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古希腊悲剧的成因与元杂剧的正剧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古希腊悲剧的成因与元杂剧的正剧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分析《古希腊悲剧成因与元杂剧的正剧性》一文的主要内容和行文结构。本文从内容、行文结构、语言文字等几个方面对论文进行分析点评,指出论文的创作特点和可取之处,值得推荐给初涉比较文学领域的读者。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元杂剧、内容、行文结构、语言

《古希腊悲剧的成因元杂剧正剧性》选自《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书,作者是乐铄。本篇文章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古希腊悲剧与元杂剧,其重点分析了古希腊悲剧的成因和元杂剧具有正剧性。

论文重点分析了古希腊戏剧和元杂剧的不同之处也就是二者之间的比较,但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着重从古希腊悲剧形成的原因和元杂剧所具有的正剧性入手。虽然是一篇比较文学的论文,重点在比较上面,但作者并没有逐点逐条的比较古希腊悲剧和元杂剧。作者采用的是分开论述,先分析古希腊戏剧再分析元杂剧,虽然对比意味没有逐条对比那么浓烈,但论文的整体结构不会混乱,也会更利于读者阅读。

论文的开篇第一段肯定了古希腊戏剧和元杂剧的历史地位。接着第二段开始阐述在欧洲如何界定悲喜剧之分。悲剧和喜剧在形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分,是由内容以及内容相关的的取材、人物性格语言等决定的,简而言之,内容的悲剧性或喜剧性最终决定作品是悲剧还是喜剧。古希腊戏剧和元杂剧所不同的是,古希腊戏剧的悲剧性和喜剧性是相互排斥的,而元杂剧的悲剧性和喜剧性是相容的。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就是他们之间的生成不同。

论文接下来开始采用大片的段落介绍古希腊戏剧。古希腊悲剧和喜剧在起源上有所不同。古希腊悲剧不断的发展并且渐趋成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雅典城邦的扶持,这与雅典的政治制度息息相关。雅典的民主政治使得戏剧政治化,建造万人大剧场,举办戏剧比赛,戏剧从业者得到很高的政治地位,雅典的戏剧政治化是很著名的。雅典城邦如此用心的扶持悲剧的原因就是古希腊悲剧得到了贵族奴隶主的喜爱。古希腊悲剧往往取材于希腊神话,而神话尤其是英雄传说特具英雄主义气质,人物高贵,为奴隶主所喜闻乐见。所以说古希腊悲剧实际为奴隶主贵族英雄剧,有最丰富的奴隶主民主制时代内容,是民主制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产物。

相对于古希腊悲剧的快速发展,喜剧的发展则显得尤为缓慢而且地位及其低下。这是因为喜剧取材于现实,下层平民主人公身份低贱。更加重要的是喜剧喜剧的政治讽刺及其尖锐。事实上雅典的民主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只是少数奴隶主的民主,所以这种民主是禁不住批评的。为此民主制冷落喜剧甚至打压喜剧,直到公元前四世纪,新喜剧崛起。

古希腊悲剧逐渐成熟,接近完美,之后没落不再发展。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古希腊悲剧因为民主制的兴起和繁荣发展,最后也因为民主制的危机而终结。

论文的后半部分则是分析了元杂剧的发展。戏剧的发展总是和政治密不可分的,如果说古希腊悲剧体现了雅典的民主制,那么元杂剧则具有洞房政治专制的特点。关汉卿的《窦娥冤》、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几出被划分为悲剧的元杂剧和古希腊悲剧相比也缺少了典型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比如《窦娥冤》中的窦娥诘问为什么会受苦受难,为什么公义无法伸张,但是缺少了对这些问题刨根究低的精神,她更多呼喊的是自己的冤枉,削弱了悲剧性。正是东方的专制主义思想束缚的。

元杂剧和古希腊戏剧的另一大不同就是,古希腊戏剧有悲剧喜剧之分,而元杂剧形成时就已经是悲喜融合、严肃滑稽相共的。另外古希腊悲喜剧的任务都是用人名,元杂剧经常用角色行当为符号,例如生、旦、净、末等,并且他们的分工各有不同。反过来说,元杂剧的生、旦、净、丑的角色行当的划分,锁定了悲剧性和喜剧性的融合。

