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借助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班级管理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借助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班级管理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还是有关教育部门、学校,都把大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看作重中之重。班级管理就成了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上,有不少业内人士做过很多有益的探索。笔者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于现代管理理论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做了探索与尝试,旨在通过借鉴其他领域的有益管理方式来更好地拓宽班级管理的思路并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关健词】现代管理理论;班级管理;思考

现代高等教育中的班级管理,也应该随着教育理论、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思路,以创新创造更高的效益。本文拟从现代管理理论入手,探讨借助现代管理理论创新班级管理的新思路。

一、木捅理论——取长补短

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现代管理学中著名的“木桶理论”。这一理论,对于高校辅导员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任何一个班级,总是由一定数量的学生构成。正如一只木桶是由若干块木板组成的一样,组成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组成班级的学生水平也参次不齐,所以,辅导员要带好班,创建优秀班集体,必须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与“短板”,然后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把“短板”变成“长板”,从而使班级这个“木桶”的“容量”达到最大值。

第一,要善于认识“长短”。辅导员要对每个学生长期、仔细观察,全面考察,客观分析。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家庭环境、天资禀赋与自身努力程度不同,因而他们的思想状况、学习成绩及性格爱好等也不一样。只有认识了学生中的“长”与“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第二,要善于“短中见长”。在众多学生组成的班级中,难免会有少数“短板”学生,辅导员应该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们,不能仅仅看到他们身上的“短处”而见不到“长处”,从而形成“晕轮效应”(以偏概全)。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这就需要辅导员全面了解、善于观察,从“短”中发现“长”处,进而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第三,要善于弥补“短”处。辅导员在分析学生的“长短”之后,要努力寻求补“短”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要针对不同短处的学生,进行谈话、说服教育,多增加感情投资,多一点“偏爱”,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他们就会由“短板”逐渐变成“长板”,从而增大班级这一“木桶”的容量。

第四,要善于创设“取长补短”的环境。班级是一个学生群体,辅导员应注意发挥群体的相互影响和感染作用。要善于在学生中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打造友好氛围,针对学生的不同心理,抓住机会,消除他们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在班级中逐步形成一种和谐团结,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氛围,从而形成群体合力,发挥班级的整体功能。

二、管理层次理论——最远的,也许最真切

管理层次理论认为:就现代企业集团这种当今世界最有影响,最稳定的企业联合组织而言,从其管理序列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即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松散层。就不同的层次在一个企业集团内的作用和影响的大小来说,核心层是企业集团的中坚,当然是关系最为密切的。

一个班级集体,无论是从管理序列还是情感序列,学生与辅导员都存在着关系由远至近的不同层次。从管理序列来看,笔者将班级集体与辅导员的关系分为四层,即核心层(班团干部)、紧密层(积极要求上进的学生)、松散层(活跃的学生)、疏远层(一般学生)。从情感序列来看,笔者将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分为三层,即紧密层(老师喜爱的学生)、一般层(与老师感情一般的学生)、疏远层(与老师感情冷淡的学生)。

通常,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辅导员获取的本班的信息和建议大都来自管理序列中的“核心层”和情感序列中的“亲密层”的学生群,而经常会忽略“疏远层”学生群的主观意志与情感的客观存在。美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经过多年的研究,发表了这一非常有趣的观点,他说:“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分其可信度越大。”因此,要想更加真实地、全面地了解学生需求和客观掌握班级情况,就要主动征求“疏远层”学生群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的意见会更加真实朴素,因为他们一方面不太了解辅导员的主观意志,不知揣摩与迎和;另一方面,他们很少受到班主任的青睐,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即使表达也往往是最基本的、最起码的要求,因而更有代表性。

三、激励理论——关注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得最广泛的理论。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在班级管理中,这一理论也可以用来有效地指导辅导员如何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指导学生自我发展的、实现自我。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然后按照:“你原来这样做,对你有利吗?老师帮你分析一下”“老师要求你这样去做,是真心为你好!”这一思路去指导学生。在满足学生自身情感、尊重、成就需求的心理驱动下,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就会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根据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这一动机,辅导员还可以将班干部的工作、管理与对班干部的评价联系起来,促使班干部强化自我实现和自我追求的意识与行动。这就能更好地促使班级干部思考如何更好地带动全班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更上一层楼。把班干部的当前的行为与最终的评价结合起来,促使其为目标奋斗,正是抓住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恰当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自律自求性。

四、结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他山之石,可以解决需要解决的很多棘手问题。之所以可以借用他山之石,是因为不同的管理门类之间具有相通的管理艺术,运用思维的相似性原理,人们可以从其他相异的事物、现象、原理中,找到相似的规律和法则,最终激发自己的灵感,产生新的创造。这里所用的“石”所攻的“玉”,是指班级管理的艺术和方法,主要是影响、改善或者激活我们班级管理的思想、思维、方法、思路,以取得可观的效益,收到良好的效果。基于此,我们可以借助、借鉴、采用的管理理论还有很多很多。

参考文献

[1]陈文蕾.现代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灵活应用[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9).

[2]李维民.民办教育的创新与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楠(1985—),男,山西大同人,西京学院助教,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研究方向: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