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生物课程涉及到农、林、牧、渔、医卫、环保和一些应用科学,它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生活的影响很大。我们要在生物教学中融入环境科学知识、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基本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环境意识;阅读习惯;自然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357-01

人们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的同时,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无序改造,特别是工业发展进程中的不当处置,造成了局部地区乃至全球性的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给人类的生存带来极大危害,也给人类的发展带来威胁。就目前形式看来,这些危害与威胁有增无减,全球性的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高中生物学科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农、林、牧、渔、医卫、环保和有关应用科学。高中生很快踏入社会,他们要有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他们是未来社会的缔造者,他们的素质高低影响着未来社会。我们要立足当今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并增强综合能力素质,形成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要把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基本技术技能等有机结合起来,并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升他们的个人素养,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一、挖掘文本教材,对学生渗透环境意识

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高中阶段教育同样需要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因此,我们要从教材的内涵与外延两方面,充分挖掘教材,帮助学生比较、识记、掌握和运用一些生物学基本概念,特别是与环境相关的内容,逐步向学生渗透环境意识。

有时候,教材会因为篇幅所限而不能够对某一问题全面展开论述,特别是关于环保的内容叙述也许会很简约,如果我们只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就很难受到必要的环境意识教育,教育效果不会尽如人意。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适当补充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体味和掌握相关知识。

比如,学习《人类遗传病》,为了区别传染病和遗传病,我们就可以把人们食用野生动物而导致的传染病例与之比较,让他们知道,人类必定会因为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而接受大自然的惩罚。据记载80年代上海人因为食用不洁毛蚶引发甲肝流行,造成一时的恐慌,甚至在国际上都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就此引导学生知道污水、粪便等必须经过严格处理后才可以排放到河流、海洋中,否则,会污染水源并且让一些水生动植物带有病菌,人们一旦食用带菌的水生动植物,就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甚至泛滥,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

再比如,青蛙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小动物。可是,我们要让学生知道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据说一只泽蛙一天最多可以捕食266条虫子,假如我们的稻田里放养1000只泽蛙,那么一天就会捕食20多万只虫子,如此一来,我们根本不需要大强度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药对农作物、土壤、水体、空气的污染就自然减少。当然,我们更要教育学生自觉行动起来反对捕捉和食用青蛙,并要跟那些捕食青蛙的行为抗争。一方面保护了青蛙,维持了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他们的环保意识自然增强。

二、开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树立环境意识

阅读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享用不尽的好习惯。结合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我们同样可以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科普读物,还可以让他们到网上浏览相关科普知识,同时,要求他们相互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环境保护知识,以便拓宽他们的环境知识面,引导他们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并能够积极探索这些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把课堂上学到的生物学科知识与生活中接触到的环境知识相联系,解释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环境问题,从而,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引导他们树立环境意识。

三、结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培养环境意识

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增加环境保护相关内容,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加一定的实践环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观察、调研,了解自己生活地区的环境状况、生活垃圾的处理、水质的变化、空气的污染、动植物的变迁以及生活周围的生态平衡的维持等状况。还可以组织一些有益社会、有益环保的活动,比如,针对夏季蚊蝇的危害进行大面积的消灭蚊蝇的活动;结合人们乱丢乱扔塑料袋现象,举行一次清理“白色污染”行动;组织学生调查某一地区农民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情况,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接触现实,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既能够激发他们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又能够强化教育效果,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

四、走进自然课堂,激励学生增强环境意识

最新的教学思想告诉我们,课堂已经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阵地,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还很多。我们的学生应该走出教室,走出课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要以自然界为大课堂,让他们在环境中了解环境,认识环境,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利用踏青、春游、秋游、冬泳、兴趣小组等系列课外活动,带着我们的学生走进自然界,让他们在自然大课堂中,调动所有感官,自己去听、去摸、去看、去问,自己去感知、去品尝、去领悟大自然,与大自然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让他们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在自然美的熏陶下,激励他们增长生物学科知识,探索环境保护知识,增强环境意识。

生物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生态平衡的机理。我们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促进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环境问题是需要解决全社会的大问题,高中生的环境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我们要通过生物学科的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学习内容,开展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帮助他们掌握环境知识,树立环境意识,培养环保能力,激发他们的环境保护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他们高素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