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造水上运动的中国传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造水上运动的中国传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是干电视的,我们这行有个业务指标――“电视化思维”中国水上运动有很多专家,在他们面前,我谈水上项目是所谓“班门弄斧”但是作为这个领域的“发烧友”,我想我还是可以发表点儿意见的想说的话太多,想来想去,决定以一种“电视化思维”的方式来表达斯洛伐克。

雅典奥运会上,激流皮划艇项目引人注目――

男子单皮:法国、英国、法国;

女子单皮:斯洛伐克、美国、英国;

男子单划:法国、斯洛伐克、德国;

男子双划:斯洛伐克、德国、捷克。

这是雅典奥运会的奖牌榜,在这个项目上,法国和斯洛伐克的竞争很激烈,她们各获得两块金牌,斯洛伐克因为还有一块银牌,所以显得实力更强。

1992年奥运会上,捷克和斯洛伐克还是在同一面国旗下参赛的。当时,她们获得四块金牌,除了伟大的泽莱兹尼和杰出的兹梅利克以外,她们的另外一项重要收获来自刚刚进入奥运会的激流皮划艇。

1993年,捷克斯洛伐克分成了两个国家,她们分别代表两个国家参赛――泽莱兹尼代表捷克,书写了奥运会历史上的伟大传奇;而最好的激流皮划艇选手则去代表斯洛伐克。

分立之后,捷克的优势项目还是泽莱兹尼、还是皮划艇――1996年,她们获得的四块金牌一块属于不败的泽莱兹尼,但三块属于皮划艇。

斯洛伐克则只剩下一个夺取金牌的项目:激流皮划艇。

2000年,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捷克的金牌来自田径和皮划艇,斯洛伐克唯一的金牌来自激流皮划艇。

2000年,为斯洛伐克赢得唯一一块奥运会金牌的,是霍奇舒纳尔兄弟。

2004年,他们又成为斯洛伐克在雅典奥运会上的第一骄傲――这个国家获得的两块金牌都是激流皮划艇选手取得的。

此外,在雅典,激流皮划艇唯一的女子项目金牌,被斯洛伐克人伊莲娜夺走。

贵州

在激流皮划艇项目上,法国队也很强,首席明星是托尼・埃斯坦盖。

1996年奥运会,托尼获得铜牌;2000年奥运会,托尼战胜了1996年奥运会冠军、斯洛伐克的马蒂坎;2004年奥运会,托尼再次获得金牌、马蒂坎再次获得银牌。

贵州,中国最不发达的省份。

贵州在竞技体育领域里要做的,是使自己成为中国体坛的斯洛伐克。

2006年10月,在贵州举行了一次高水平的激流皮划艇比赛,参赛的外国选手中,托尼的知名度显然最高。

中国的激流皮划艇运动刚刚起步,直到2001年,他才被列入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和已经取得好成绩的静水皮划艇相比,激流项目的落后是很显然的。

那么在这个项目上,有没有可能争取在北京奥运会上有所突破呢?

答案很简单:有!激流皮划艇的故事

北京大学

2007年的一个春天,北京大学校园里举行了一个简朴的仪式:中国奥委会和北京大学签订了“2008奥运会科技合作伙伴”的协议。这是中国内地唯一一家获得这一殊荣的高等院校。

这一切都是因为佘振苏的缘故。

佘振苏是江苏人,他在中国读完学士学位后,又在法国拿到了硕士学位、在美国拿到了博士学位。由于他在“湍流和复杂系统”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因此他受聘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

北京大学实施“长江学者”计划后,佘振苏成为这项计划中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之一,被誉为“长江学者第一人”。

在为中国的激流皮划艇找寻发展方向的时候,水上中心的领导采取了和当年发展静水皮划艇同样的思路:科技先行。于是,他们找到了余振苏教授。

当北京奥运会的事情找上门来以身相许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会拒绝她,余振苏也是这样,他深入到第一线了解这项运动的训练和比赛情况,很快就发现:这个项目的本质其实和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吻合的,因为她就是湍流、就是复杂系统。

