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换流站道路施工工艺监理控制要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换流站道路施工工艺监理控制要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控制道路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入手,结合换流站工程建设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从原材料,施工工艺,施工方法,质量验收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对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探讨。

关键词:路基、混凝土、路面、耐磨层、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换流站工程中无侧立路沿道路施工过程控制。

2.监理工作流程

道路施工监理工作流程

3.道路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3.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控制要点

1、材料准备

(1)商品混凝土。对商品混凝土供货商资质进行审查,道路施工中应使用同一家的商品混凝土,不得更换。商混所用的原材料应为同一批,保证道路完成后色泽一致。

(2)自拌混凝土。水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中砂,石子5~35mm骨料。检查水泥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复试报告,石子、砂子试验报告。路面用水泥、石子、砂子应同一批进场,集中存放备用,保证道路完成后色泽一致。

2、技术准备

建设管理单位已组织进行图纸会检,监理单位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审核,施工单位项目部已将道路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了交底。

3.2定位放线监理控制要点

根据场区平面控制网或建筑物施工控制网控制点,放样道路中心线,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进行检验。

3.3路床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以设计路宽为准,向外加宽300~500mm,放出道路路基线,进行基槽开挖。清除表层耕植土,挖至老土。路基开挖完毕后,进行碾压,如实回填区使用素土进行回填,并检测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3.5路基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序号 路基类型 材料 控制要点

1 二灰碎石路基 石灰:Ⅲ级以上新鲜石灰,使用前7~10天消解过筛,颗粒不得大于5mm,保持一定湿度。 施工中控制二灰结石的含水率,摊铺碾压式接近最佳值,摊铺平整,分层、分段碾压,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并覆盖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

粉煤灰:烧失量≤20%, 0.075mm筛孔通过率>60%,SiO2,Al2O3,Fe2O3总含量≤70%。

碎石:压碎值≤30%,集料最大粒径≤31.5mm。

2 碎石路基 碎石,自然级配的砂砾石或山皮石。 采用振动式碾压机碾压,摊铺厚度≤300mm。

3.6模板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序号 控制项目 控制要点

1 模板质量 模板宜采用槽钢,圆弧处采用钢板制作定型模板。

2 模板高度 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水准仪进行检查。

3 模板坡度与倾斜度 (1)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水准仪进行检查;(2)倾斜度,模板上口略往外侧倾斜于路面坡度一致。

4 模板固定 固定应牢靠,外侧采用钢筋或混凝土墩固定。

5 模板连接 模板连接处应平整、顺直。可在槽钢端头加焊¢18钢筋,端头连接时使用木楔塞紧连接。

6 模板缝隙 (1)模板之间接缝使用玻璃胶或双面胶填充密实;(2)模板与路基之间缝隙使用细石混凝土堵缝。

7 模板顺直度 模板安装时使用经纬仪或拉通线进行模板顺直度的检验

3.7路面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要点

3.7.1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拌合物经浇筑、振捣后,在凝结、硬化的过程中,伴随着粒状材料的下沉,出现部分拌合水或砂浆上浮至混凝土表面产生沁水或浮浆。产生两种现象:一是向上渗出的水聚集在粗骨料颗粒的底面,在浆体和骨料之间形成间隙或孔隙;二是靠近混凝土块体顶面区域有较高的水灰比,使该区域的混凝土强度降低,形成薄弱带,此处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减小,从而达不到设计强度。

路面混凝土应使用低塑性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0mm~50mm之间。

混凝土依据配合比进行搅拌,采用重量比,水泥、水应控制在±2%,粗细骨料应控制在±3%。搅拌时间不少于90s,确保拌合均匀,禁止有搅拌不均匀的生料进入搅拌现场。

3.7.2混凝土振捣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振捣质量与振捣机具,振捣的顺序,振捣的方法及振捣人员相关。

1、建议使用振捣机具为插入式振捣棒,平板振动器,振捣梁。

2、振捣顺序及方法如下:

(1)第一步使用插入式振捣棒间距500mm呈“品”字形振捣,此时砼内部变化为振点周围面层聚积砂浆,振点之间面层的砂浆相对较少,混凝土面层的水泥砂浆薄层不均匀。

(2)第二步使用平板振动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振捣时应重叠100mm~200mm,使混凝土面层砂浆薄层均匀,直到面层出现镜面似的水泥砂浆薄层。

