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面对高中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和高中历史这一特定课程,决定了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进而转变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观念的更新,创新能力的培以及创新氛围的培养,从而带动整个高中生历史教学的创新进程。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教学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创新的原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它时刻引起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关注,在对问题的关注中,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热情,投入思维,展开想象的空间,遨游在历史的星空中。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培养学生对高中历史课浓厚的创新兴趣。如: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激发其创新的热情;可以运用巧设悬念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还可以设计出开放式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等。

曾经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当我把欧洲中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开辟新航线的地图挂上黑板时,有同学马上说:加勒比海盗寻宝的线路图。我和同学们都差点笑翻。从来没有学生会把新航线的地图当成加勒比海盗寻宝的地图,也没有学生把这二者联系到一起。这看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而近年来的《加勒比海盗》热播,竟让人把这二者联系了起来。初听则有点不可理喻,然而仔细一想,似乎二者之间也确实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新航线的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求宝藏,而加勒比海盗的目的也是寻求宝藏,而线路、时代似乎都有点不谋而合。这种突发奇想不能不称之为一种创新思维。通过这种新奇、灵活、独特的创新思维,学生不但对历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历史背景,历史本质的把握。

二、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创新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活动虽然是一种认识过程,但他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学习者的自我教育过程,他要求学习者必须全部身心功能的参与。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分采用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语境,激起学生认知的动因。如在讲授俄国资本主义改革进程的历史时,先让学生讲一讲对现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大国崛起》的感受,然后再从沙皇俄国的历史讲起,在讲这部分的时候,可以边放《大国崛起》的影片,边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做一深刻讲解,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俄国历史上的这场深刻变动,同时对比中国洋务运动的历史,作一深刻的比较,使学生对发生在19世纪的全球范围内的资本主义改革有个全面的、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情景下,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又诱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三、 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围着升学转,老师围着分数转,学生围着题海转。学生的心灵被严重的扭曲了,他们完全处在被动的、机械的、封闭的状态,完全丧失了主动的、个性的、独立的思考。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下,创新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学理念的樊篱中解放出来,只有先解放了自己,才能解放别人。教师从创新的角度研究大纲,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自己,变讲台为“学台”,变教师为“导师”,变发问为“答问”,变教材为“学材”。21世纪的教师应当是勇于创新的开拓者,社会、学校也应该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不能以分数高低论成败,让教师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教学中去。

四、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精神与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学生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思维从问题开始,创新思维从发现问题开始,因此,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问,并自主解决问题。

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学生马上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前面讲过的尼德兰革命是世界上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为什么不能成为世界近代史开始的标志呢?”这个问题很好的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许多学生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归纳起来如下:(1)尼德兰革命是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但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童年,未能形成排山倒海般的革命时代。(2)尼德兰革命没有形成影响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摧毁封建制度的革命。(3)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是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专权,尼德兰没有,而英国则通过了《权利法案》体现出来了。(4)尼德兰革命虽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没有确立完整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英国则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可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真正的学习过程、发现过程、创新的过程。

创新教育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前进,不断发展。高中历史教学创新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而课程教育机制的创新没有唯一的、现成的、绝佳的方案,任何改革的思路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教师是创新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在课堂教学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教师只要本身能不断从创新的角度不懈努力,深入实践,上下求索,就一定会使学生焕发出无限创新活力,就一定会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视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