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阳光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实施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阳光教育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实施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阳光教育是基于社会转型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及学校生活现实而提出的。阳光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还是一种教育管理理念。为了更好地实施阳光教育,必须坚持人本性、活动性、创造性和整体性等基本原则,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等方面做出切实的改进。

关键词:阳光教育;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04-03

一、阳光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和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和课题。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和惯性并没有因为实施素质教育而被革除,尽管很多学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但素质教育流于表面的现象仍然突出,学校教育仍然普遍存在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倾向,只以传授知识的智育作为主要目标,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与社会生活实际脱离的现象十分普遍。总之,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个体生命本性需要,教师自主发展困难重重,学校发展举步维艰等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上述教育问题和矛盾反映了教育价值取向与时代精神之间的错位。在学生发展上体现得比较集中。近年来不断有调查研究披露,我国青少年整体素质在不断下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价值观混乱,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充满诱惑的物质和功利面前,理想显得是如此脆弱。价值观尚在形成过程中的小学生开始在物质欲望的过度张扬中迷失自我,对理想的追求开始变得功利,对人生前途感到迷茫,对自己的未来缺乏应有的思考与设计,学生心理变得阴暗,他们互相不是比学习,而是热衷于“拼爹”、“拼名牌”……二是在当今社会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竞争文化熏陶中长大,从小被灌输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养成了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习惯,缺乏谦让和宽容,更谈不上合作与分享。学生不仅没有形成优良的个性,也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行为执拗、任性和幼稚,不会关心他人,不能承受失败,甚至在同伴竞争中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造成了学校生活中的人际适应问题。三是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彼此竞争的默认,进一步助长了小学生的封闭心理,压抑了合作的需要,使他们感受不到学校教育生活的阳光。四是学生的行动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的驱动,缺少来自主体发展的需要,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对学习不感兴趣、不主动,对学校生活的感受除了压抑就是不自由;而学校教育把最基本职能只放在传递人类文化上,强调教育的统一性、单一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始终受到支配、主导、控制,居于被动的、客体的“受压迫者”地位,缺乏主体性和内在动力。在这种思想文化影响下,学校和教师不自觉地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学生也就失去了其根本即“人本身”。

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学校生活现实的思考,促使我们提出了一种教育教学新理念——阳光教育,希望以此作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主发展和学校整体优化发展的突破口。

二、阳光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内涵

教育事业是阳光的事业,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创造幸福、追求美好。教育的过程是幸福的、快乐的,教育的色调是温暖的、光明的。基于以上认识和判断,我们认为,阳光教育是指学校通过创建一种公开、公平、公正、和谐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和教师提供的优质教育服务,让学生在阳光、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上进性、乐群性、能动性、创造性的阳光人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使阳光学校得以创建。阳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阳光人才,把学校打造成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场所。阳光教育的宗旨,是致力于“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阳光大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阳光舞台,为学校科学发展营造阳光环境”,用“爱”去诠释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全部真谛。阳光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还是一种教育管理策略。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基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提炼,主体教育理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理论之一。主体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强调学生是独立的、具有一定的人格的,有思想,有感情,有发展自己、表现自己欲望的能动的主体。[1]该理论坚持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实现人的发展的基本途径,认为如果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就不会通过活动实现自己的发展。只有当学生能够自觉地、主体地参与的时候,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和发展学生的活动。[2]

3.课堂社会学理论。课堂社会学认为,课堂并非置身于社会之外,而是生存于社会之中。课堂就是一个微观的社会,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性活动,人际互动交往是其核心。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社会交往互动中实现的,没有交往和互动,教学活动便不可能发生。学生必须熟悉课堂的活动规则、活动规范,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活化对知识的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精神成长的意义,逐渐增强理解自己及他人的能力,展开个体社会化进程。[3]

4.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性就是主体之间的性质。哈贝马斯立足于交往行为对主体间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他把人的行为区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认为工具行为主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生产劳动;交往行为主要处理人与入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和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一致。他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性危机,就不能再以单一的主体性意识作为出发点,而应以交互主体和交往行为作为出发点,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以消解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异化作用,实现人的解放。主体间性即主主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直接面对,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不再把他我当成他物,也就是真正把人当做人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