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入行前后 人生感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入行前后 人生感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雪域高原――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断成长的地方。16岁那年,两岁进藏且在军营长大的我,听从了父母的意见,带着喜悦的心,迈出了跨入社会大舞台的第一步。至今,少时记忆中的军区电影院、家属院、小池塘、树丛、围墙角落的猪圈仍历历在目,当年的伙伴,如今已是医生、教师、银行职员,我们时而聚会,一起吃饭、喝茶、聊天,有关子女教育和买房定居问题是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我们用“人”称谓,因为我们来自内地,来自五湖四海,从小在长大,接受当地教育,定向分配工作,有别于支边青年和干部。谈到子女,不禁联想起近年来一个关注词――“留守儿童”,事实上,除农民工子女外,“人”也存在着类似的客观现象,考虑到子女的未来发展和其他因素,许多年轻父母将子女托付给已内调、转业、离退休回内地生活的父辈或其他亲人代管,待孩子临近高考时再接回自己的身边,虽说这在两三代人之间情感交流方面会有一些缺憾,但“人”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再则,长期以来实行的特殊休假政策,给他们提供了可贵的团聚机会,尽管三年前由于工作需要等客观原因,有一些人不能如愿享受探亲假,但现在值得高兴的是,新出台的休假政策,给予了“人”更多的人文关怀。关于买房定居问题,中年的“人”已经更加理性,他们当中,有许多家庭的夫妻双方是不同省份城市的人,为了共同的未来,他们选择了最为熟悉的西部城市――成都作为理想定居地,我的家庭也不例外,这也许是“人”的又一现象吧。

回溯20年前,年轻的“人”大都远离父母的呵护和教导,带着对工作的激情,对爱情的期待,对生活的憧憬,独自面对新事物、新环境,那种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不亚于“老”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交通不便、通信不畅、物资匮乏,想必有许多年轻人如同我一样,想尽办法去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比如,将旧衣裳撕成条带,精心地捆扎后做成墩布;积攒已断旧的电炉丝和保险丝,用心地一节一节拼接待用;备足蜡烛和盛满水的大铁桶,防止停电停水;劈柴缺乏工具时,便用旧柴刀来代替,入乡随俗,学会了打酥油茶、做风干肉和藏式辣椒。

也许是年轻的“人”远离亲人,相比之下,朋友之情温馨而浓郁,每当逢年过节,几家亲朋好友便聚集在一起,举杯欢庆,共度美好时光,随后串门多了,意外发现,无论是藏族朋友还是汉族朋友,家中最热闹的地方不是大客厅,而是小厨房。那里热气沸腾,香气四溢,充满率真、豪情和乐观主义。在物质世界里,生活是这般简单而快乐,那是一颗颗年轻的心,踏寻着梦的方向,在现实与挑战中学会坚强、平和与豁达……更何况,时过境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已有了质与量的可喜变化。

相对而言,我的工作经历是单纯的、难忘的。在经历了17个机要春秋后,1999年年底,已任命三年的我,在默默等待中,正式走上了兰台这个岗位,对于我来说,转行是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无怨无悔。

初到林芝地区档案局(馆)上班,那是一栋带有小院落的地级领导干部宿舍楼,除了1间值班室、2间小库房、5张办公桌围在一起便是惟一的办公场所了。办公室里设施简陋,为数不多的木制桌椅和资料柜虽然老式,却排列有序、整洁。那时,办公桌前的情景,对于刚入行进门的我来说,感到新鲜,原来外观看似简单的案卷,从分类、排列、编号、装订、编目,竟然需要如此多的整理工序,一环扣一环。与此同时,面对映入眼前的一幕幕,油然而生一份感慨,感慨兰台人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感慨他们那种善待历史、珍惜史料、服务当代的敬业精神,在历史延伸的长河里,在维护历史真实面貌的生涯里,档案工作者应当值得更多的社会人去了解、去尊敬。

作为新兵,为了尽快入行,我决定先从熟悉和了解档案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入手。于是,按年代顺序将档案局(馆)全宗内的档案浏览了一遍,并圈定了重点。同时,翻阅了一册册档案法规选编,部分《中国档案》、《中国档案报》等档案专业期刊和报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档案整理工作的启蒙,学习笔记上,我将摘录的学习内容,引用“问题”分类作标注,这大大提高了借鉴查用效率,受益至今。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的档案事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档案基础业务、法制宣传、教育培训、档案目标管理、企业档案、工作档案、重点工程建设档案、档案抢救与保护项目申报、县档案馆建设等方面的学习。这对于半路出家的我来说,深感任重而道远。不论怎样,人生如旅,我庆幸,与路上的“人”一道走过来,而今,置身在兰台的旅程中,相信自己不会寂寞、不会孤独。

(作者单位:自治区档案局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