余振苏带领自己的科学家团队,开始全面介入一个体育项目。

他们有两个任务:第一,为北京奥运会比赛设计水流;第二,到国家队里去充当科研人员,甚至直接担任教练员。

韦迪水上中心主任的思路很简单:激流皮划艇是―个落后项目,要在这样的项目上谋求发展、争取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还要靠当年的方法和手段――超常规思维,跨越式发展。

在佘振苏看来:体育很复杂,但也很简单。

他说:“既然我们进来了,就一定要拿奥运会冠军,我们不能肯定地说我们在北京奥运会上就拿冠军,但是总有一天会拿。”

佘振苏领导的这个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历史上,她曾经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今天,世界顶级科学家进入到一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这件事的意义非常重大一

世界上很多国家,凭借自己的科研水平和实力,在竞技体育领域里取得了不断的突破,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竞技体育发展的首要动力。

而在中国,佘振苏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诠释着和具体实践着“科技奥运”的理念。

水的哲学

在中国激流皮划艇队,佘振苏经常做的一件事,是让运动员们更多地在课堂上进行理性思维。

因为他亲眼看到:当中国运动员在日复一日地艰苦训练之际,外国运动员们在享受生活和享受体育。

作为一位科学家,他很自然地想到:用中国的这种训练方法,这种“人海战术”,即使最终拿到了奥运会金牌,也是代价惨重的金牌。

何况在更多的时候,金牌虽然得到了,但是并没有在这个金牌的领域里,形成中国的理论和中国的思想。

中国体育的传统是一种师徒传授式的,她并非建立在深刻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能否找到一条快速的捷径,这是佘振苏现在研究的课题。

不管他在这一次的奥运会上能否找到这样的捷径,但是他的努力方向无疑是正确的:科学的意义在于解放人和解放生产力,人类应该变得越来越聪明,而不是越来越愚钝。

帆船的故事

帆板

帆船中的帆板,和其他项目相比有着不同的起源和不同的特点――

帆板起源于夏威夷冲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兴起,1984年进入奥运会。这项运动在世界上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受到了国际体育组织的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推动她的发展,北京奥运会帆板比赛的器材,已经是第四次修改了。

以往的帆板比赛,有“米斯特拉级”和“翻波板级”两种型号,2004年,国际帆联确定了一种名叫“Rs:x级”的新型帆板,作为北京奥运会的比赛器械,她的适应性较强,具有“米斯特拉级”和“翻波板级”的双重特点。她的重量只有十三千克。

扬帆

作为一个体育项目的帆船运动起源于荷兰,她低洼的地势很适合这项运动。

帆船运动诞生以后,很快普及到很多国家。1851年,美国和英国举行了第一届横渡大西洋的“美洲杯”帆船比赛。1900年,举行了第一次

世界性的大型帆船比赛。

1896年的第一届奥运会,帆船就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但因为风浪太大而被迫取消。1900年开始的历届奥运会,除第三届外都举行了帆船比赛。

早期的奥运会帆船比赛使用的船重量较大,随着造船工艺的进步和器材的改进,现在的帆船普遍重量较轻――最重的“星”级帆船,重量为662千克;最轻的“激光”级帆船,重量只有59千克。

北京奥运会的帆船比赛一共设十一个级别,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龙骨型帆船,又称“稳向舵型”帆船,有两个项目:男子的“星”级帆船和女子的“鹰凌”级帆船。这类帆船的特点是体型较大、稳定性好、吃水深、帆力强,她们属于奥运会帆船比赛中的“大帆船”。

从雅典奥运会开始,龙骨型帆船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女子的“鹰凌级”取代了公开的“索林级”,这虽然是奥运会限制参赛运动员人数(“索林级”帆船需要三人驾驶)和增加女子项目的趋势使然,但也使得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失去了一个传统项目。

第二类帆船是稳向板型帆船,这类帆船是最为普及的帆船,奥运会上一共有七个项目,其中有两个男子项目、两个女子项目和三个公开项目。

“470级”帆船是双人艇,因为船身长4米70而得名,男子和女子使用的船是一样的。

“激光级”和“激光雷迪尔级”帆船是单人艇,分别是男子和女子的项目,但实际上,男子用船和女子用船的区别仅仅是帆面积的大小不同――“激光雷迪尔级”因为帆较小而更适合于力量较差的女子和青少年使用。

