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究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初中数学“变式”教学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参与的教学,培养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从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变式”教学,激活学生数学思维,这样才收到 “高效课堂”的作用,教师才教得活,学生学得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就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参与的教学,培养学生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从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变式”教学,激活学生数学思维,这样才收到 “高效课堂”的作用,教师才教得活,学生学得好,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

什么叫变式教学?它是指原命题不变,通过变更非本质的特征、改变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引导学生从“变”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的教学方式,从而吃透例习题,回归课本。

1 通过变式,多题一解,理解数学内在联系

很多数学练习看似不同,但它们的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一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对这类题目的收集比较,引导寻求问题情境,让学生感悟数学的内在联系,形成数学思想方法。

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3,0)、B(1,0)、C(0,-3)三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一次函数y=-x-3的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A、C,并且经过点B(1,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2:已知抛物线经过两点B(1,0)、C(0,-3)。且对称轴是直线x=-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变式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0),且在y轴上的交点是-1,它与二次函数的图像相交于A(1,m)、B(n,4)两点,又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x=2,求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变式题的教学,先让学生议练,教师提出关键性的问题进行点拨,在思路上为学生抛砖引玉。对变式1,让学生比较与例题的已知条件有什么不同?怎样转化为例题求解,再讨论怎样求A、C两点的坐标。对变式2,抓住“对称轴是直线x=1”利用对称性,引导求点A的坐标。对变式3,应用“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思想方法把综合题分解为几个简单问题来解决,引导学生把变式3分解为简单问题:①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②求m、n的值并画出草图分析;③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转化为变式2)。

这些题目都是通过设二次函数一般式,利用三点法建立方程组来求解。通过 “多题一解”变式,强化解题思想方法,又让学生抓住本质,触一通类,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能力,举一反三,教师把这类题目成线链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悟出它们的共性。

2 通过变式,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深层探究

教学中重视对课本例题、习题的“改装”或引申.数学的思想方法都隐藏在课本例题或习题中,我们善于对这类习题进行挖掘,即通过典型的例题,最大可能的覆盖知识点,把分散的知识点串成链条,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6,底长为8,求周长。我们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问。

变式1: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6,周长为20,求底边长。

变式2: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6;另一边长为8,求周长。

变式3: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另一边长为12,求周长。

变式4: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变式5: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为y,周长是20。请写出它的函数关系式,再画出它们的图象。

变式1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变式2与前两题相比需要改变思维策略,分类讨论,而变式3中的“6”显然只能为底的长,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变式4与前面相比,提高了要求,特别是对条件0

3 通过变式,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道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一题多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品尝到学习数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