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白莲洞原始人遗址探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白莲洞原始人遗址探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白莲遗址位于柳州市西南郊的白面山。这是一个半隐蔽的岩厦式洞窟,方向正南,洞口高5--6米,宽18米,高出现在地面27米。洞口中央有一巨大的慈花状石钟乳,"白莲"洞因此得名。

1956年,科学院野外考察队在柳州地区进行古人类调查时,曾在洞内的乱层中发现打制石器和磨制骨针、骨椎等。这些标本后经专家鉴定,认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遗物。1961年柳州市人民政府将这处遗址列为重点保护单位。

白莲洞横贯整个洞室的一个厚钙华板(盖板)将洞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含螺壳的(灰黄色)文化层,根据伴生动物的组合,可以判定其地质年代为全新世早期,钙华板以下为褐色土状堆积,上部含有螺壳,下部无螺壳,但有不少现在当地已灭绝的动物(如大熊猫、剑齿象、犀牛等)的牙齿化石,其年代为更新世晚期。整个白莲洞可分为三个文化期:最上层是含夹砂陶片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最下层是含绝灭动物化石和具有旧石器风格的打制石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在这两层中间有一个具有过渡特点的文化,它以原始穿孔砾石、具有细石器风貌的燧石小石器并同时伴随着粗犷砾石石器为特点。穿孔砾石又称"重石",是利用较大的砾石两面相对穿孔而成的,根据现代民族学的资料得知,它可做为加重物,附加在挖土棒上,作为原始的农具。至于燧石小石器在我国南方洞穴还是少见的,值得深入研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旧石器时代的层面上,除了出土了人牙化石,还有两处人工用火的遗迹--烧火坑。

象这样一个包含着旧石器时代晚期、过渡期、新石器时代早期三个文化遗物的洞穴遗址,还是比较少见的。它对探索我国南方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如何通过中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提供了重要材料。而且,它还可以作为洞穴科学博物馆的重点内容,向观众开放展出。

白莲洞本身不仅有包含文化遗址的外厅部分,其后还有一个迷宫似的狭长穴道,蜿蜒曲折,直通深处。

我们沿着贴壁的小道鱼贯而入,左侧是一个深坑,内中怪石密布,起伏有序。头顶上到处悬挂着钟乳石,有的地段还在浙浙沥沥地滴着水,下承着正在"生长着"的石笋。我们从临时搭起的木梯下到另一个层面,这里支洞纵横,仿佛置身于迷宫中,到处可见正在形成中的石幔、石钟乳,在边缘地方向下望去,黑黝黝地好似无底深渊,扔下石块,隔一会儿才可听到"叮咚"的溅水声。同行的导游说,要不是枯水季节,大家还可以乘船畅游地下河。

如今,长穴道中还建起了洞穴博物馆。博物馆利用种种地质现象介绍有关的洞穴科学知识,洞内还用泥塑的形式重现了近古人类的洞穴生活情景。这里不同于其他已开放的溶洞,并不利用钟乳石、石笋等虚构神话传说的情节,而是以洞穴科学展览为主要内容。站在洞前的平台上,山前,我们看到了被复原的许许多多的古动物的形象,"史前的动物园"让人大开眼界。而山前的陈列室,则陈列着柳江流域有关的古人类和古生物的重要发现物,其中包括著名的柳城巨狱洞、笔架山动物群,柳江人,麒麟山人,甘前岩人,都乐岩人等遗址的重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