另外三个项目都是公开项目,即男子和女子都可以参加的项目,分别是:A。“托纳多级”;B,“49人级”;C,“芬兰人级”――识别这三个项目的办法是:“托纳多级”是双体船,“芬兰人级”使用的是面积较小的三角帆,而“49人级”则使用的是非常壮观的球形帆。

还有一种识别方法,那就是看船的速度,“托纳多级”和“49人级”的船速都非常块,可以达到将近六十公里时速。

帆船的故事

濒海和内地

可以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分成两种:一种是海滨城市,一种是内陆城市。

1984年以来,中国参加过六届夏季奥运会,其中有四个海滨城市和两个内陆城市。

四个海滨城市是:洛杉矶、巴塞罗那、悉尼、雅典。在这些地方,最迷人的风情之一是帆和船。在这些世界闻名的港口,无数的帆连着海和天……

她们首先是文化的,其次是体育的,最后和最重要的、则是一种生活方式。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帆和驾驭帆船,这时候,你可以乘坐一艘豪华游艇去感受帆船运动。假如你决定这样做的话,最佳的选择是去悉尼――

和海滨城市相比,内陆城市举办奥运会,将失去一种重要的欣赏经验:海上运动项目。在北京的玉渊谭公园,很多年前就有人尝试引进帆板运动,但是很遗憾没有成功:多半原因是因为水太脏(比较一下所有其他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吧,哪怕是一个内陆城市),部分原因是因为在中国没有这样的海上运动传统,此外,可能孩子的家长们害怕水带来的危险――很可悲,水对于人类来说如此重要,我们中的很多人却害怕水。

于是,北京奥运会必须选择一个重要的协办城市――青岛。

青岛

红楼、绿树、碧海、蓝天,这是青岛给予人们的印象。

这是一座经济快速发展的,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城市。

选择青岛的理由,是因为她是中国海上运动之都。

广东人张小东是嫁到青岛来的,因为她的毕生热爱是帆船和大海。

现在,作为“青岛海上运动学校”的校长和青岛奥帆委的成员,她正在为奥运会帆船比赛忙碌着。

中国的帆船运动是从青岛开始的。

直到1983年,帆船才成为全运会比赛项目,其原因有二:第一,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帆船是一项开销不菲的项目;第二,更重要的原因是受制于人们的文化传统和观念。

七十年代末,当得知帆板将成为奥运会项目的时候,青岛海校的王立教练决心钻研这个项目,这时,他甚至没有亲眼见过帆板的样子。

王立找来几分外国画报,照着上面的样子制作了中国的第一块帆板,并且开始培养第一代运动员――他的第一个学生叫苏科。

对手关系

在中国女子帆板不断在世界大赛上取得好成绩的同时,男子帆板的水平也迅速提高,1998年亚运会,周元国获得金牌,从此进入人们的视野。

悉尼奥运会,周元国具备冲击奖牌的实力,可惜由于其它方面的素质水平跟不上,他最终获得第五名和奖牌擦肩而过。

2002年亚运会,周元国再次获得冠军。

2002年亚运会,李丽珊和殷剑第一次相遇,李丽珊获得冠军、殷剑获得亚军。但是在同年的全国锦标赛和亚洲锦标赛上,殷剑都战胜了李丽珊一显然,这是殷剑获得雅典奥运会参赛权的关键一年。

2004年奥运会,殷剑获得银牌,至此,中国选手和中国香港选手李丽珊之间长达十四年的争夺,暂时告一段落。

这里,梳理一下李丽珊的故事吧――

1990年亚运会,张小东冠军、李丽珊亚军;

1992年奥运会,张小东银牌;

1994年亚运会,李科冠军、李丽珊亚军;

1996年奥运会,李丽珊冠军、李科第四名;

1998年亚运会,李丽珊冠军、黄英亚军;

2002年亚运会,李丽珊冠军、殷剑亚军;

2004年奥运会,殷剑亚军、李丽珊第四名……

如今,殷剑已经不是最有希望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了。但李丽珊仍然将参加奥运会,仍然是最有竞争力的选手之一。

