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立足发展 综合考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发展 综合考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至2012年,笔者到香港参加第七届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助计划。在此期间,笔者多次观摩香港学校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估活动。有一次,笔者在一所小学观摩学生“说话”项目的模拟测评。只见学生以三人为一小组,每小组两位考官。小组依次进场,三位学生依序坐好。学生依次接受评估,考试时长相同。笔者在旁观摩,感觉这种模拟测评就像职场面试一样,评估的不仅是学生的说话能力,还有对学生思维、交际等能力的综合评价。从这样的正面接触和侧面了解来看,香港小学中文科评估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为目的,能全面检测学生的语文水平,并在评估后给出详尽的反馈报告,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改善和促进了教与学。

中文科评估模式概况

“中国语文教育的学习内容,可概括为阅读、写作、聆听、说话、文学、中华文化、品德情意、思维和语文自学九个学习范畴。中国语文教育以促进学生这九方面的学习为主要任务。”这段话,摘自香港《中国语文课程指引》(2004年),点明了中文科的学习范畴。对应这些范畴,中文科评估内容相对全面且形式多样,其中以全港性系统评估(简称TSA)最具代表性。

全港性系统评估自2004年起施行,通常在每年6月对学生进行测评。小学段测评在三年级和六年级中进行,评估项目包括聆听、说话、阅读、写作。下面以六年级为例,对评估项目的时长、题型、内容、操作要求等作简单介绍。

一、聆听。时长为25分钟,内容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播放1次,答20道选择题。时间短而题量多,学生需要在聆听中理解语段的内容大意及语段间的衔接关系,并听懂说话者对人物、事件所作的评价等。

二、说话。以随机抽样方式发放试卷。每份试卷包括个人短讲和小组讨论两部分。个人短讲有看图说故事、口头报告两种形式,每种形式各准备三分钟,说一分钟。小组讨论三人一组,每人准备一分钟,与同学交流三分钟。两部分合在一起,评估学生在阐述内容、讨论交流和运用词语等方面的能力,不打分数,只评定等级。要达到“五等”中的最优级别,须“能清楚地讲述不同类型的故事,能作简短的口头报告;在讨论过程中能根据题目主动与组员讨论,清晰地表达个人的意见及立场,理由充分;能运用略有变化的词语表情达意”。

三、阅读。时长35分钟。内容涵盖面广,反映生活、科普、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阅读材料都有可能出现。材料类型除常见的记叙文、抒情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等文体,实用文也占一定比重。中文测评专家祝新华教授关于阅读能力的“六层次理论”深深影响着试卷的命题方向,“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六个层次的题目均有涉及。综合来看,香港阅读评估的题型与国际PIRLS阅读素养评估的题型比较接近,阅读文本既有文学型文本,也有信息型文本,综合性强,侧重检测学生的速读能力、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与重组信息的能力。

四、写作。时长55分钟,每卷设有实用文和短文两部分。实用文主要评估学生能否表达主要信息和掌握写作格式,短文主要要求学生按提供的情境写作,均从“内容、结构、文句、词语运用、错别字、标点”六个方面评定等级。

由于阅读和聆听范畴都有“能明白视听资讯中的信息”的要求,因此评估项目中还有一项“视听资讯”评估,要求学生正确理解互联网、视像光碟、电视节目等音像材料所传递的信息。这是一项内地教师比较陌生的评估项目。和说话评估一样,该评估以随机抽样方式发放试卷,在约20分钟时间内,播放两三段视频,要求学生答15道选择题,提问内容有“下面哪一项是短片的主要信息”“根据短片内容,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等。香港一线教师认为,该评估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以上评估项目均采用分卷形式进行,阅读、写作设4张分卷,聆听、视听资讯设2张分卷,说话设4张分卷,每名学生只须作答随机分派的其中一张分卷。每卷总分各为100分,不按百分比统分。

除了TSA,每个学校还有自己的校本评估。不管是进展性评估,还是终期性评估,各校校本评估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贴近TSA模式,并和TSA评估报告一样作细致入微的检讨分析。学校会输入学生对每道题的答案和分数,并分析答题情况,在考试后专门召开数个以半天为时间单位的检讨会,与同学科教师和部分家长交流,然后根据学生考核情况调整教学:或根据学生较好的表现,设置能够充分发挥他们潜能的活动,以达到增益的目的;或针对后进学生的问题和需要,提供恰当的辅导和支援。在香港,课堂内外均有许多照顾学生差异的措施,如小班教学、资优教育、辅导班、动态分组、分层提问等。

