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龙对波尔技战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龙对波尔技战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通过对2012年乒乓球世界杯、第50届世乒赛马龙与德国波尔两场比赛技战术的数据统计,进行对比分析。运用三段指标评估法,分析马龙在两场比赛中技战术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为今后各级兵乓球训练提供相关的统计分析资料。

【关键词】马龙 发球抢攻 对比分析 技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3-0200-02

我国男子乒乓球主力队员马龙在近两年的世界大赛中与德国名将波尔多次相遇。在第50届世乒赛团体决赛、2012年乒乓球世界杯决赛中,马龙经历了对德国名将波尔两场比赛一负一胜的大赛检验。在第50届世乒赛团体决赛中,由于马龙在相持球技术方面不够完善,接发球技术相对不足,尤其在与波尔正反手相持中急于求成,造成失误较多,导致在2∶0领先的情况下,被波尔翻盘。在2012年的世界杯决赛中马龙顶住了压力,将自己的技战术实力充分发挥了出来,不仅打败了曾经战胜过自己的波尔,还为自己夺得了首个世界大赛的单打冠军。

马龙在队内是技战术较全面的选手之一。凭借稳定的国际比赛成绩马龙代表我国参加了伦敦奥运会的团体比赛。在诸多新人的竞争中马龙脱颖而出,稳定且出色的表现得到了教练组的认可。只要在此后的大赛中能够延续出色的状态与表现,马龙很有希望成为中国男队挑大梁的主力。

一 结果与分析

三段指标评估法按照发球抢攻段、接抢攻段和相持段对运动员进行得失分统计,并使用单打比赛三段技术评估标准对所得数据进行比对分析。(见表1)

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场得分+全场失分)×100%

1.两场大赛中马龙对波尔的综合技术分析

比赛结果:(第50届)马龙—波尔2∶3(11∶9,11∶9,10∶12,5∶11,7∶11)

(世界杯)马龙—波尔4∶0(11∶4,11∶3,11∶8,11∶9)

在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马龙在第50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发抢段占有优势,接抢段不占优势,相持段处于下风。输在接发球、正反手相持这两项技术上。马龙的发抢段是马龙主要得分环节,接抢段较为薄弱。波尔的发球给马龙制造了不少的麻烦。相持段马龙的正手拉技术在与波尔的多拍抗衡中处于下风,反手相持中马龙急于求成,造成失误丢分较多。综合分析,马龙主动进攻稍占上风,由于接发球技术不过硬,导致接发球、相持对打两个环节处于被动。

经过近两年的磨练,马龙已具备了世界超一流的技战术水平。在2012年世界杯男单决赛中马龙整体技战术与波尔相比已占有一定优势。数据表明,马龙的发抢段优势依然能够保持,接抢段技术有了很大改进,使波尔在接发球段的相对优势大大减弱。在双方的相持对攻中双方基本处于均势。

2.两场大赛中马龙发球抢攻阶段技术分析

马龙对波尔在两场大赛中发球抢攻阶段的分析评估结果。(见表3)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发球抢攻阶段,马龙在第50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发球抢攻得12分、失8分,数据说明马龙的发球及发球抢攻给波尔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单看发球抢攻段,马龙的得分率达到60%,使用率达到良好,说明马龙发球抢攻阶段的技术稍占上风。在2012年世界杯男单决赛中,马龙发球技术仍能直接得7分,发球抢攻得13分、失1分,发球抢攻阶段马龙得21分、失2分。总体分析,马龙发抢技术相对波尔占有较大优势,这是本场比赛取胜的重要因素。

3.两场大赛中马龙接发球抢攻阶段技术分析

马龙对波尔在两场大赛中接发球抢攻阶段的分析评估结果。(见表4)

从表4中我们看到,在接发球抢攻阶段,马龙在第50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的失分主要集中在接发球被攻负6分,接球后进攻负6分这两个方面。接发球抢攻阶段马龙净负4分,说明马龙的接发球技术还不够成熟,虽然上手率达到优秀的水平,但是得分不多。在2012年世界杯男单决赛中,马龙逐步适应了波尔的发球技术,接发球积极主动上手,迫使波尔发抢一项只净胜3分,在接发球抢攻阶段,马龙净胜3分。接发球技术的提高,使马龙在相持中占据了主动。

4.两场大赛中马龙相持阶段技术分析

马龙对波尔在两场大赛中相持阶段的分析评估结果。(见表5)

通过表5我们能够看出,马龙对波尔在两场大赛中相持阶段的得分率分别为37%和52%,技术评估分别为不及格、良好。使用率为42%和40%,技术评估均为及格。数据表明,马龙在第50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相持技术丢分较多。正手相持净负6分、反手相持净负3分、侧身正手相持净负2分。马龙相持技术总体处于下风,是导致最后失利的主要因素。在2012年世界杯男单决赛中,马龙相持技术大有提高。正反手相持得失分与波尔持平,侧身相持仅负1分。正反手相持能力的提高是马龙最终战胜波尔的重要因素。

二 结论

第一,马龙在比赛中技术全面、前三板进攻技术尤为突出。马龙发球质量高,与发抢技术配合得较好。今后还须在发球变化、发抢质量、发抢技术使用率等方面提高。

第二,马龙的接抢技术有较大提高,两次大赛接球抢攻一项由负4分到净胜3分。数字上的对比说明:马龙对接发球技术大胆改进,变被动为主动,回球质量有较大提高。

第三,马龙在第50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相持技术处于下风,整个相持段为得15分、失26分,这一差距导致马龙最终失利。2012年世界杯男单决赛中,马龙与波尔全台相持数据为胜14分、负15分,正反手相持技术的提高,是马龙最终战胜波尔的重要因素。

综上分析,我国乒乓球优秀选手马龙正在走向成熟,技战术全面、竞赛心理稳定、体能充沛使马龙在与世界一流高水平选手对抗中占据了主动权。

参考文献

[1]郭清林.第5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半决赛决赛王皓技战术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2010(1)

[2]韩晓虎.第50届世乒赛王皓技战术的统计分析[J].中国药科大学,2010(3)

[3]乔红.从十运会看我国女子乒乓球的现状和发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4)

[4]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长盛的训练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袁玉峰.北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分析[J].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学报,2009(6)

[6]朱惠平.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技战术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