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八十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动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八十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动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回顾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动向,并对今后的国际贸易研究方向提出了某些预见。

关键词:新贸易理论,经济增长,不完全信息,国际贸易一、 引言:八十年代以前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

八十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的,是对先前理论的一种扬弃。因此,在讨论八十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的时候,有必要先对八十年代以前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当然,我们将时间分水岭划定在1980年的做法多少有点武断和随意。

1. 理论研究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著作《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出版,这标志着经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大厦主体基本落成。从二战结束至七十年代末,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大厦进入巩固和完善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具有如下三方面的基本特征:

首先,研究的基本假设承接经典理论,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研究依然建立在如下根本假设基础之上: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技术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经济是充分就业的。

其次,研究重点是经典理论的多维化。传统国际贸易都是二维的理论,具体地说,李嘉图模型是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的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要素的模型。这些简单的原创性模型分别被多恩布什、费希尔、萨缪尔森(1977)和瓦内克(1968)扩展为多个国家多种产品多种要素的模型。

再次,研究方法的形式化和公理化。在这方面,萨缪尔森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用数学模型将赫克歇尔与俄林的原创性观点进行重新表述,扩展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这种方法成了后来国际贸易研究的典范。阿罗与德布鲁(1954)证明了竞争性经济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理论的数理化和公理化。

2. 经验研究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贸易研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开始注重对理论的经验验证,即用实际数据验证现有理论假说的有效性。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两个最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即李嘉图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瓦内克模型。McDougall(1951)和Balassa(1963)等人先后用英美两国的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出口量数据对李嘉图模型进行经验验证,结果发现,李嘉图模型与实际数据基本吻合,因而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

与李嘉图模型的经验验证相比,HOV模型的验证历程要复杂得多。先是Leontief(1954)用美国战后的投入-产出数据验证HO理论,发现实际贸易模式与理论预测几乎恰好相反,后人称此情形为“列昂惕夫悖论”。“悖论”的揭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至于不同时期均有重要的经济学家相继投身该迷题的破解。Leamer(1980,1984)、Brecher与 Choudri(1982)、Bowen, Leamer与Sveikauskas(1987)、Trefler(1993,1995)、Harrigan (1995,1997)等就是列昂惕夫之后四十年中的代表性研究。虽然经受了如此长期而频繁的研究,但“悖论”依然没有完全解开,因而依然是二十一世纪的研究课题。Davis与Weinstein(2001)便是这一领域的最新代表性成果之一。

二、 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Lancaster(1975,1979)、Spence(1976)、Dixit与Stiglitz(1977)相继将罗宾逊和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数学化,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际贸易研究的重点是讨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贸易模式、贸易所得和贸易政策及其经验问题。本文将围绕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及对上述理论的经验检验来介绍这个时期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1. 新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理论文献中,新贸易理论是指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非经典假设下讨论贸易基础、贸易所得和贸易模式的理论和模型。根据对市场结构的不同假设,我们又可以将新贸易理论进一步细分为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

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由Krugman(1979,1980,1981)、 Helpman(1981)与Lancater(1980)在上述几位经济学家的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Krugman与Helpman(1985)中得到完整的概括。该理论模型假设:1)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2)生产技术存在内部规模经济;3)产品是非同质的差异化产品:4)不同国家在技术和资源禀赋上是相同的;5)消费者偏好消费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若两国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展开贸易的话,两国的消费者将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更多种类的产品。贸易的结果是,两国不但从总体上看是获益的,而且任何集团都不会因贸易而受损。

寡头垄断模型。这类模型假设市场上存在少数厂商,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策略性的相互依存关系。垄断竞争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最著名的应用是相互倾销模型,它是由Brander与Krugman(1983)率先提出来的。但在这个领域并不存在一般化模型。

2. 新经济地理学

这一分支涉及区位理论。俄林(1933)曾强调了区位的重要性。使区位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的早先尝试是由Losch(1954)提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俄林重提话题,并组织了一个研讨会,但并没有真正推动两大领域的结合。到了九十年代,克鲁格曼(1991)又提出这一课题,他将经济地理学界定为“空间的生产区位”,探究那些与其他区位相关的事件会在什么地方出现。新经济地理学涉及区位优势、产业积聚和路径依赖。这方面的重要模型是克鲁格曼的中心-模型。

3. 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由布兰德(J.A.Brander )、斯潘塞(B.J.Spencer )、克鲁格曼(P.R.Krugman )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以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企业竞争理论为分析框架,突破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学说,强调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有益作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有:

(1)“出口补贴论”。

即政府实施出口补贴政策,增强本国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占领国际市场,分享国际利润。

(2)“战略进口政策”。

战略进口政策又可称为“关税抽取租金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国外垄断厂商的定价高于边际成本,存在着经济租金(即超额垄断利润),进口国等于向国外厂商支付了租金,因此进口国政府可以运用关税抽取国外厂商的超额垄断利润,减少经济租金的外流。

(3)“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论”

