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红炉 家中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红炉 家中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里屯时间:18点

越来越多的水泥森林在京城拔地而起,我们儿时的记忆已渐行渐远,曾经弥漫于街头巷尾里浓浓的味道已经被悄然稀释,每个的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记忆味道,可能是妈妈最拿手的木须肉,爸爸最拿手的炖带鱼,奶奶最拿手的酱肘子.傍晚时分,形色匆忙的人们或许在归家途中,寻找那温馨家中味道。

北京对酒吧里暧昧的灯火和酒杯里浮泛的泡沫妄加菲薄,但其实这都不是真实的,三里屯那灯红酒绿的风骨,闪烁无华的美丽,其实一直都没有边。夜夜笙歌散尽,你发现原来仍然还有一些记忆犹存的东西,在繁华退去的记忆丛中坚守着。

傍晚时分,的夜色慢慢展开大幕。有一句形容新北京的俚语说道:东三环的富,中关村的土:三里屯的疯,工体的浪……大概意思说明了毗邻工体的三里屯以及CBD地带是繁华北京的代表。三里屯这里的餐厅多半起洋名,吃西餐,所以主打北京菜的红炉显得格外特别。

五六点钟,身穿对襟大褂阔腿裤的服务员阿姨就带着大家忙起来,大红灯笼亮起来,木纹桌椅,青花图案餐具摆起来,有着老北京风味的夜宴就要开始了,而放眼周边的三里屯商圈,穿梭着各种肤色,妆扮光鲜的俊男靓女,耳边热闹地聊着的也是不同的语种和方言;置身三里屯仿佛是来到了美国加州,日本东京,法国里昂,或是肯尼亚,总之很难感觉到自己是在北京,在这种特别的环境下,独特的老北京风味一下跳脱出来。引人注目。

与周边的喧嚣浮华相比,红炉这里更多了一份安静和家居感觉。白色质朴的小瓷罐装的自制酸奶是晚间卖得最好的饮品,每天限量制作,独家秘方,想要喝到最好在定位的时候就把酸奶一并定了。

北京菜又称京帮菜,它是以北方菜为基础,兼收各地风味后形成的;京菜作为一个菜系,在形成中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其人才的广集,原料的丰富,使其在演变过程中,内涵的复杂程度远非其他菜系可比;其实大部分北京大菜的基因据说来自鲁菜,始于晚明,清代和民国最为兴盛。一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衰落。由私厨、宫廷而市井,自慈禧垂帘听政后开始兴起的北京“楼”和“居”之类的京菜名店,大多都打正宗鲁菜旗号。所以提到北京菜大家多数会想到烤鸭,涮羊肉之类作为代表,此外还会想到爆肚,豆汁儿之类的小吃。在我们的头脑中,很难把北京菜做出一个具象的概念,亲切亲民家常恐怕就是北京菜的纯正本色。

红炉的菜品也多半让你觉得似曾相识备感亲切,但这些味道也许你已经很久没有吃过了;这里菜品的颜色颇重,像极了家里自己做的菜,但又更精细和专业一些,盛器就是简单的白瓷青花盘子,坐在简简单单的木桌椅前,品味每一口菜时隐约勾起了儿时的美好回忆,带着清新气息的童年时光疏忽回来眼前。也许因为这样的原因,炖带鱼,酱肘子,木须肉都是晚餐的畅销菜品。除此之外,炸酱面,打卤面和肉窜儿面则是主食中的畅销王牌,夜里的小风徐徐吹来,捧上一大瓷碗结实给力的面条,再就两瓣蒜,根本就是夜宴里的至高享受。

老板王渭蘅先生是中餐创新意境菜的先驱人物,地道的北京人,在一个很“洋”的地段开店卖“乡土”菜,王先生有自己的理由。创新固然重要,但地道的传统菜永远也不会被忘却;中餐的创新万变不离其宗,偶尔也不如干脆回归本味。

老北京菜是很多北京人心目中的集体回忆,但具体而言,谁也很难把它具象化,因为北京菜原本无法独立成菜系,它接近鲁菜,又综合了很多清真,地缘化的餐饮元素,所以很多人提起北京菜,除了小吃之外,很难具体地说出来北京菜到底是什么。而红炉的菜品恰恰具象化了我们心目中北京菜的形象,又拥有自己的特点;来吃的并不一定是老北京人,却都能体会到一份北京风味,唤起回忆,回归本味便是受欢迎的原因了。

红炉的人均消费不高,几十块就够吃饱喝足。在cBD地区一个坚持京味儿菜的新派餐厅,带来家庭味道的夜宴体验。杜甫有诗云“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唐代诗人鲍君徽也赋诗说“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唐吕岩《七言》诗之三六说“红炉进溅炼金英,一点灵珠透室明”;一个传统的有文化韵味的名字,也是餐厅的生命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