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都知道,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基本能力之一,只有提高了语文阅读能力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但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不十分理想。我认为,要想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要从小建立他们与语文学科的良好感情。要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思想观念的更新,改善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一改过去那种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得。先让学生自学读课文,然后带着问题在小组内自由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认为哪句话写得好?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热烈,争先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考虑这些问题的设置时,我既照顾了学生的差异性,又创设了一种开放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克服以往那种“师道尊严”的现象,要建立一种敢于想象、敢于大胆质疑、敢于辩论、敢于向老师挑战、敢于标新立异的学习氛围。大家都知道,小学语文阅读课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因此,教师应该创设这种开放的人文环境。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根据教学情景的不同,来适时转换自己的角色:或为师长,或为合作者,或为引路人……只有在这种开放的人文情境中,才能彻底解放师生的关系,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情感

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创设教学情境非常重要。要发挥学生理解与语言表达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语言。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因情而作,每字每句都浸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流动着作者的思想寓意。只有和作者的情感世界融合在一起,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体验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特定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丰富的联想,采用音乐、声、光、电、图画、图像、语言描绘等手段,再现特定的教学场景来强化学生的感受,激起他们热烈的情绪,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从而获得与作者相似的情感体验。比如,在教学课文《穷人》第七至八小节时,我通过有感情地配乐朗诵,生动地再现了桑娜推开门后所看到的情景,激起了学生“悲”的情感体验。正是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下,学生对“悲”的理解,不仅仅是字面上的理解,而是“桑娜”不这样做,西蒙的两个孩子会死的。西蒙临死时,还想着温暖她的孩子,她多么想让她的孩子好好地活下去呀,桑娜没有理由不这样做……这些扩展愈加浸透着学生的情感,显示着他们的自我理解能力和自我感悟能力。

三、注重合作学习的开展,组织对话交流

在教育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合作学习的开展,并不断组织学生间的对话交流。我是这样做的:首先确定阅读主题。确定主题为学生交流学习设定了一个基本范围,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在小组间设计一定的差异性任务有利于调动小组之间的对话积极性,也可以锻炼小组同学间的阅读水平。其次跟踪小组对话。跟踪就是小组在对话活动期间,教师要时常出现在各小组中去,观察和倾听小组的学习和讨论。跟踪的目的是小组或小组成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可以及时参与其中进行解释、示范、检测,指出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如感情不够充分、停顿时间短、表情不够好等,并针对这些问题,适时给予示范,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方式。

四、注重评价的积极性,适当给予鼓励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学生从不明白到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长期得到锻炼,因此在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能对学生严加要求,应当给予一定的空间。当学生对阅读没有兴趣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通过阅读获得快乐,获得赞赏,增加他们对阅读的好感。如果学生在阅读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也应当及时指出,并提出意见,给予示范,发现学生好的方面,要适时表扬。俗话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教师要懂得夸奖和赞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关怀氛围中成长,渐渐丰富他们阅读的感情,提高整体阅读水平。

总而言之,让小学生掌握语文的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认为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抓住训练时机,巧设思维情境,渗透学法指导,让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师生共同实践探索中领悟学习方法。

(作者单位:河南省巩义市孝义镇烈姜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