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前如何导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前如何导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课能否成功,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开头,即课堂导入。如果课堂导入设计安排得有艺术性,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如何快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进入学习状态,是高效课堂的一个良好开端。

一、 课前导入,高效课堂教学的敲门砖

对学生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其内容也各不相同,而学生在课前却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其兴奋点也可能还沉浸在刚才的活动之中,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呢?关键在于导入,只要导入得法,就能使学生离开正从事的活动,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全身心转到课堂上来。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兴奋中心转入课堂教学,就必须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是导入新课的第一步,也是继续导入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巧妙的开讲,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因此,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设计出多种形式的导入方法,以达到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目的。

二、课前导入,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

我们说课前导入得好,往往可以起到铺设桥梁来衔接新旧知识和揭示课题以体现教学意图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不管采用哪一种导入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对于导入部分,就必须由教师进行对教材的研究、反复琢磨,选择出具有针对性的最为合适的导入方式和导入题材。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被导入深深地吸引,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具体的实施方法有:

1.以故事切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里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像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定律、埃拉托色尼用日影测量地球的大小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科学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拉近了我们与名人间的距离,还能让青少年感受他们的科学智慧,领悟基本的科学方法,这对于青少年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更是有着其他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

2.以视频切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视频的具体性、形象性加上声音、连动的效果,以及一定的故事情节,能够较为快速地吸引青少年。生动的故事情节,这对于提高青少年的观察力,培养其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均有一定的效果。图像、色彩的不断变化,又能够提高青少年对美的鉴赏能力。

3.以音乐切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频的导入,虽没有视频的图像和连动效果,但却能从听觉上给青少年以启示,为其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青少年在接受音乐导入的时候,往往呈现出各种各样的表情,甚至有些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音乐所描绘的场景或自己听后的感受。这对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高鉴赏力极为有利。

4.以实验切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进行简单的小实验,能够较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但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实验的选择,要选择一些可操作性强的,实验效果明显的,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5.以其他手段切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其方法也不止以上所列的区区几条,例如,情景剧导入、分角色朗读、户外活动等,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要你能够想到。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导入都是最为合适的。针对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课题,就要选择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导入。自始至终,导入教学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标,更不是教学的重点。

三、 课前导入,提问设计很重要

唯有精心设计相应的提问,才是实现快速优质导入的前提。教师在设计导入提问时应注意:

提问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要浅显。浅显的问题,可以让大部分学生能够直接找到答案,尝试成功的过程就是增加自信的过程。学生在多次获得成功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自然不会拘谨,更能融入课堂的讨论交流中。

提问要具有层次感。浅显的问题,固然能够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但倘若全部是浅显的提问,学生会产生一种被轻视的感觉,反而适得其反。选择层层深入的提问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享受解决问题的,促其积极思考,努力学习。

提问要目标明确,直扣主题。好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明白我要学什么,要学会什么,要怎样学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设计导入时,精心设计好提问的题。比如,我在设计“从数据谈节水”的课前导入时,我就提出了这样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学过哪些能够描述数据的方式?我们在数据整理时的一般步骤有哪些?我们如何实现从数据分析到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可行性方案的提出呢?这些问题,由浅入深,从现阶段已学的知识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实现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综上所述,做好课前导入,对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至关重要。唯有熟悉教材、熟知学科知识结构、关注学生,才能做到至善至美。(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孺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