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活跃市场经济 推进转型跨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活跃市场经济,需要活跃市场主体,活跃市场要素,活跃市场竞争,活跃市场机制以及与之相应的政府职能转变和发展环境创造。2010年9月8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对山西省工商局的汇报材料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指出:“坚持监管和服务并重,为各类业主创造一个好的市场环境,十分重要”,明确要求:“发扬成绩,不断进取,为山西市场经济的活跃和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活跃市场经济,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应有大作为,要有新建树。
一、活跃市场经济,根本是活跃市场主体,让市场主体中最活跃的成分得到快发展、大发展
市场主体的活跃程度,反映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活力。只有让各类市场主体活跃起来,持续发展才有希望,转型发展才有动力。跨越发展才有冲劲。活跃市场主体,关键是创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毋庸讳言。影响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依然存在。民营经济最有发展活力、最具发展潜力,这已形成共识。但是,民间资本在市场准入、生产要素获取、法律制度保障等方面,没有得到均等的竞争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推动公平竞争就是解放生产力,让市场主体最活跃的成分得到大发展就是发展生产力。可以说,民营经济活则山西活、民营经济转则山西转、民营经济兴则山西兴!
适应转型跨越大发展的形势要求,实现“十二五”期间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都要翻一番的奋斗目标。市场主体的总量也必须有一个大发展,企业总量也应来个翻一番。只有这样,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才有坚实基础。为了推动山西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2003年以来,山西省工商局先后制定了“创造公平竞争发展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等五个《实施意见》,这些文件紧紧围绕放宽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准入效率、推进公平竞争而展开,都以省政府规章文件出台实施,有力地推进了山西省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省私营企业户数从2002年底的3.4万户增长到14.6万户,增长了3.3倍:个体工商户由34.9万户增长到79.3万户,增长了1.3倍。私营企业户数占全省企业总量的比重,由2002年的四分之一、2004年的三分之一。到2007年的二分之一,再到现在的三分之二。尽管如此,山西省私营企业发展程度还很不够,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这也说明,山西省私营企业的发展有基础可抓,有潜力可挖,有后劲可上。
山西省各级工商机关,将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制订完善政策,推进公平竞争,放宽民间资本准入的条件,提高民间资本准入的效率,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活力、创业活力和发展活力,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总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增速保持在全国前列,力争私营企业在“十二五”期间年均发展3万户,总量翻一番,达到30万户。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民工等群体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支持民间资本投资转型发展项目,指导帮助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闯市场的能力和本领。发挥工商机关联系企业紧密的职能优势、基层机构健全的组织优势、条块管理结合的体制优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推动全省非公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健康发展。
二、活跃市场经济,核心是活跃金融市场,让要素市场中对大发展推动力最强的成分首先活跃起来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处于战略性、全局性、枢纽性、调节性的制高点地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金融业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中枢作用、导向作用、动力作用。对全省大发展的制约因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因素已经不再是地域封闭的制约、基础设施的制约、资源条件的制约,而是金融支撑不足的制约。这集中反映在“五多五少”现象上:一是存款余额多、贷款余额少;二是间接融资多,直接投资少;三是信贷资金上垒大户多,支持中小企业少;四是金融业务上传统工具应用多,新型产品创新少;五是民间资本储蓄保值多,直接投资增值少。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金融发展不足,特别是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落后,与晋商故里的称谓极不相称;其次是金融创新不够:再就是抓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的措施不力、办法不多、力度不大。我们常讲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性。这对大发展无疑是必要的和重要,但是活跃金融市场、激发国内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的巨大投资潜力,发挥其对大发展的推动作用,比利用外来资本成本更低、作用更快、效果更好、意义更为重大而深远。