(3)第三步使用振动梁振捣拖平,辅以人工找平。

3、振捣人员选用熟练有经验的人员进行作业,施工之初,可对振捣人员的振捣质量进行比较,选用振捣质量优秀者进行作业。

3.7.3混凝土施工环境及温度因素的控制

1、风力6级以上时不得进行混凝土施工,刮风天气时,要加快施工速度,加强养生措施,加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

2、混凝土施工浇筑时,宜在30℃以下进行,夏季高于30℃时,宜避开中午时间,选择早晨、傍晚进行施工,傍晚施工时要留出收面的时间,收面不宜在夜间进行。

3、无论什么情况和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不宜超过35℃,混凝土拌合物摊铺温度高于35摄氏度时,停止施工。

3.7.4混凝土路面压光及耐磨层质量控制

1、初次除水刮浆。混凝土水分略干,人在混凝土面踩不明显下陷时用铝合金直尺初次刮平,清除表面浮浆。

2、整平提浆。混凝土表面进行初步整平后,用磨浆机磨出面层砂浆,连续不断运行,细部使用压抹子整平。

3、再次刮平。主要目的是检查混凝土面平整度。

4、再次整平提浆。使混凝土表面提浆湿润,为下一步耐磨层施工做准备。

5、耐磨层施工分三次进行,撒料的数量逐次递减。

(1)初次撒料。初次撒料时,指压混凝土其表面浮浆湿软,感觉不到松散游离的石子,有压痕但不能太深。用量依据材料说明进行,厚薄均匀,不能漏撒。待耐磨料吸水颜色变深后,进行整平提浆。

(2)中途撒料与初次撒料过程方法相同。

(3)最后一次撒料。指压混凝土,稍有压痕,有明显手印,手指明显感到湿,此时状态为混凝土接近终凝但还不到终凝。撒料后等料吸水后进行整平。撒料时要保证周围清洁,其他杂物不能混入混凝土路面。最后一遍撒料最好用颗粒较小的耐磨材料。施工方法与过程与初次撒料相同。

6、压光机压光

耐磨层最后一遍整平后,随即进行压光机压光,选用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操作,须穿平底鞋。压光过程中,按一定路径匀速不断进行,不得漏压,待耐磨层颜色变深,混凝土面发亮,指压混凝土完全无压痕,只是稍有点手印和手指有点湿时,停止压光。立即进行人工压光。

7、人工压光

人工压光在混凝土终凝前结束,压光后要求混凝土平整、无抹痕、无接头印、无外露石子,颜色均匀一致。

3.7.5胀缝、缩缝处理

1、胀缝的处理

(1)胀缝的设置。胀缝留设间距宜在15~20mm之间,在道路与建(构)筑物衔接处,道路交叉处必须做胀缝。胀缝必须上下贯通,与路面中心线垂直,在混凝土振捣前按设计缝宽留置,宽度一致,缝壁垂直。缝中不得连浆,上部浇灌填缝料,下部设胀缝板。

(2)胀缝的处理。道路完成后将胀缝内清理干净,胀缝两侧粘贴美纹纸,采用沥青砂浆灌缝,使用14~16方钢,加热后烫压平整,上口低于路面1.5mm。

2、缩缝切割

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可进行缩缝切割,切割时注意不要出现缺棱掉角,深度应不小于路面的1/3,设置宜在4~6m之间。

3.8路面养护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就是要保持砼的湿润并使其湿度尽可能接近饱和,以便使浇筑的混凝土达到可能的最大水化程度。最短连续养护时间原则:一是当砼的抗折强度达到设计抗折强度的80%时,最短连续养护时间为14d;二是当连续养护时间已达14d,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尚未达到设计抗折强度的80%时,其连续养护时间应延长至其强度达到80%的时间。

养护控制要点:1、专人负责养护,12h内进行,覆盖养护一直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为14~21天。2、养护期间严谨行人、行车,达到强度后,行车速度≤5km/h,阻止车辆刹车破坏或污染道路面层。

3.9质量验收

按照Q/GDW183-2008的第8.2.7条进行质量验收,主要检查项目如下。

控制项目 允许偏差(mm)

路面 宽度偏差 ±20

平整度偏差 ≤5

纵坡标高偏差 ±10

横坡偏差为坡长的 ±0.25%

纵缝顺直度偏差 ≤10

横缝顺直度偏差 ≤10

板边垂直度偏差 ±5

胀缝板边垂直度偏差 0

相邻板高差偏差 ≤3

参考文献:

1、《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

2、《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183-2008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