古希腊戏剧和元杂剧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古希腊戏剧甚至于欧洲文学都喜欢截取横断面的叙述方式,例如《伊利昂纪》写一出大战十年,可它只写了战争第十年中的某几天,围绕“阿基硫斯的愤怒”这一事件。而中国戏曲的结构尽管也有所剪裁,可总的是倾向于某事或主人公的一生经历从头写到尾。

悲喜剧之分是西方的分法。元杂剧既非悲剧也非喜剧。欧洲人也不是只认悲喜剧,十八世纪后期欧洲戏剧开始了体裁和题材的重大转变逐渐正剧化,渐淡悲喜分离甚至不再区分悲喜,些“普通人”和日常事,语言通俗化、口语化。如果一定要套用西方观念,那么元杂剧是正剧。

以上就是这篇论文的大致行文脉络和总体内容。我个人是十分欣赏作者所选取的分开介绍而非逐条对比的写法的。我觉得逐条对比虽然会更加清晰但会造成行文松散的情况。如果作者采用逐条对比的方式也就是逐个分析古希腊戏剧和元杂剧的不同,例如在起源上有哪些不同,在角色行当上有哪些不同,在发展上有哪些不同。如果采用这种方法也许对比会更加清晰,但问题会更多。首先会造成论文行文结构混乱。可以在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分析,但是还有很多各自的特点是不能对比分析的,例如古希腊戏剧的悲喜之分,新喜剧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是其中一方独有的,不能拿来比较分析的。这些特有的东西要放在哪里呢,是放在对比分析之后还是之前又或者穿插着进行。无论把这些内容放在哪里都会分割论文结构,造成内容不连贯、结构混乱、行文不流畅等问题。所以我认为作者采用单独分析是明智的,这样不仅可以交代古希腊戏剧和元杂剧的各自起源、发展历程等等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也让论文结构顺畅。另外,由于采用分开分析的写法没有具体的对比不同,也带动了读者的思考,究竟有哪些不同呢,需要读着动脑思考,在阅读的同时也要动脑跟着作者一起分析。

本篇论文的内容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非常得当。无论是在古希腊戏剧还是元杂剧的分析上,搜分别从起源、发展等角度分写,同时也不忘各自的独有的内容。在某些时候还会举出具体的作品例子,甚至概括作品的主要内容,这对于一些对古希腊戏剧或者元杂剧不太熟悉的读着来说实在是求之不得的。

本篇论文的语言并没有华丽的辞藻亦或是拗口难懂的专业词汇,全部都是平实简单的词语,实在是为阅读理解提供了大大的便利。无论是对古希腊悲剧的原因分析还是对元杂剧正剧化的解释,作者没有选择专业的词汇而是采用了简单易懂的普通词汇来概括总结,这就为读着特别是对比较文学甚至文学方面不甚擅长的读者打开了方便之门。

其实以上说了这么多也不过是从我对本篇论文最推崇之处说的,那就是通俗易懂。之前也读过几篇论文,一直在从中比较。直到读了这篇《古希腊悲剧的成因与元杂剧的正剧性》之后就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它。为什么,为的就是它的通俗易懂。在读其他的论文时总觉得读的不是十分透彻,当时这是我自身的文学素养所限制的。也因此没敢选择读过的其他论文,读也就读的半懂不懂,又怎么敢来发表看法呢。读到这篇论文时突然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当即决定就是它了。为什么,说到底还是它好懂,我读懂了。我对本篇论文最推崇也是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它的通俗易懂。无论是语言文字上还是结构内容上,这篇论文都堪称通俗论文的典范,实在是像我这样的比较文学初学者和文学素养不高者的入门之选。

以上就是我对乐铄的《古希腊悲剧的成因与元杂剧的正剧性》一文的看法总结,实在是喜欢这篇论文,无论是行文结构还是语言特点,甚至在选材上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个人认为这篇论文称得上是入门者的必备、值得一读的佳作。

参考文献:

[1] 吕伟民,郭英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9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