活跃金融市场,核心是推动金融创新,内因要起作用;但外因条件不可少,就是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有效构建政府、银行、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和互动平台。一方面创造社会信用环境,有效防范金融风险。让金融机构放心大胆地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协同推进金融创新,大力活跃金融市场,从深层次上破解大发展中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为转型跨越提供高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撑和金融服务。2010年以来,山西省工商部门在开展“万名工商干部进十万家企业”帮扶大行动中,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主动沟通银行部门,搭建五大融资平台,即:股权出质融资平台、商标出质融资平台、动产抵押融资平台、信用贷款融资平台以及支持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的民间资本投资平台。共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580亿元。这些平台,有的是拓展资产抵押范围,由固定资产拓展到流动资产;有的是拓展资产出质领域,从有形资产拓展到无形资产;尤其是搭建信用贷款融资平台意义更为重大。工商部门与邮政储蓄银行山西省分行联合开展了“创建信用市场、评定信用商户”活动,依托工商部门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无抵押、无担保、凭信用,为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7亿多。对此,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等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业内人士给予高度关注,认为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开展中小企业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这是金融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和金融服务方式的重大创新。我们要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力度,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宣传力度,努力使更多的商业银行都能依托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开展信用贷款业务,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创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活跃市场经济,要害是提高竞争实力,让市场竞争中具有综合竞争实力的强势品牌引领转型跨越发展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也是市场经济的活力所在。活跃市场经济,需要打破垄断,充分竞争。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利器。适应充分竞争的形势要求,需要全方位推进“品牌兴企”、“品牌兴农”、“品牌兴省”战略。现代市场竞争已经从成本和价格竞争,到技术和质量竞争,再到品牌和知识产权竞争。品牌竞争不仅是企业之间竞争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成为区域之间竞争,乃至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要特征,已上升为国家战
略。一个强势品牌的形成,对企业而言,既凝结着企业的技术、标准和质量等硬实力,更凝结着企业的管理、信用和文化等软实力,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区域而言,强势品牌就是城市的名片,就是竞争的优势,就是发展环境的形象代言人。海尔、海信、澳柯玛等撑起了青岛的城市形象,微软、波音、可口可乐等彰显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因此,打造强势品牌就是推进转型跨越发展。
现在大家都在热议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应对策略。结构调整、发展转型、自主创新、品牌引领是应对策略的基本选择,构成了转型跨越发展的主旋律。如果说,这意味着我国由贴牌型的生产大国向品牌型的制造大国转变,那么在山西则需要由资源型经济向品牌型经济转变。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深刻理解,省委提出“把山西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重大意义,这是山西作为能源基地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推进这一转变过程中,需要一大批重点项目来支撑,更需要打造一大批强势品牌来引领。在制造业、服务业、支柱产业和文化产业上,都需要打造一批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影响力大、竞争力强、能够有效聚集社会资源跨越发展的强势品牌和领军企业,以此支撑和彰显基地、中心、大省、强省的形成。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把实施商标战略由部门行为提升为推进“品牌兴省”的政府行为,第一次把商标战略纳入全省五年发展规划,把每年的6月6日确定为“山西品牌节”,还出台了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等政策措施。山西省工商局每年围绕一个主题,精心组织,成功举办了四届规格高、规模大、效果好的“山西品牌节”,有力营造了“品牌兴省”、“品牌兴企”、“品牌兴农”的浓厚氛围,也打造了工商部门“消费维权3.15、品牌建设6月6”的新形象。截至目前,全省中国驰名商标由2002年的4件跃升到45件(其中,国家工商总局认定35件),增长了10倍;山西省著名商标由194件增长到1143件,增长了5倍,初步形成了具有本省产业特色的品牌群体。这些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在省内外同行业中都具有代表性和成长性,是带动和促进山西省产业振兴、企业重组、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在全省转型跨越大发展中应发挥好这些企业的引领作用。
实施品牌战略,政府引导是前提,企业自觉行动是根本。山西省近20万户企业、80万户个体工商户,拥有注册商标还不到3万件,平均33户市场主体才拥有1件注册商标。有产品无商标的企业还为数不少。为此,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要紧紧围绕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推进企业商标注册,广泛开展“一企一商标”、“一村一品一商标”活动:指导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山西省著名商标,以此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力、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提高。要在“十二五”期间力争使全省注册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总量再有一个突破性、跨越式增长。
四、活跃市场经济,基石是打造“信用山西”,让市场关系中起基础作用的信用准则成为社会自觉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活跃市场经济,需要创造信用环境,构建信用秩序,提升信用形象。提升信用就是强固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基石,也构成了加强市场监管的治本之策和长效机制。随着市场化的进程,我国正在步入信用经济时代。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用缺失的问题相当严重,不仅严重破坏着经济秩序,而且严重毒化着社会风气,以至于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中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就是信用!俗话讲,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无论是从活跃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认识,还是从夯实转型跨越大发展的根基考虑,都需要加快建立与信用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通过法治与德治的力量、他律与自律的作用,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形成弘扬守信、惩戒失信的信用约束机制,使信用体系的保障作用成为推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成为市场主体、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信用约束的行为自觉。
