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职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现在国家越来越注重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主力军之一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向前发展。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模式。作者作为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师,着眼于探索积极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对电子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职业高中,《电工学》、《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是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奠基石。它们具有抽象性、实验性和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懂,于是厌学、畏难情绪油然而生。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课堂上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着眼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职业中学的学生一般底子薄,接受能力差,因此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兴趣的培养则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重视“引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譬如:在《电子线路》教学中,讲述多谐振荡器前,我先让学生看看利用多谐振荡电路控制的彩灯轮流闪亮的工艺品,并告诉他们这就是利用我们即将学习的电路制成的,课后可以自己制作。这样,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积极思考。课后许多学生积极准备元器件,动手制作,有的还加入了音乐。通过实践,学生一方面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创新精神。学习兴趣培养起来了,从而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二、着手应用多媒体教学,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针对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的特点,一方面教师可应用教学软件自己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教学。譬如:在《电工基础》中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前,可先让学生上网查看“洪恩在线”中关于电磁感应现象的演示实验,并让学生根据现象得出结论,这样教师讲起课来就非常轻松。正是由于应用多媒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容量明显加大,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三、着重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是创新之本,创新是思维之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
1.采用情境教学,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有的放矢地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带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电工类基础课一般通过举证电类自然现象、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探索奥秘的兴趣,使思维活跃,积极投入创新的探究之中。例如,在讲授《电工基础》中有关磁场性质之前,可用实物演示或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设计实验过程:(1)磁铁靠近大头针和小木杆;(2)通电与不通电导体周围放杂乱无章的铁屑;(3)直线电流、环形电流产生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场力作用;(4)切割磁力线时产生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等等。学生在直观地看到种种现象时,自然而然会生出疑问:“磁体为何吸引大头针不吸引小木杆?电、导体、磁场有什么关系?”学生急着要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渴求解决问题,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感性认识。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结论。
2.精选典型习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选择典型习题让学生去分析、解决,可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一题多解就是同一问题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求解,通过一题多解,学生既能学会“存异求同”,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又能“集中求同”,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例如:《电工基础》中复杂直流电路部分的习题,常可运用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等多种方法求解。对应某一题目,必有一最佳解法。一题多解的训练,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题多变即以一道典型习题作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改变习题已知条件或待求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而且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
3.注意正反结合,培养思维的可逆性。
一般情况下,人们所遵循的是“从因到果”的常规思维模式,但“由果寻因”的问题屡见不鲜。如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反向思考:磁能否生电?由此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尽可能设计出一些既可正面思维,又可反向推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4.适时分析比较,训练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思维是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设计出解决问题的众多方案,再对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择优,这是训练发散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现在要测量一个电阻,学生可能提出不同方法,如用色环读数、欧姆表、伏安法、惠斯通电桥法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哪种方法测量比较方便?哪种方法测量比较精确?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能使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又如在讲电容的定义式C=q/U时,为了说明C是与q、U无关的量,可让学生及时找出以前所学类似公式,如R=U/I、E=W/q等进行分析比较,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5.通过课堂练习,增强思维的逻辑性。
练习是一个反复使学生养成习惯,发展创造性学习与思维能力的教学过程。“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老师在课堂上主要是把方法传给学生,掌握得好与不好,关键在学生本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后设法让学生多练习,通过及时检测,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根据检测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定补救措施。因此,“练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既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增强能力,当堂巩固知识,又能及时发现问题,对症下药。
四、着力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让学生有兴趣地、自主地开展、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找规律、概括特点,走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道路。因为必要的实践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有利于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反过来通过实践掌握理论,巩固理论,让学生经过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这样一个过程,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目的。如在《电子技术》的模电教学中,在讲解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使用和测试方法时,可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焊接万能板,其中包含变压、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等,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综合、归纳、判断等方法积极进行探索、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验,学生可练习万用表的使用(其包含元器件好坏的判别),观察全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理论值与实际值是否相符,判断稳压电路电压在电源波动或负载电流改变时是否保持稳定,观测电路的静、动态电流随负载改变的情况,还可用示波器演示信号的变化过程,在实践中可练习基本功(焊接、连线方法等)。教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主要是教学生安装调试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讲解安全等注意事项。同时特别要注重在各个环节上把关,小到每个焊点、引线颜色配置,大到整机装配,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为以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要搞好电子专业教育,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师就必须在教法上狠下工夫,勇于创新,敢于争先,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才能使电子专业教学质量跃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任淑.电工电子专业模块化教学探讨与实践[J].职业,2007,(4).
[2]夏杰.电工基础课探究式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4).
[3]王世敏.电工电子设计型实验教学模式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
[4]史娟芬.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