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包容性增长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包容性增长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理论界对人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观点,并基于现有包容性增长观的

理论基础,根据经济增长对人的包容的评价维度,综合考虑了人的经济发展环境、人的社会

发展环境、人的生态环境、人口素质和人的生活质量五大要素来构建指标体系。通过上述5

个方面30个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建立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2004-2009年

的人的全面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2004-2009年人的全面发展状况呈现逐

年上升的趋势,且增幅也逐年递增,这表明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的速度加快,人的全面发展状

况越来越好。结合主成分分析解析获得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主因子,分别为外部因子(25

个指标)与内部因子(5个指标),两个子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7.890%,其中外部因

子的贡献率为76.202%,内部因子的贡献率为11.688%。这说明,在决定人的全面发展水平

的诸多因素中,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是两大主要因素,且前者的影响力大于后者。分析外部

因子与内部因子的年际变化规律可知外部要素是正面因素,起着积极的作用,而内部因素则

不然。说明我国人的发展存在以外延发展为主,内涵发展不足的现象。综上,文章针

对内涵发展不足提出政策建议,以期通过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来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全面发展;综合评价;因子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061.2;N9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133-07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21

“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与中央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创新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应有之义。对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目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包容性增长即为参与分享型增长,强调“参与”和“共享”两个层面,即只有在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增长才具有积极意义,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包容性增长的含义在于不能只单纯发展经济,而应该使经济社会更加全面、均衡的发展。而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这个发展当然应该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此认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包容性增长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包容是结果上的包容,在结果上经济增长需要包容利益和谐、经济可持续、道德伦理与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增长是实现科学发展观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就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核心思想为指导基础上,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情况和程度作出客观评价,通过评价模型制定相关政策,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水平。

1 研究现状

包容性经济增长要包容人的全面发展,包容性增长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实际上就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对于反映人的发展情况的综合性指标体系正在处于发展与完善的进程中。最早,人们是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首要指标,自20世纪80年代起通过经济增长来衡量人类发展水平的指标受到质疑。对于传统指标改进最大的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UNDP)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HDI),被广泛用于测度和比较各国的相对人类发展水平。这一指数被提出以后,各国研究者对其进行研究和评价并加以改善,国外代表有Ivanova等[2]、Sagur和Nagam[3]、Lai[4]等,国内学者杨永恒等[5]提出了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宋洪远,马永良[6]使用人类发展指数对我国城乡差距作出了一种估计;田辉等[7]在人类发展指数概念基础上,导入环境污染指标和能耗指标提出了一个植入环境敏感性因素的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数(HSDI)概念。现有的评价研究还未聚焦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寿思华,马晓珍[8]讨论了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韩东[9]指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黄锡富[10]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影响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的消费状况,进而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官锡强[11]从生态人的视角来看待人的全面发展,指出生态人是指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存并协同进化的人,是对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等假定的扬弃。生态人是人从“片面独立的人”向“全面自由的人”发展过程中的“量中的部分质变”,人的全面发展应把经济的视角与生态伦理的视角辩证地统一起来;许建康[12]系统地论述了经济学方法论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研究的启发。国内学者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维度,很少有人能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反映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并以此反映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内涵。

2 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理论界对人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同观点

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立了人类发展指数(HDI)即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从人的健康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三个方面来衡量一个国家的人类发展状况和生活质量。人类发展指数的优点体现在计算较容易,比较方法简单,而且适用于不同的群体。它的局限性是人类发展指数只选择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来评价一国的发展水平,无法全面反映一国人文发展水平。鉴于此,专家们建议,为确保HDI值准确全面地反映现实,计算HDI时应增加更多的变量,并建立非综合指数。1991年度的《人类发展报告》中增加了环境破坏和居民自由程度两个因素。并提出了四个指标用以测量对人类发展的公共投入情况:公共支出比例;社会分配比例;社会优先比例和人类支出比例。1997年度的《人类发展报告》总结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重点探讨了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包括收入分配、卫生、教育与营养、人口与人口流动、妇女地位、就业、社会治安管理,以及自然环境的状况等。报告中用了四个综合指数来衡量人类发展水平,这四个综和指数为:人类发展指数(HDI)、人类贫困指数(HPI)、公共支出和援助的比例、与性别相关的发展指数(GDI)和性别权力指数(GEM),其中,(HDI)是核心指数。这是指数计算方法的一个新突破,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为人们评价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