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网络的影响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络的影响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它对人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从网络的功能及其特点入手,进而分析大学生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网络对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影响,这对于正确地利用网络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23-02

随着网络(在本文指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快速普及,它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尤其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趋于成熟的大学生,他们普遍较多地接触甚至依赖网络,网络在他们思想定型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认识网络,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利用网络服务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方向。

一、网络的功能及其特点

1.信息功能。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生产周期日益缩短,信息资源数量迅速增长,从而使得信息资源的内容更加丰富。网络作为最为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之一,为信息资源的传播甚至产生提供了极其便捷的条件。随着网络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已成为一大潮流,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于网络之中,人们可以轻易地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2.交互功能。网络的交互功能从字面可以理解为交流互动的功能。计算机一旦成为了网络的一个终端,用户就可以利用它与网络中的任何其他一个计算机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网络中的交流与互动,从时效看,有即时交互和延时交互之分。即时交互是指不同的网络终端用户通过网络实行即时在线的交流和互动。如拥有众多用户的腾讯QQ聊天软件。延时交互是指在不同的时间点网络终端用户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的交流与互动,比如通过电子邮件的交流与互动。从内容看,有虚拟交互和现实交互之分。虚拟交互指的是网络终端用户在通过网络构建起来的虚拟空间中所进行的交流与互动,比如网络游戏中的协同游戏。而现实交互则是网络终端用户借助于网络所进行的实质性的交流与互动。在现实交互中网络充当的是类似于电话等工具作用,为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新的途径。如电话会议、网络办公等。

3.娱乐功能。娱乐是以心理愉悦为过程和目的,展示人的能力的活动方式。现如今,物质需求已不再威胁人类生存,精神生活需要慢慢凸显出来。网络正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其便捷的休闲娱乐平台。它包括了大部分现实生活中的休闲娱乐项目,甚至有些体育项目都能在网络中通过虚拟场景得以实现。

二、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据调查,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达到35.3%,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大学生是网民中的主力军。这不仅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而且与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有关。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的特点。我们将大学四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大一为第一阶段,大二、大三为第二阶段,大四为第三阶段。第一阶段,大学对于他们是个全新的环境。这种新表现在校园、同学等方面,也表现在学习的目的、与老师和家长的关系等方面,特别是后者。高考是高中阶段学习上明确的目标,为此老师家长会给学生许多约束。来自老师和家长、以及自身的高考压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学习的强大动力。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突然感觉到原先的那些约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也似乎消失了,心里往往容易滋生一种迷惘和失落的情节,在学习上表现为某种程度的无所适从。网络就成了他们与好友、同学、亲人交流的最佳选择,也是他们宣泄情绪的最好平台。第二阶段,他们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心理上逐渐走出了那个落寞的过程,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并根据自己对于未来的规划而选择不同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由于他们对社会生活体验的局限性,影响到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他们对于人和事的评判容易受情绪的影响,缺乏理智的科学的评价立场和方法。这一阶段大学生在对社会的认知方面存在一个值得关注的矛盾,一方面是自我意识的彰显,他们自以为自己已经成熟,坚持自己看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太愿意接受他人的规劝,对于强制性规劝往往会有逆反心理。另一方面,他们有限的社会认知和社会经验,以及行为的情绪化,都使他们客观理智地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受到影响。表现在网络行为上,他们对于网络上的现象辨别真伪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评判现象时候情绪化倾向严重,缺乏深刻理智的分析。第三阶段,大学生基本上忙于完成自己的学业论文,忙于应付各种考试,忙于寻找工作机会,抱负着沉重的就业压力。压力下的大学生反倒更愿意静心去思考一些现实问题。前一阶段那个彰显的自我在现实面前自觉地得以收敛。思考问题更趋冷静深刻,行为也显得更为沉稳。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对于社会的认知模式和行为取向。

三、网络的影响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分析

1.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学生上网首先遭遇的是网络中海量的信息。他们可以快捷地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要的各类知识和信息,为他们知识的增长和视野的拓展提供了便利。然而,在如此纷至沓来的混乱信息集市上,大量肤浅、冗余、破碎的信息容易使他们误入歧途。一方面由于他们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对于各类信息尚不具备较强的分辨能力,容易将一些虚假信息当真实信息接收、储存并传播,进而影响其对社会现象的客观认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自制能力较差,往往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追逐一些无益甚至有害的信息。沉迷于这类不良信息对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伤害。网络聊天是大学生上网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它,可以得到关于社会、人生的间接的认知,并且交流本身也是获取各类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但由于他们与人,尤其是与“社会上”的人的交往阅历不足,对人的认识也容易出现偏差。网络的隐匿性、开放性和自由性使人们更愿意在网上吐露自己的心声,容易在网络上信任他人,也更容易在网络上撒谎。因而,网络对于大学生的诚信和责任感都会产生一定的冲击。网络游戏的趣味性毋庸置疑。它用高速运转、变幻的“海量”比特,制造出一个光怪陆离、充满煽动性和诱惑性的,让人一接触到它就不顾一切地一头栽进去,失去理性和自我。由于网络的即时交互功能及其虚拟性,使得参与进网络的主体容易发生身心的裂变――即所谓的人格分裂。而且,人进入符号领域越深,与现实的差距就越大,有时甚至会暂时进入一种忘却现实的状态。因此,一方面容易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定位产生偏差,另一方面也容易使人们将网络当作不愉快的现实生活的避难所。

2.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①加强网络知识和网络安全的教育,首先是对网络硬件的认识。要让大学生从一个静态的角度对网络设备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其次是对网络信息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美好和丑恶是并存的。再次是对网络安全的认识,特别是网络主体的信息和人身安全。再次是对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的认识。对他们实施有关网络道德、伦理和法律的知识培训,强化他们上网的法律意识和责任。通过网络知识和网络安全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观察社会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现象的分辨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首先要按照“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要求,构建以中央网站为枢纽,以各地高校网站为支撑的全国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这样有利于在主流意识形态的统领下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其次要加强校园网站的建设和管理。自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各高校纷纷建立红色网站或在校园网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板块,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畅通学生利益诉求和意愿表达的渠道。比如BBS、QQ、博客、电子邮件等。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手段与理念,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更主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新途径。国际国内的时事和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都可以即时地在网上获悉。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有选择性地利用网络所提供的有用信息来充实教学内容。另外在教学理念上渗入网络的发散性特点。网络的发散性指的是信息的传播不再是点到点的线性传播模式,而是任何一个传播节点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向四周传播,从而构成一个立体的网状传播模式。如果引入网络的发散性理念,教师与学生类似同处于网络的端口,视觉上的平等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教师并不是以道德说教家的角色出现,而是作为道德的引导者、帮助者。当学生就感兴趣的某个话题,或者碰到的某个问题与教师交流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理性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毕耕.网络传播学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55.

[2]中国互联网络应用情况[J].中国新通信,2008,(2).

[3]中国互联网现状一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01-31(T0A).

[4]郭文剑.开发高校互联网络道德教育资源的研究[D].中国知网.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MKS100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卢剑明,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讲师;王金平,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副教授;李颖中,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