从张小东到殷剑

在第一批帆板运动员里面,张小东很快就脱颖而出,1984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一次帆板世界锦标赛上,她获得两个单项的冠军。

1986年,张小东首次参加世界锦标赛,获得第三名;此时,另外一位中国优秀的帆板选手正在成长,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张小东获得女子帆板冠军,获得亚军的是辽宁选手李科。1993年全运会,她们继续冠亚军。

1989年,李科和张小东在世界女子帆船锦标赛上显示出强大实力,分别获得金牌和银牌。

1992年,张小东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获得银牌。

当帆船帆板运动在中国内地艰苦跋涉的时候,中国香港凭借着自己的海洋文化优势,让这项运动获得了极好的发展空间。

在1990年亚运会上,李丽珊还以较大劣势不敌张小东得分是零分(帆船帆板比赛是按照运动员多轮比赛后的总得分排列名次的,得分少者名次靠前),李丽珊18分,李丽珊显然没有赢过任何一轮。

1996年奥运会,李丽珊获得金牌。她第一次夺取世界冠军是1993年,那场比赛,张小东获得第四名。

2001年,李丽珊获得世锦赛冠军。

李科是张小东之后大陆最好的女子

帆板选手,李丽珊成为世界冠军以后,1994年亚运会上李科战胜了李丽珊获得金牌,李丽珊获得银牌。这是李科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一个重要砝码。也是在1994年,李科获得世界锦标赛亚军。

1995年世界锦标赛,李丽珊名列第三名,李科名列第十。

1996年奥运会,李科获得第四名,她的总得分是29分、而铜牌得主的成绩是28分,李科距离奥运会奖牌仅仅一步之遥。

李科和张小东之后大陆女子帆板的代表人物是四川选手黄英和广东选手张楚君。1998年亚运会,两次屈居亚军的李丽珊终于获得金牌,银牌是中国队的黄英。

1999年,李丽珊又战胜了她的第四个中国对手张楚君:亚洲锦标赛,李丽珊冠军,张楚君亚军。

2000年奥运会,张楚君战胜黄英,成为第三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女子帆板选手,这一次,她只获得第九名。

从张小东到殷剑,她们都是中国帆板运动的明星。

帆船的故事

徐莉佳

山湖座落在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交界处,朱家角镇是一座江南名镇。

上海水上运动场就在这里,她是举行1997年第八届全运会水上项目比赛的地方。

帆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首先受到群众基础和项目传统的影响,因此中国男选手要想达到世界水平非常困难,突破点肯定是在女子项目上。

1983年,帆船第一次“尝试性地”进入全运会,四个项目都是公开级;1987年第六届全运会,单独设立了女子“470级”一个项目;1993年,女子帆船项目增加到两个,除“470级”之外还增设了“欧洲级”;这种设置坚持了几届全运会。

在女子“470级”项目上,中国选手实力平平,几届全运会都是福建选手陈秀梅等人的天下;而女子“欧洲级”很快就被证明是中国选手有希望的项目。

在这个项目上,刘小马、张宏夫妇发挥了重要作用。张宏负责二线运动员的训练,刘小马负责一线运动员的训练,夫妻双双地将这个项目带到了世界水平。刘小马是中国最好的帆船运动员,1989年他参加了一次在泰国举行的“企业级”帆船世界锦标赛,得到了225分,冠军的成绩是9分。

上海运动员陆莲花和沈晓英是“欧洲级”最初的代表人物,雅典奥运会上,沈晓英获得第七名,这是中国帆船第一次进入奥运会前八名。

中国的后起之秀是徐莉佳

1999年亚洲OP级锦标赛,徐莉佳女子组冠军、

2001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世界OP级帆船锦标赛上,徐莉佳获得冠军。

2002年,徐莉佳再次夺取OP帆船的世锦赛冠军,这一次,她在男女总排名上名列第六名。此外,她还获得了亚运会冠军。

OP级帆船,通俗地说就是专供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小帆船,世界上所有优秀选手都是从练OP级帆船开始的。按照规定:世界锦标赛的这个项目只允许14岁以下运动员参加,徐莉佳连续夺取世界冠军,证明了中国在帆船项目上的潜力。

