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掏钱“围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先讲两个有关文化的故事。
说是东汉灵帝时期,很多人喜欢书法。当然因为灵帝本人是个书法家,上行下效的缘故。有个叫师宜官的人是其中的翘楚,他大字小字都很擅长。一片方寸长的竹片,他竟然可以在上写一千个字,微雕估计也就这样了。这家伙有个爱好,喜欢喝酒,但他家里也不差钱,按说在这事上闹不出什么韵事来。可他不,心血一来潮,一分钱也不带,就径直跑到酒馆去,点上一桌子菜,自斟自饮。喝得微醺,才大呼小叫:“老板,我今儿出来得急,没带钱,咋办?”老板会意:“来人,给师大爷上笔墨。”
仆人马上屁颠屁颠地奉上笔墨。师大爷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在酒店的墙壁上龙飞凤舞地写起来。群众立刻围上来观看,师大爷赶紧把毛笔一扔,双臂像鸟翼一样遮住墙壁:“没有白看的,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一边去晃荡。”话说得很不客气了,但还是有不少人争先恐后地掏钱,站在墙壁前摇头晃脑地欣赏。师宜官收了钱,问:“老板,够了没有?”老板说:“不但够了,还多二十块。”师宜官说:“那好。”从怀里掏出小铲子,把墙壁上的字铲了个干净:“老板,剩下的二十块,你找个泥瓦匠把这墙重新弄一下,下次要用。”
还有一个故事是宋代的。说是一个叫许洞的人,擅长写作文,名闻江东。这家伙也是个酒鬼,不过他不像前面提到的师大爷,有钱不花,就是想卖弄。他是真穷,欠了很多酒债。这天酒瘾发作,不能自已,又到酒店去赊酒喝。老板倒也不像对待孔乙己那样对待他,依旧客客气气。这许洞却很难过,混到这么大年纪,连喝个小酒这点爱好都不能尽兴。一时悲从中来,抢过账房的毛笔,就在酒店墙壁上龙飞凤舞地写起来,果然是语文成绩好,一下子就完成了一百多字的诗歌。群众立刻围上来看,啧啧叫好:“这诗歌写的,老王,把他请回去给你那傻儿子做个家庭教师,只怕是不错。”“你儿子才他妈的傻,只怕把这位才子请回去,也教不会他。”
老板出来了,推推搡搡:“各位,你们挤在这里,我这生意还做不做了?”群众都很讲道理,都纷纷坐下来:“老板,筛两碗酒,来一碟茴香豆。我们坐在这欣赏,真是好诗歌啊!妙,妙不可言。”不多时,坐了一屋子的人,纷纷沽酒点菜,坐下来摇头晃脑朗诵许洞的诗歌。酒店挤得水泄不通,有些穿长衫的,也讲不成体面,也和短衣帮站一起,边喝边吟。到打烊的时分,老板发现今天的营业额比往日多数倍,就喜滋滋对许洞说:“许大爷,要不这样,今后你来喝酒,小店一分钱都不收。往日的债,也一笔勾销。但你每次要给我们写一首诗歌,如何?”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刘邦的故事,这家伙也是一到酒店,当天的营业额必定翻倍,搞得老板从不收他的酒钱。以前我不大明白原因,现在知道了,肯定是他的人格魅力,把周围的无赖都吸引来店里喝酒了,老板挣得多,自然给他免费。西谚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此看来也未必,在中国,只要你有能耐,不但午餐,只怕一年到头,三餐也不用花一分钱的。但我还有一点感想,就是觉得奇怪,古代的群众,他们的文化修养怎么这么高呢?看见文人在写书法、做诗歌,花钱也要停下来看。而如今呢,除了当街演猴戏,或者算命赌博,我想是很难让群众心甘情愿地掏出一分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