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外固定支架的康复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外固定支架的康复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康复护理对骨折外固定支架的功能恢复中起重要作用。方法 对96例骨折外固定支架病人,实施了系统康复治疗计划,功能康复护理,术后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及关节被动活动等综合性康复治疗。外固定支架后进行肌力、关节动度操练并定期复查。经过最长10个月,最短4个月的随访,观察其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外固定支架实施康复护理,患者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结论 正确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对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功能锻炼,促进患肢肿胀的消退,预防关节功能障碍,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早日回归社会。

【关键词】骨折 外固定支架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128-02

外固定支架是治疗骨折病人常用的治疗方法,实施康复护理,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患肢肿胀的消退,预防关节功能障碍,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骨骼的早日愈合。

本科从2008年2月―2009年10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尺桡骨骨折、肱骨骨折及多发性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96例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6例,男72例,女24例,年龄16~72岁,其中开放性骨折31例,粉碎性骨折12例,斜形螺旋形骨折42例,横断性骨折11例。随访9个月~2年。临床愈合时间8~12周,平均75d,随访结果:骨折达到解剖复位82例,近解剖复位10例,复位欠佳4例。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护理

外固定支架病人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告之病员,进行有效的沟通,鼓励病员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便于手术后尽快参与到康复理疗中。患者的日常生活上带来了种种不便,如:转移、步行、洗澡、入厕、穿衣等。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应首先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他们逐步面对现实,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医疗、康复技术及生活保障,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及生活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2 护理

术后病员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注意观察患肢末梢的颜色,甲床充盈情况,皮温感觉变化,及时作出处理。

2.3 预防针眼处感染

外固定支架病员,针眼处皮肤护理极其重要。具体护理措施:针眼周围用敷料轻轻遮挡,每日用0.5%碘伏消毒针眼及外支架近皮肤4CM处钢针,2次/日,同时注意观察针眼有否红、肿、热、痛及分泌物等炎症反应,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加强局部换药;如遇针眼严重感染的患者,应加强局部护理及全身抗感染治疗[1]。

2.4 功能锻炼的指导

骨折患者恢复功能锻炼至关重要,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15~30分。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关节以外展、上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屈、伸、外旋为主。术后2~3d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度,踝关节锻炼伸屈至90度。视情况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肢体的肌肉收缩、舒张等锻炼,有利于肢体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失;以后逐步加大运动量,主动或被动活动临近关节、用沙袋绑于患肢进行渐进抗阻练习等,以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下肢骨折的患者,早期不宜负重行走,当骨折处有骨痂生长,局部固定可靠时,可逐渐负重行走;当所有关节内的骨折线愈合牢固后方可完全负重行走。

2.5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指导

因患者转移、步行、洗澡、入厕、穿衣等部分依赖,伤后早期,家属为患者的生活提供过于全面、细致的照顾,使患者产生较强的依赖性,导致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告知患者及家属康复治疗、护理基本目的之一是培养患者独立生活的能力,让患者尽可能达到生活自理,让患者及家属转变观念,强调如果为患者提供过多的帮助所产生不利因素和后果,嘱咐患者尽可能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动作,减少对陪护的依赖。其次根据患者功能进展逐步教导患者自行完成转移、洗澡、穿衣、修饰、入厕等自理动作、讲解轮椅和拐杖的使用方法,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2.6 康复治疗 仪器使用

电脑中频、骨折治疗仪、CPM、牵伸技术、ROM训练等等。

2.7 观察外固定支架是否有松动的情况

部分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由于运动量过大或骨质疏松容易造成钢针松动,应随时检查、拧紧,防止骨折移位及皮肤滑动。

2.8 拆除外固定支架的指征

外固定支架手术后3-4个月,骨折达临床愈合标准,X线显示骨折端有明显的牢固骨痂,局部无压痛,放松骨针固定夹,紧固螺丝后,活动时骨折端无异常活动,仍可负重行走。

3 结果

外固定支架术的患者通过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单,对病员进行系统的治疗和护理,到出院时,全部患者均情绪稳定,伤口无感染,骨折的部位已基本愈合,肢体的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均已达到正常水平,全身体力耐力增强,无并发症发生,对康复效果满意,对回归家庭及社会满怀信心。

4、护理体会

外固定支架的应用不仅可以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便于软组织的观察和护理,早期进行术后康复锻炼、其主要缺点是针孔容易发生感染、经过肌肉的穿针可影响穿针平面以下的肌肉收缩及关节活动、个别病例出现固定针松动时影响骨折的愈合;针对以上问题,康复护理人员应早认识、早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2]。此外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降低患者的依赖性,认识到全面康复应主动积极的参与各项自我功能锻炼,在防止固定部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全身体力耐力的提高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病房康复护理技术的延伸,更有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贺京西,李吾成,陈伯伦,等.外固定器治疗针道感染及其防治[J].中华骨科杂志,1996,16(10):630

[2]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