年满14岁以后,徐莉佳改练“欧洲级”,这本来是一个奥运会项目,雅典奥运会之后,国际帆联决定用“激光雷迪尔级”取代“欧洲级”,徐莉佳也改练了新级别。

2006年,徐莉佳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这是中国帆船运动员第一次赢得世界冠军。

徐莉佳的父母都是工人。父母双双下岗之后,徐莉佳成为这个家庭的希望。

目前徐莉佳在青岛进行训练――决定奥运会成败的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因素是风力。

徐莉佳的特点和中国的帆船选手一样,是善于在中小风力的情况下作战。她的身材很高力量很好,在中小风力的情况下容易取得好成绩。

贵族运动

既使不是罗格主席的缘故,帆船运动也显得很贵族――

这项很贵族的体育项目进入中国很早,但是真正得到开展是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陈秀梅是中国第一代女子帆船选手,1987年获得第六届全运会“470级”冠军,此后四度蝉联――这个纪录,与其说证明她的实力超群,不如说更能证明中国这个项目的发展缓慢。

帆船第一次进入亚运会是在1982年,中国队没有参加比赛。

1986年,中国选手陈宏大、林家成获得中国帆船的第一个亚运会冠军。齐建国获得帆板金牌。

1990年亚运会,中国队获得两块帆板金牌,在帆船比赛中没有建树。

1994年,陈秀梅和李素梅在亚运会上获得了女子“470级”冠军。此外获得了两块帆板金牌。

1998年亚运会,中国队获得三块金牌,包括两个帆船项目“470级”和OP级。

2002年亚运会,中国队获得6块金牌,但只有一个项目是当时的奥运会项目,即陆春凤的女子“欧洲级”。

――总体看来,亚洲帆板水平可观而帆船水平不佳。

各路豪杰

由于帆船运动受到太多因素的干扰,所以很少有人能够蝉联奥运会冠军。

在历史上,丹麦运动员埃弗斯特隆是一个例外,从1948年到1960年,他连续四次蝉联奥运会冠军,并且在世界锦标赛上十二次夺魁。另一位伟大的运动员是前苏联选手曼金,从1968年开始,他在四届奥运会上获得了三块金牌和一块银牌――对于帆船运动来说,每个人只可能参加奥运会一个项目的比赛。

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帆船运动员,首推巴西的格莱尔和费雷拉,他们在1996年和2004年奥运会上获得“星级”帆船金牌,2000年获得铜牌。这是奥运会上使用的最大的帆船。

自从“激光级”在1996年奥运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以来,巴西人谢德特是最出色的选手,他获得了1996年和2004年的金牌,2000年获得银牌。

在“托纳多级”,这个速度最快的帆船项目上,最优秀的选手是奥地利的哈加拉,他在2000年和2004年两届奥运会上,和不同的对手获得了金牌。

男子“470级”的最优秀选手是上届奥运会冠军、美国的福斯特,他还是悉尼奥运会银牌得主,两届比赛的队友不同。

“49人级”值得关注的是英国选手西斯科克斯,他在两届奥运会上都获得了这个项目的奖牌。“芬兰人级”值得关注波兰选手库什涅罗维奇,他是1996年奥运会冠军,雅典奥运会获得铜牌。

徐莉佳从事的“激光雷迪尔级”是奥运会的新项目,但是这个项目的优秀选手,很多是从“欧洲级”改项的,所以她的对手是在最近几届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欧洲级”运动员。

除上届冠军,挪威的松德比;亚军,捷克的斯米多娃;季军,丹麦的利弗比约之外,还有1996年和2000年两次获得银牌的荷兰选手马蒂塞等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470级”上,中国选手理论上拥有竞争实力,1996年和2000年,日本选手两次进入这个项目的前三名,而且这个项目是中国开展最早的女子帆船项目,在这个项目没有道理不取得好成绩。

在青岛升起五星红旗

北京奥运会的焦点话题之一,是中国选手能否在自己国家的海域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义勇军进行曲》。

海上运动的发展,不但决定着一个国家奥运会项目的水平如何,而且是一个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体育上的标志。中国帆船要想获得真正广阔的发展空间,取决于人们体育观和生活观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