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育应该是一个“慢”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育应该是一个“慢”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知从何时起,教育似乎进入了“高铁”时代。以“快”为特点的中国教育正在创造一个个教育奇迹,众多的学生、教师及学校不自觉地坐上了“教育动车”。

一、“快”教育之表征

当下的中国教育,各种教育模式风起云涌,几乎是一校一特色、一校一模式,不论学校规模的大小、学生的众寡,绿色教育、求真教育、和善教育、全品教育、人格教育等举不胜举,各种模式数不胜数。许多学校尽管为自己的教育命了名、定了模,但实际上还是千校一面,特色并不明显。其实,无论是教育模式还是学校特色,其形成并非一日之功。一所学校要真正形成教育模式,需要多年的探索和沉淀,是一批又一批的师生在其言行中所彰显出来的内容。

(一)节奏快、容量大的课堂广受热捧

当前,一些学校在反思传统课堂时,针对课堂的低效、无效提出了达到高效的新举措,那就是让课堂的容量大起来、节奏快起来,也建构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这些学校无论对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定名,其核心都是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和快节奏。可这样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吗?一定更切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吗?学生一定真正喜欢这样的课堂吗?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更有效的训练吗?

(二)追求短、平、快的分数教育

尽管很多学校都在大喊“高分数不等于高能力”“成绩不等于成功”“成长重于成功”等口号,但他们对分数的热捧并未停息。一些学校还在更加短、平、快地为获取中高考分数绞尽脑汁,研究考纲、考点及答题框架、规范、技巧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应对中高考的教辅资料占了书店的“大半壁江山”。众多学生直言不讳地告诉老师,他们读书就是为了获取进入自己理想学校的高分数,他们最喜欢的是那些能用最短时间、最简单方法和最快速度获取最高分数的教师。不少学校,凡是与考试无关的课程不上或少上,凡是与考试无关的活动不开展或少开展,凡是不能提高学生分数的教师不得上毕业班。许多校长直言,再好的教育如果没有考试的高分数奠基,最终一定垮掉。教育仅仅就是教给学生获取高分的技能吗?

(三)教育科研的“累累硕果”难见实效

一些学校承担的各类教育科研课题不少,一般课题三年左右结题,五年结题的不多。但有的课题只有开题与结题,众多的课题实验从开题到结题都始终停留在纸上。每年都有不少的课题开题,也有不少的课题结题,可谓“成果累累”。可教育现状又有多少改变呢?课题研究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有多少影响?又有多少学校真正把课题研究与学校的各项工作联系起来呢?要真正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把课题融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变成教师和学生的行动和生活方式,两三年时间是不够的。如果我们的教育课题真正像自然科学领域的课题那样去做,经历上百上千次实验的验证,这恐怕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快”教育之成因

笔者认为,当下教育的浮躁和功利不是教育本身造成的,是社会转型在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

(一)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大的转型

我国正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急剧转变,社会由农耕经济时代向工业经济时代转换中,社会经济也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效能型转换中。工业经济、技术效能、城市化等无不以高速度、快节奏为显著特征,无不是以追求产值、利润、效益最大化为特征。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不可能不渗透到教育领域。许多学校扩规模、拼分数、争升学率,其实就是社会转型时期的高速度、快节奏在教育领域的反映。

(二)短视的教育政绩观迫使教育人失去了应有的耐心

教育是一项效果滞后的社会活动。但目前社会广泛认同的是分数和升学率,是学生眼下能否凭分数升入理想的学校,至于学生个性如何、潜能是否得到发展、综合素养是否有提高、是不是快乐而幸福的成长,这些都是可以忽略的。高分数、高升学率就是“好”教育。这样的政绩观迫使教育人急功近利,失去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耐心。为分数、升学率而战,是教育的全部内涵。

(三)新的形式主义迫使教育只有随波逐流

一段时间以来,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做特色学校建设。一些学校领导苦思冥想,生生地造就了一个特色,再形成“理论体系”“实施方案”,以应对上级的检查和评价。可很多特色始终停留在理论层面,师生知之甚少,实践操作也很少见到。

三、教育应该是一个“慢”活

(一)学生成长需要慢慢地“养”

教育是涵养人的思想、提高人的素养、培养人的智慧、磨炼人的能力的伟大精神工程,是挖掘人的个性潜能、开发人的强势智能、引领人的精神世界、哺育人的人格成长的心灵摆渡。因此,教育是快不得的,对人的塑造不是工人造机器零件,而是农民种庄稼,春种秋收冬藏是有时间季节的,因为快熟粮食是有营养缺陷的。生态式教育认为,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笔者以为,这是真正掌握了教育的客观规律的。