中文科评估模式对教学的影响

评估模式往往成为教学指挥棒,直接影响“教学生态”,其对教学的影响或积极或消极,远非一句话所能概括。

香港的小学教材版本很多,其内容的选择多体现生活化。不管是TSA评估还是校本评估,都取消了对指定教材篇章的阅读,教师在教学时对教材的选取自由度非常高,能发挥创意的空间非常大,有的学校干脆根据校情自主组编教材。大量的阅读计划被引进学校,很多学校把课外阅读校内化,阅读被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应阅读评估需要,中文科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多于朗读训练,祝新华教授的“阅读能力六层次理论”被广大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广泛运用,学生在理解一篇课文时,会提出很多不同层次的问题。如果说内地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是感悟式阅读,课堂里书声琅琅,以读代讲、以读促悟,那香港学生的阅读则更多的是针对性非常强的资讯式阅读,学生侧重学习如何从文本中迅速捕捉和提取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多以问代讲。

香港学校将各种不同文体的写作列入一至六年级的写作计划中,说明文练习在三年级即已开始,应用文练习形式多样,书信、便条、日记、周记、通知、报告、邀请卡、感谢卡、贺卡、说明书、广告、海报、标语、告示等,学生均有接触。学习反映生活的材料,学后用于生活,语文的实用在香港中文科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

以上种种,均是评估带给教学的积极影响。

由于TSA涉及评估学校办学水平,一些教师从一年级起便参照TSA题型操练学生。这些操练反复而无意义,违背了评估初衷,使得部分教师对此持批判态度。香港教育学院教授廖佩莉就曾在《析论香港小学中国语文科教师为学生准备“全港性系统评估”(TSA)的策略》一文中提到:“他们(指教师)为学生准备应试的策略,帮助学生熟习一些应试技巧,包括请学生购买坊间出版的‘全港性系统评估’练习,并给学生进行专项补课,帮助学生操练试题……这似乎有失当局提出全港性系统评估的原意。”因为评估带给教学这样消极的影响,2011年,教育局决定在2012年及2014年暂停举行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TSA”评估,并成立专门小组检讨TSA的题目、考核内容、报告功能及实施安排等,以更好地回馈教与学。

香港中文科评估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综合考察聆听、说话、阅读、写作等评估项目,香港中文科评估模式的有些地方是值得内地借鉴的。

首先,试题生活化、本土化、社会化,具有时代气息。从下面的例子中可窥见一斑:“短片从哪些方面说明香港的铁路比其他地区优胜?”(视听资讯题目)“为了减少汽车排放二氧化碳,有环保团体建议香港每逢周末定为‘无车日’,只允许公共交通工具提供服务。对于这个提议,你支持还是反对?你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建议?”(说话题目)“根据校务处职员与学生互通的两则便条或学生写给校长请其参加颁奖典礼的邀请卡答题。”(阅读题目)“现今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方便,请你写一篇文章,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利用科技改善生活。”(写作题目)

其次,注重语文能力评估,注重体现和发展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应具备的各范畴的语文能力,没有默写、背诵等积累性题型,没有一个试题素材选自教材。

尽管内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评价建议”部分提到“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应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地区仍没有跳开以单一的纸质试卷来考核学生的做法,且仍以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项为主要考核内容,较少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方面的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多以教材中出现过的为主,主要检测的是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非内在习得的语文能力。笔者曾与香港一线中文科教师及中学生交流,师生对TSA的评价比较正面,认为TSA评估比较客观、公平,能够全面、真实地评价一个学生的中文能力,同时保护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不致使学生因某个范畴暂时落后而对中文学习抱消极态度。

值得内地评估借鉴的,还有评估后的回馈。TSA有非常严谨、科学的以报告为主要形式的回馈,其中一份名为《学生基本能力报告》。时间上,该报告从头一年6月考试后,历经近8个月时间,到第二年2月前后,才将报告发放到学校;内容上,该报告细致、详尽,可以让学校清楚本校学生与全港学生基本水平的差距,从而让学校检讨、反思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笔者翻阅过一份《学生语文基本能力报告》,该报告有数据分析,通过表格的形式,使每个小题的学校平均分、学校答对率、全港答对率等一目了然;有描述分析,对每道题、每个范畴的评定等级及答题情况作出描述;有答题示例,挑选达到基本水平、表现良好的学生作品进行剖析。同时,该报告不仅反馈学生在本年度的评估情况,还列出了连续三年来学生达到基本水平百分率的数据,并描述了学生在各评估项目中的综合表现。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