假定:①寡头垄断市场。两个企业,一个国内企业,一个国外企业;两企业生产同一产品,产品相互替代,但不完全替代;国内外市场分割,两企业相互向对方市场渗透,并在第三国市场上竞争。②存在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克鲁格曼指出,如果本国政府对外国垄断厂商进入本国市场设置阻碍,本国厂商在本国市场上获得特权地位,将销售更多的产品,产量增加;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成本下降,进而市场进一步扩大。相反,国外厂商:销售减少――产量缩减――成本上升――市场缩小。这一过程将持续到一个新的多元市场均衡为止。随着本国厂商成本下降和国外厂商成本的上升,一旦本国厂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便可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这就是“进口保护和出口促进机制”。

三、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在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平衡增长路径是外生的,即稳定状态依存于劳动和技术进步增长率等外生因素。在六十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理论随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成熟而一度归于沉寂。但是,到了八十年代,P. Romer (1986)和Lucas (1988)等人的研究使经济增长理论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一时期的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和资本边际报酬的递增性质,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或新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突破在国际贸易领域同样得到了反映。新增长理论家认为,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而国际贸易又是技术外溢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以Grossman和Helpman (1991)为代表的一批贸易理论家在收益递增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讨论了贸易与增长的内在关系,将贸易理论研究的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认为,贸易对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产品创新具有广泛的积极影响;在所有商品(包括知识)都是自由贸易的情况下,贸易将提高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国民福利水平;但是,在只有部分商品自由贸易且知识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的影响可能没有那么乐观。总之,在一定条件下,贸易影响知识流动、外溢和创新,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贸易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整个就是年代上半期的研究热点。

四、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热点转向了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该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就像产品价格决定于市场供求一样,各项贸易政策也是决定于对政策的供给与需求,利益集团可以通过影响贸易政策的供求来左右政府的贸易政策取向。这个领域的代表性模型有:Mayer(1984)的中位投票人模型与Grossman和Helpman(1994,1995,2002,2003)的保护待售模型。

中位投票人型假设政府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任何一个政党只有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才能执政,因此,政府在选择任何贸易政策时必须考虑如何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选民的支持,政党应尽可能地选择接近中位选民所支持的政策。

保护待售模型认为,在民主的国家里,贸易政策的制定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每个政党都代表了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集团也在竞选中支持考虑他们利益的政党。由于多数政党政策的目标是连选连任,因而对那些帮助其当选的或连任的利益集团,政府会极力地加以保护。

五、 企业组织、不完全信息与国际贸易

自从人类进入新千年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动向,贸易理论家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贸易的微观机制。这种研究思路起因于传统贸易理论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传统贸易理论中,厂商是一个“黑匣子”,它仅仅代表一种生产函数、一种技术关系。也就是说,正如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那样,在传统贸易理论中是没有企业理论的。但是,在现实的贸易活动中,从事贸易活动的主体恰好是各种企业或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因此,如果要真正理解贸易模式和贸易所得这些基本问题的话,就必须打开厂商这个“黑匣子”。正是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是考察跨国公司和不完全信息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其代表人物有Markusen和Rauch等人。

这个理论分枝的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跨国公司是否应该将外国工厂内部化。Perry(1989)等人列举了以下一些决定因素:技术外部性、交易成本、市场势力、以及不完全信息。Rauch和Trindade(2003)等人进一步讨论了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不同国家的贸易伙伴的配对问题。

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发展方向和趋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六、 结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是对以往国际贸易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整个八十年代是新贸易理论研究欣欣向荣年代,而九十年代上半期,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是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讨论贸易及其政策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对传统贸易理论提倡的规模报酬不变和市场完全竞争假设的突破。到了九十年代下半期,贸易理论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对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进入新千年以来,经济学家们开始日益关注跨国公司和信息等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Rudiger Dornbush, Stanley Fischer, and Paul Samuelson. 1977. “Comparative Advantage, Trade and Payments in A Ricardian Model With A Continuum Of Goods.” AER 67(Dec. 1977).

[2]Leamer, E. 1980. The Leontief Paradox, Reconsidered. JPE 88: 495-503.

[3]Brecher, R. and Choudri, E. 1982. The Leontief Paradox, Continued. JPE 90: 820-823.

[4]Leamer, E. 1984. Sourc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MIT Press.

[5]Bowen, H., E. Leamer, and L. Sveikauskas. 1987. Multicountry, Multifactor Tests of the Factor Abundance Theory. AER: 791-809.

[6]Trefler, D. 1993. International Factor Price Differences: Leontief Was Right! JPE 101: 961-987.

[7]Harrigan, J. 1995. Factor Endowments and the International Location of Production: Econometric Evidence for the OECD, 1970-1985. JIE: 123-141.

[8]Trefler, D. 1995.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Trade and Other HOV Mysteries. AER 85: 1029-1046.

[9]Harrigan, J. 1997. Technology, Factor Supplies, and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Estimating the Neoclassical Model. AER: 475-494. (also NBER Working Paper 5722)

[10]Davis, D. and D. Weinstein. 2001. An Account of Global Factor Trade. AER 91: 1423-1453. (NBER Working Paper 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