2003年8月,山西省政府成立了“信用山西”建设领导组,由33家单位组成,办公室设在省工商局,牵头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体系框架基本搭建。建设进程步入成果应用攻坚阶段。其标志:一是信用体系建设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以省长令了《山西省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二是搭建了信用信息归集和查询服务平台,建立了省、市两级数据中心,归集了全省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900余万条,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和48个政府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建成开通了“信用山西”网站;三是广泛开展社会信用活动,省市两级成立了信用企业协会,发起成立了“山西市场信用共建联盟”,以开展“百家信用示范企业推荐榜”活动为抓手,倡导信用文化,推进信用自律,营造信用环境。2009年中国信用联盟特别为省工商局颁发了“中国信用共建特别贡献奖”。
山西省的信用体系建设将紧紧围绕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信用惩戒机制构建、扩大信用信息征集、开发信用服务产品、开展社会信用活动等深入推进。一是力争出台《山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条例》,对市场主体、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的信用信息的征集、、管理,失信行为惩戒以及社会信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等作出法律规定;二是继续完善信用信息体系,在政府部门间实现信用信息归集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申报机制,并实施对中介机构、社会团体的信用信息归集,形成完善的企业、中介、团体的身份信息、业绩信息、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三是推进成果应用,实现信用信息平台向政府部门监管市场、决策咨询的综合信息平台转型,并为社会提供信用信息的查询服务和信用评价服务。对工商系统而言,要实现“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网上办案、网上办公”,并引申信用分类监管,加大对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四是广泛开展信用活动,引申“山西市场信用共建联盟”活动,继续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山西省百家信用示范企业”争创活动,弘扬诚实守信,营造信用环境,并引导企业增强信用自律意识,建立和完善信用风险防范机制。
五、活跃市场经济,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让“服务市场主体和创造发展环境”成为工商部门的主导行为
社会发展经济,市场配置资源,政府创造环境,已成为社会共识,并上升为中央决策。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这就指明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和要求。毋庸置疑,几年来,政府职能在服务市场主体和创造发展环境方
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由于受惯、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这一转变还不够。特别是行政审批过多,事实上形成“审批经济”,相应带来种种问题,助长了衙门作风,降低了行政效能,恶化了发展环境。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大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外,需要转变工作作风,创造发展环境。在转职能、创环境、促发展方面,核心是两条:一是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状况,甚至变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把工作重点放在良好市场秩序的创建上,而不是放在项目的前置审批上;二是提高市场准入效率,除了严格依法行政、实施阳光作业、落实首办责任、加强行政监察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外,根本的一项举措,就是推行市场准入的行政审批和注册登记从“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的转变。一般来讲,“并联审批”遵循的原则是:一家首办、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过时默认、责任自负;实施的技术条件是:部门联网、信息互通、网络传递、网上审批;形成的效果是: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政务环境、提升公信形象。
全省各级工商机关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市场主体、创造发展环境作为市场监管的根本目的和首要任务,大力创造公开高效的办事环境和公正廉洁的执法环境。尤其要继续扎实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切实做到“凡是审批进大厅,大厅之外不审批”,切实做到“凡是材料齐备、符合法律规定,当即予以办理”。要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制、首办责任制、限期办结制、过错追究制等制度,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对重点工程、国企改革、招商引资、创业就业等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准入效率。特别要积极推进工商机关与市、县级政府部门的网络互联、信息互通,为实施“并联审批”搭建网络平台,创造技术条件。
活跃市场经济,是一个大课题,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协同推进。全省工商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把活跃市场经济作为促进转型跨越的重大任务,找准作用点、把握着力点、寻求突破点、形成新亮点,为山西市场经济的活跃和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