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汉语类课程实践教学法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高校汉语类课程一直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教学效果不够理想。针对这一现象,提出高校汉语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并对以前的一些实践教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对未来的实践教学方法提出展望。
关键词:高校汉语类课程 改革 实践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12-0005-02
作者简介:梁晓玲(1971―),女,黑龙江肇东人,博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方言、现代汉语语法。
王立东(1990―), 辽宁辽中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本科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
一、高校汉语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汉语类课程包括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及其他一些专题课。语言类课程一向不受学生欢迎,与汉语言专业的文学类课程相比,语言类课程理论性强,具有高度的抽象概括性和理论思辨性,缺乏文学类课程的表情性、情节性、故事性、形象生动性。这门课对于偏重于形象思维与情感体悟的文科生来说枯燥乏味,被称为中文专业的数学课。
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各种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个方面就是为培养专业人才打好基础。然而,从目前来看,本科阶段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对这类课程明显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连每学期的期末考试都有大量学生不及格,至于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那更是言不达意,漏洞百出。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改变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性质,只能从教学方法上去寻找途径,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的。
2012年1月, 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一指示精神对于改变高校汉语类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只关系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问题,而是关系到每个运用语言交际的人一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改变目前语言类课程教学的现状,寻求一些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语言类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发表出来与大家分享的还很少,根据我们目前搜集到的资料看,专门讨论高校语言课教学方法、教法改革成果的文章还很少。
二、高校汉语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法
笔者从事现代汉语课程及其他语言类课程教学十七年,每年带学生到中学实习,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和学年论文写作,对学生在语言类课程学习中和在语言知识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有较多了解,深感语言类课程教学教法改革的必要性。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摸索,向其他高水平院校学习,观摩国内一些知名教授的教学视频,并借鉴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逐步采取了一些改进措施,包括:
(一)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语言类课程由于其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课堂教学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虽也采取一些师生互动的形式,但因课程性质,这样的互动教学环节并不多。语言理论原本抽象,再一味抽象地讲解,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接受效果不言而喻。事实上,语言学科的很多内容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可以借助试验设备把抽象内容形象化。国内外一些条件好的学校都有语言学实验室,比如国内的北大、南开等学校,但由于设备昂贵,大多数高校是没有实验室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语言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语音,离开语音实验设备,确实很难通过讲解使学生顺利理解接受。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学者们陆续研发了一些语音教学软件,相对于昂贵的语音实验室来说,这些教学软件经济实用,借助它们也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语言类课程教学中,这样的软件并没有被普及应用。我们曾购买了一款南开大学“桌上语音工作室”软件,该软件是南开大学的石锋、朱思愈教授开发研制的,专门用于语音教学和语音研究。其功能类似语图仪,可以把声音形式转化为图谱形式,主要用于声调、音高、音强、音长、变调、轻声、儿化和推广普通话等部分的教学。该软件的运用弥补了我们在语音实验条件方面的不足,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介绍一些实验语音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以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二)实践教学法的尝试
实践教学法可分为课内和课余两种形式。比如在语音内容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安排一些读和说的训练,内容针对不同方言区的方言特点安排,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把自己的方言同普通话对比,同其他方言对比,互相讨论。这样,学生对于音素、音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等一些非常抽象的概念就可以有形象地感知,在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中体会、理解抽象的理论。语法教学也是如此,我们也会安排一些方言语法和普通话语法的对比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既了解到普通话以外的一些简单的方言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对普通话语法的理解和认识。
课余实践主要针对对语言学课程有兴趣的学生。我们曾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带领学生去各地进行田野调查,田野调查实践之后,学生对语言理论的理解明显改变,对他们而言,语言学课程不再是抽象的理论概念,而是具体的每个人每天都在使用的工具,对于这个工具的原理,我们可以轻松地掌握。
目前,我们制订了一套具体的社会实践计划和方案,内容涉及现代汉语课各部分,如语音实验、社会公共场所用字规范情况调查、和谐话语和冲突话语在社会各阶层的使用特点调查、套语在各机关单位的使用情况调查、濒危语言和濒危方言调查等。
三、已取得的初步成果
此前,我们组织了多次方言田野调查活动,在调查过程中,两位学生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方言语法问题,目前这两名学生正在撰写论文,争取公开发表。由此我们设想,以后如果能缩小班额的话,我们每个学期都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实践调查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一些调查计划,并鼓励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学生去做一些这样的研究工作。
王立东同学对老师正在研究的《东北方言、华北方言中的后置原因的助词“的事儿”》很感兴趣,并参与到调查当中;邹贺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五常境内的拉林阿勒楚喀方言岛进行了田野调查;徐小茜等调查了云南蒙自方言的音变问题;孟宪等10名同学对牡丹江的语言文化特点进行了调查,发现了流民文化对当地方言的影响;郭平、曹臻等同学对西北方言的双宾句等语法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这些调查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及早地参与到科学研究活动中,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
四、进一步的设想和展望
在现有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现代汉语课实践创新教学方法的思路和方案,加大改革的范围和力度,争取设计出一套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同时又切实可行的实践创新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