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萨北开发区过渡带外扩地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萨北开发区过渡带外扩地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利用新老资井资料和三维地震解释过渡带的构造特征,砂体发育情况以及试油前后油水界面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解释外扩区域的构造特点,分析外扩评价井试油结果以及一至六条条带油水界面变化情况等。

【关键词】油水界面 三维地震 评价井

为了保证油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扩大油田开发面积,充分挖潜外扩储层的潜力,这就需要重新研究萨北开发区油田的边界,确定外扩范围。进一步加深外扩区域地质的研究,对外扩区域各类储层进行深化分析,观察并计算外扩区域不同类型试油地质储量以及开发潜力,为油田的开发生产提供相应的依据。

1 过渡带外扩区域概况

1.1 过渡带外扩区域总体构造特征

本次外扩区域位于萨北开发区北过与东过的边缘,即萨二组内含油边界与萨零组外含油边界之间。通过井-震结合对SⅠ-SⅢ油层构造情况进行了解释,外扩区域在构造上具有继承性即西南高、东北地。新解释断层七条在原有断层解释的基础上具有五个微鼻状构造。

1.2 过渡带边部油层钻遇情况

为了解过渡带边部油层发育情况,在四条带外含油边界附近分五个区块布井,并对萨北开发区过渡带边部井钻遇SⅠ组和SⅡ组油层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下表1。

1.3 评价井试油的结果分析

根据油水界面及钻遇情况以落实五、六条带含油边界,了解流体性质等,进一步分析和确定外扩区域储层发育情况、油水关系、油水界面。截止2009年共有8口进对在五、六条带进行评价

1.3.1 试油情况(表2)

试油结果表明,外扩区域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常规测井解释存在偏差。其中C5-2-S74井和C5-8-S74井的油水界面明显加。

2.2 井-震结合解释外扩区域微幅构造

通过建立地震工区,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对SⅠ-SⅢ油层构造情况进行研究,外扩区域构造比较平缓,四条带地层倾角北部平均为2.15°,东部为2.25°。外扩区域地层倾角北部平均为1.68°,东部为2.06°。利用井震结合解释方法,在外扩区域识别出七条新断层,8口评价井分别布置在外扩区域五、六条带内,如下图1所示。

根据地震解释成果,在五条带发现两处微幅状构造,为了深入了解该构造,在此构造所控制的区域布置评价井C4-2-S77,射孔深度1204.3-1206.7米,试油结论为工业气层,这与我们认识不符。与临井C4-4-S75对比后,发现C4-2-S77井的1170.0-1173.0m深度段,出现了断失,断点深度1185.2m,断失层位SⅠ2中―SⅠ3上,断距3.0m,通过三维地震来验证该断层以及微幅鼻状构造的存在。

2.3 外扩区域油水界面研究

试油后对比之前测井解释的油藏剖面发现,C4-1-S62―C5-2-S62油藏剖面,五条带测井解释与试油结果所确定的油水界面相接近,且六条带试油后的油水界面则比测井解释的要低;C4-6-SW71―C5-8-S74油藏剖面,试油前后油水界面基本相一致;C4-7-SW73―C4-2-S77油藏剖面,试油后六条带油水界面较测井解释的要低。总体上看这几条剖面都有一个特点自四条带向六条带油水界面呈台阶下降,六条带变化最大。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萨北开发区北部过渡带外扩区域微幅度构造的研究,以及对外扩区域储层构造情况的分析,进而做出了外扩区域评价井生产状况的原因,得出一下结论。

(1)过渡带油水界面呈现台阶变化,六条带油水界面较深。

(2)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从构造上说明了C4-2-S77井出气所钻遇的储层具备其构造条件。

(4)建议在局部圈闭中部署评价井,进一步落实圈闭和含油气性。

(5)建议对C4-2-S77和C5-8-S74井进行干扰试井,分析油藏边界、储层物性、连通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