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写信也许比收信快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写信也许比收信快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突然觉得她也是来收信的,因为找不到能回信的人,

所以才觉得难受。

话剧《收信快乐》,原名《爱情书简》,曾于1989年在纽约首演。后经台湾著名编剧、导演单承矩重新改编,定名《收信快乐》,由万芳领衔台湾亲爱的剧团出演。

话剧还没开始,我的邻座便有些奇怪。她40多岁的样子,在窃窃私语的剧场里,使劲地盯着舞台看,好像在照镜子。

和邻座一样,这也是一部有些奇怪的话剧。男主角和女主角是小学同窗,因为老师不让上课传纸条,他俩就开始了通信,而且一写就是40多年。没错,故事并不稀奇,简单来说,和《查令十字街84号》一样,讲的是书信往来与真挚情感的事儿。

舞台也不稀奇,只有一条长椅,男女主角各坐一角。两人除了在剧终前对视过一小下外,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闷头念各自写给对方的信。甚至从小学生变为40岁的中年人,连衣服也没换过一件。

于是当邻座传来一阵阵抽鼻子声时,我以为她是感冒了,直到见她拿出餐巾纸,不停地往眼睛上按,才发觉她应该正在难过。

我很好奇邻座为什么流泪。女主角过得不好,应该是一个原因。她叫陈淑芬,在小学毕业前,随着母亲去了美国。以后的40年里,她经历父亲的离开,因为怀孕被教会学校开除,和男友分手,和别人结婚生女,最后离婚,精神病发作,等等一系列的糟心事。

和男主角应该也有关系。他叫李政国,也没好到哪儿去,在被台大药学系开除后,他应征入伍,最后步入政途,在与竞争者的尔虞我诈中,小心翼翼地活着。

我觉得如果故事像《查令十字街84号》一样,男女主人公一生不曾相见,也许邻座会感觉好一些。因为在那部小说里,写给对方的信都是不着痕迹的爱慕,而不是像这部戏中,干柴烈火般地在全世界各地。

已婚的李政国,为避免这段婚外恋被政敌所知,只能通过信件与陈淑芬约在香港、夏威夷等地见面。而饱受道德煎熬的陈淑芬,最终咬牙离开了青梅竹马的情人,在抑郁的折磨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最后的一封信,是李政国写给死去的陈淑芬的。舞台上,陈淑芬一端的灯暗了下来,只剩下一个黑影。在信里,李政国提到了从陈淑芬弟弟那里领到的遗物,有他在小学时送给她的铅笔,也有他全部的信。

虽然结尾足够凄惨,但我还是觉得,邻座有些过于激动。虽然男女主人公认识40余年,满世界开房,可这未必是爱情。因为首先他们并不爱自己。虽然陈淑芬年轻时还对自己的行径不以为然,“不是美国太开放,而是台湾太保守”,但很快她就开始反复念叨,自己是一个又丑又胖的老太婆。而李政国也一直在怀疑,自己所谓的事业,是否只是在完成别人的期望。在信里,他说他厌恶政客的两面三刀。

其次也很难说他们爱恋着对方,就在和李政国开过房后,40岁的陈淑芬还曾与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同床共枕。而即便是喊着要放弃家庭、事业的李政国,也仅仅是偷偷摸摸地飞来飞去。

所以当落幕音乐响起时,我开始怀疑,这也许仅仅是一个在讲巧合的故事。换句话来说,对于自我厌恶的人,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愿意读信的人。因为他们多少知道自己缺乏魅力,很难让什么人提起兴趣,除非这是一个认识40年的朋友,从自我还没来得及厌恶前,便相识的朋友。

从这个角度上讲,也许对于陈淑芬和李政国来说,看到对方回应了自己的信,要比收到新的信息更重要,找一个可以写信的人,比收信更重要,或者写信本身比收信更快乐。

想到这一点时,灯光已逐渐亮起。当剧场长时间地响起掌声时,我发现邻座关掉了iPhone的录音笔。她一直在录音呢,我突然觉得她也是来收信的,因为找不到能回信的人,所以才觉得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