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加强“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干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初中教学中“习得性无助”心理现象的存在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其大的负面影响。文章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例,阐述了“习得性无助”的形成原因,并探讨了进行有效实施心理干预的策略。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心理干预;罗森塔尔效应;自信;鼓励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9-002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9.010
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Seligman,M.E.P)在1967年用动物做的实验证实了动物处于经过努力仍无法避开的、有害的或不愉快的情境时获得的失败经验,会对后来应付特定事件的能力起破坏效应,它们会消极地接受预定的命运,不做任何尝试和努力。赛利格曼称这一心理现象为“习得性无助”。心理学家随后也证明了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面对学习任务时,表现得毫无动力,缺乏进取心,遇到挫折,就倾向于放弃,即使对于一些力所能及的要求,也表现出不能胜任的心态,这是由于以往过多的挫折经历,使他们自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做事拖拉,每次作业,只做一些极其简单的部分,大部分的作业连看都不看就放弃不做;上课时,漫不经心,不愿意或者自认为无法集中精力,消极地对待每一次的课堂反馈或阶段测试。比如,每年我在教学有关化学计算这些知识,经常发现一些数学较差的学生在做化学作业时会将涉及计算的这部分作业,看也不看就断然肯定自己一定不会,极度缺乏自信;多次的恶性循环,使得这些学生对化学计算的学习极度消极,从而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对生活态度也很消极,从而在与同伴相处,甚至表现出自卑多疑的情况,因而与其他学生的关系日渐疏远。这就是学生的“习得性无助”表现。
笔者在多年从事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具有“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学生,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干预策略,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以下浅谈一些个人的做法:
一、研究形成原因
1.自身层面
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学生对自己进行了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可能成功,从而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只要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选择放弃,即使遇到的困难对于他来说,只要稍稍花一点努力就能解决也不愿意加以尝试。
2.社会层面
该层面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父母方面: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评价对于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非常重要。调查发现:有“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学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父母总是用比自己孩子优秀得多的孩子来和他们进行对比,对于自己的孩子总是给予否定性的评价,缺乏客观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久而久之造成了他们的自卑心理,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心理。
(2)教师方面:不合理的评价造成了心理的不健康。教育研究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新奇的现象充满了兴趣,也愿意去探求原因,总结规律。当他们不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受到教师的过度批评时,便会产生焦虑情绪,对于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恐惧和厌倦心理,甚至在一些负面心理暗示的影响下,学生自己也相信自己很无能,无法完成给定的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就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心理。
(3)同学方面:不合理的竞争和不和谐的同学关系使学生形成“习得性无助”。受应试教育影响,往往只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差的唯一标准学生之间也只会“以分数论英雄”。学生与学生之间,无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谐关系,学生因为考试成绩的差异被分为三六九等,成绩优异的学生感觉良好,心理上高高在上,对于成绩落后的同学往往以鄙视的态度对待,更有甚者经常性冷嘲热讽,强化了这些成绩落后的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形成。
二、实施心理干预
1.精心准备第一堂化学课
鉴于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一门新学科,所有学生的化学学习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因此,可以把这一情况作为进行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干预的一个良好契机。站在长远效益的角度讲,讲授化学内容的课多上一节和少上一节,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对于学生进行一节有关学习信心培养和学习方法介绍的课,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都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尤其是对具有“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学生,教师精心准备的第一节鼓舞人心的化学课,可能会消除他们自己对于化学学习既定的消极态度,却而代之信心满满的积极的精神面貌。
每一次接到一个新的班级之后,要立即对于这个班级进行详细地了解,通过班主任,通过各门功课的任课老师,尽早地了解到这个班级的整体情况,包括班级特点、班级成绩、所谓学困生比例,以及学困生在各门功课的表现等等,从而设计对“习得性无助”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措施和初步预测干预的结果。例如,对于一个整体情况良好,只存在少数几个学困生的班级,我的第一节化学课将会侧重于做一些化学的兴趣实验,激发全体学生(包括“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化学热情和兴趣),分析化学学科的特点,提出学好化学的方法建议,面对全体同学设定学习化学的较高目标,淡化化学学习的难度,打消学困生的畏难情绪。而对于一个整体情况较差,学困生人数较多的班级,我会设计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第一节化学课:重点讨论化学学科作为初中起始学科的优势地位,帮助学生摆脱之前学科给他们造成的心理阴影,强调任何同学在初三化学面前都是同等的条件,同时强调,老师一定可以把每个同学的化学都教好,每个同学都可以把化学学好。当然,第一节化学课,一定要把如何学好化学的具体措施详细地加以介绍,并且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能够遵守,比如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坚持做好每一堂课的笔记并且坚持课后及时复习等。成功地进行第一堂化学课的心理疏导,是消除学生“习得性无助”心理的关键一步,也是成功地第一步。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发现:第一堂化学课给学生倾注的学习信心,将会较长一段时间为学生提供充满激情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