学习是人的生命成长过程,是儿童少年的生活方式,不是人生的起跑线。卢梭说:教育就是生长。杜威说: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儿童可能恰恰是教育的“起点、中心、目的”;教育是生活过程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作准备的。两大教育家的观点很明确,教育仅是学生生长的一种状态,生长本身就是目的,除生长外并没有附加其他任何目的。学习其实就是人生命成长过程的必然阶段,它并没有为孩子今后人生奠基的职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生命牧者的角色,让学生在知识、思想和智慧的大草原上奔跑、游玩、咀嚼、吮吸,让他们沐浴阳光、抗击风雨、遭受冰雹,为百花争艳而高歌、为暴风雨而拼搏。这期间,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技能的训练、智慧的增长,全由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悟。没有教师的“灌”,他们也许知道的不多,但他们一旦体验、感悟到的内容就不会忘记。没有教师的题海,他们也许不会做许多题目,但他们所寻找的方法和技能也许终生受用。没有教师的答题技巧,他们也许分数平平,但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而这些,都是学生自己慢慢感悟并体验到的,是学生在千百次的实践中逐渐生成的。教育的步伐只有稍微慢一些,学生才有时间去欣赏知识、思想和智慧的大草原,才有时间思考自己心中的数十个“为什么”,也才有时间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与疑惑,有时间审视自己的内心,从而找准自己前行的路。一旦教育的步伐加快,不但会没有了前行的快乐与幸福,没有了自由的欢歌和聆听,而且会备感学习的枯燥和苦痛,甚至使有的人囫囵吞枣,有的人掉队。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教育过程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切身体验和感受,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学习目标的确立需要时间。每个学生的具体需求到底是什么,是学生自己在探求知识过程中逐步明朗的,学生需要训练的能力也是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感受到的,而这样的感受过程需要时间。其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更需要时间。当教师把一个个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就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已知去探究,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的尝试去谋求问题的解决。当然,学生要从当下已知区域独自走到最近发展区,其间出现波折是自然的,反复地探索、多次地实践也是必然的,而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是少有的。因此,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显得费时耗力,探究速度也自然缓慢了。但这样的过程恰恰是更有效的课堂学习,因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不仅主动获取了知识,更是得到了终生受用的能力。其三,“春雨润物式的浸润”才是教育的规律所在。一些学校搞的大容量、快节奏式的教育没能给学生咀嚼的时间,学生日夜兼程,跑向一站又一站。这使学生不仅不会有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有的还会被这样的大容量、快节奏拖死。而和风细雨的浸润恰恰是学生最喜欢的,因为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咀嚼、体验和尝试,有充分的时间去分析、推演、归纳和反思,学生的内心没有了万分紧张和焦急。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更多地是靠慢慢地“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学生道德、学识、技能、情操、意志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反映,是学生个人品位的体现。高分数可以靠强化训练得到,但高素养不可能通过强化训练得到。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许多非常有用的方法获取高分,但却不能教给学生良好的修养;可以通过强化练习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答题技巧,但却不可能通过强化练习让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文素养。知识可以传授,但素养无法传授。学生要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做到情趣高雅、情操高尚、追求高远,这些只能靠其自身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认知、领悟与觉醒,并在此基础上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觉悟。这样的自我成长过程更多地是对心灵的“养”,是学生自我心灵的吸取和释放、放逐与控制、调适与滋养、自由与约束的综合作用,也是自我灵魂的自省、自检和自觉。外在干预都是徒劳的,任何想一蹴而就的举动都是幼稚的。在涵养学生素养的多个要素中,有许多是学生自我心灵的缓慢养育,是欲速则不达的。

(二)学校文化需要经年地“酿”

不知从何时起,所有学校都忙于建构自己的文化体系,从校训、校徽、校风、教风、学风到办学理念、育人理念等。现在,很多学校文化的理论体系似乎有了,但这样的文化怎样变成血液流淌在师生的血脉中,却少有人去做。许多学校更多地是用文化来应付各种各样的检查评估。

其实,学校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过程,不是几年就可以特色鲜明的。许多学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不菲的成绩,诸如用刻有古诗词的砖铺成道路、把名家名言贴在楼梯步上、把学生感言做成书法条幅张贴等。建设学校物质文化是最为简单的事情,校训石、学校赋、理念墙、伟人墙、诗赋墙,足迹道、诗词道、名言道……诸如此类,一两年就可以初具规模。无可厚非,学校倾心物质文化建设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打造学校的外在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学校文化绝不是外在强加的,其学校文化的载体是人,是广大的师生员工。

因为文化是学校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沉淀、提炼而成的,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所凸显出来的共同思想、观念乃至精神外貌,是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身上所彰显出来有别于他校学生的素养、修养、技能、能力等,是学生共同体现出来的志趣、追求、情操、意志和品质。它似窖藏的陈年老酒,当学校自身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文化的浓香似酒香一样远飘万里。所以,一个教育模式要想在短时间内形成理论基础坚实、体系完备科学、操作简单高效的教育特色,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要让师生接受这个模式,让教师在实践的反复印证下内化这个模式,并把模式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行动,且让行动产生良好效益,在较短的时间内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特别是那些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他们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形成了具有自我风格的模式,且还是被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的高效益模式。要用一个新的、让人感到并无把握的模式取代他们得心应手的模式是相当困难的,在短时间也是无法实现这样的转变的。这些没有实践的论证、革旧布新的勇气,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育模式的建构必须要有耐心,因为它是漫长教育教学实践的印证、分析、归纳和萃取。

在这个“高效”很畅行的时代,似乎“慢”就是“低效”或者“无效”,但“慢教育”是有深刻内涵的。教育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应该是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起主导的应该是“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