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氧氟沙星在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氧氟沙星在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讨论应用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2年9月,来我院求诊的尿路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应用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新诺明治疗,30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15例痊愈,8例显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患者8例痊愈,9例显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氧氟沙星 治疗 尿路感染 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053-01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症状,分急性尿路感染和慢性尿路感染,一般为尿道受细菌病毒感染侵袭,好发于所有人群,女性多于男性,一般临床症状以尿急、尿痛、小腹疼痛为主[1]。一般应用抗生素类对症状进行缓解,我们选用氧氟沙星作为试验用药,进行对比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2年9月,来我院求诊的尿路感染患者5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3例;年龄选择在18-60岁,中位年龄为30.3±3.5岁;病程最长为2周,最短为3天,平均病程为7.3±1.2天;其中尿急患者14例,发烧患者10例,尿路疼痛患者23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和病情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排除18岁以下、60岁以上患者,排除孕妇,排除患有糖尿病、心功能障碍、肾脏功能受损患者,排除对试验用药过敏等不良反应者,排除有精神疾患或不能配合实验者。

实验室检查:患者经尿常规检查,可见尿液中有革兰氏阴性菌。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选择用复发新诺明治疗,规格为50mg/片,2片/次,2次/天,连用7天,休息两天后重复应用。治疗组选择用氧氟沙星治疗,规格为200mg/片,1片/次,1次/天,连用一个月。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3 疗效标准。依照卫生部关于尿路感染疗效标准的提议,制定出疗效标准为痊愈: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尿常规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均阴性;显效: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尿常规检查和病原学检查至少一项呈阴性;无效:全身症状不见减轻,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检查阳性[2]。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输入卡方16.0软件包,如果P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经过30天的治疗,两组患者的疗效均有明显改善,具体差异见表1:

2.2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经过30天治疗后,均有不良反应发生,具体比较见表2:

3 讨论

尿路感染是比较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一般女性多见,且更常见于有性生活经历和孕期女性。致病原因是卫生不当,特别是在生理期、性生活前后、以及排尿后,妊娠期,机体免疫力减弱,女性外阴、尿道部更位容易受细菌侵袭,造成尿路感染。作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现在又增加趋势和年龄向年轻化、老龄化发展趋势。而且因为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严重会形成慢性尿路感染,炎症上行,会引发肾炎,以上许多肾实质病变引发的重要诱因[3]。在治疗上,抗生素类一直是主导药物,但具体该选哪种药物,疗效更高性能更安全,是我们追寻的目标。我们选择氧氟沙星治疗,在25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92.0%,在治疗中显示了较满意的效果。氧氟沙星是经多年临床检验,效果经得起考验的光学活性喹诺酮类药物,对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等杀菌作用更强,对病菌细胞有很强的分裂作用,可以有效使病菌细胞的存活能力丧失,而且此药的代谢最终由80%从尿液排出,不伤害肾脏。但氧氟沙星在用药过程中有一定的毒副作用[4],可以使患者产生一定的胃肠道反应,并发生头痛眩晕等暂短性反应,但用药后几小时可以缓解。所以,安全性还是可靠的。

另外,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外位的的清洁卫生,减少各种菌类侵袭感染的机会,并且多喝水,增大排尿量,用尿液冲刷尿路中的感染,增强免疫力。

所以,应用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疗效可靠安全,具有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范庆山.氧氟沙星与复方新诺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疗效对比[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3):121-123

[2] 高敏.左旋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43):61-63

[3] 黄碧娇,衷学军.左旋氧氟沙星与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12,02(10):162-164

[4] 徐晏玲.小剂量氧氟沙星联合三金片巩固治疗尿路感染56例临床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07,33(5):3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