,我的只有一张平板;和老王拉的也稍显差异,他拉冰块也拉钱锺书,我可是只管载货,隆起的高度足有二人多高。需体力尚在其次,关键是要穿越人山人海的城隍庙,这要混个脸熟太容易了,谁都能见着!但这对我的心理承受力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原先是谁都不理不睬的边缘人,一眨眼可又是众目睽睽之下的小苦力!日后我在日本读书时曾练就一个本事,大冬天在澡堂里先进入热水盆子从里到外捂得通体透红,然后“扑通”跳进零度的冰水池中,由麻木而渐渐还原直至体肤感觉正常,如此三五个来回,像打铁铺里淬火似的。这是生理上的,可要比起拉车那会儿对心理的体验,自以为是要轻松不少的。

送一趟货,单程在个把小时,几个月走下来,先是埋首,再是平视,后来则颇有些“昂昂”之态了。路途中跨出的每一步仿佛都踩在自己的末梢神经上,一步一颠,一步一颤……这段路我走了好几年(中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这家作坊似的生产组,三十多人,除了我等三人,全是阿姨辈的),支撑着我内心的,大约就有高尔基《在人间》等带来的一份莫须有的憧憬。

走过这样一段人生历程,在我就如打了免疫预防针一样,免于病毒侵袭的概率剧增。

相较于旁人的坦途顺境,我却仍庆幸并感谢命运给予我的种种安排。我当然还不至于无聊到将老子说的“美好者不祥之器”用来涂饰自己人生中的斑驳锈蚀,但那毕竟是为我所独自拥有的一份,举凡个中所有,无论是启迪、感悟或警醒、策励,皆与我声息相通,脉络相连。中学四年的语文老师徐敏松,那一手漂亮的板书,常会令我心生羡慕之余嫉妒。她一向待我厚道,虽不见怎样呵护,却让我朗诵表现、投稿校报……于细微处可以感受到她的平和温润。临毕业前夕,迫于压力,作为班主任的她来家访时一再动员我去北大荒垦边,最终却未能如愿。至今想起还觉有些过意不去……

学生时代的美好,主要在于“思无邪”的心灵纯洁,有所向往而无所羁绊,一心前瞻而足下踉跄,在于只顾想着明天的芬芳而常忘了今日的甜蜜。但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而且还并不止于大路,那荆棘小道,崎岖盘环,看似无途,有时却也能柳暗处见花明,且不无旖旎风光可览——依此而论,求,固如所愿,囚,亦算不得什么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