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握学科特点 提高教学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握学科特点 提高教学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职护理专业以培养中级实用性护理人员为目标。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接受专业技能培训,而且必须接受相关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文章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人体解剖学》课程运用多种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展开探索。

关键词: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60-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的诉求日益增强。因此,国家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现代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和完善。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催生了基层服务机构对护理人员的强烈需求,中职护理专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该专业以培养中级实用性护理人员为目标,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接受专业的护理技能培训,且必须接受相关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解剖学作为医学的入门学科,是学生初步认识人体的开端,是衔接以往知识的桥梁。同时,可为今后其他医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解剖学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一、中职人体解剖学学科特点

1.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构造的科学。隶属于生物科学的形态学范畴,直观性强、名词多、描述多是其最大特点。

2.人体解剖学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教学效果关系到后续医学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运用各种方法来提高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效果,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更好地掌握理解运用解剖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每位解剖学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

3.传统解剖学学习方式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之上,导致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因而必须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式的学习。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通过教师积极地引导,使学生学会学习,热衷于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解剖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在医学领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服务。

二、中职护理人体解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意志力薄弱,缺乏探索精神。由于中职学生主要由初中升学而来,普遍年龄偏小,接受能力相当有限,生源素质也不理想,新生一入学就接触内容繁多、枯燥的解剖学,加之学生长期以来的挫败感,使得他们极易产生对解剖学的畏惧心理,笔者在最初的教学过程中对此有深切的体会。

2.盲目地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医学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名词来自于解剖学,内容多且琐碎,有些内容抽象且枯燥。学生往往依靠逐字逐句的记忆来完成对新词汇的学习,最终则导致了学生通过考前突击来应付考试,即便如此也很难考出好成绩。笔者在初期的教学中有过此类困惑,学生到了高年级学习临床科目时,每每提到关键的解剖学名词,学生总是忘得一干二净,好像从来都没有学过。

3.教法单一,传统的“照本宣科”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充斥着课堂。笔者在最初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中职学生对于新知识具有好奇心理,且学习兴趣浓厚,但随着教学的不断推进,枯燥的名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喜新喜奇的学生很快失去了耐心。

三、改进人体解剖学现状的对策

教师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在当今的医学教育中,教学方法种类多样,教师选择何种方法应以教学任务、内容和实情而定。对于人体解剖学而言,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应该让学生感兴趣、易理解、好记忆。为此,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人体解剖学教学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1.以目标为导向,问题为抓手。通过小循环、多反馈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教师讲课时应尽可能抓住机会,设置启发式的问题,促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和讨论,以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记忆。比如,在绪论中,解剖学姿势是研究任何结构相互关系的依据,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学习此部分内容时,单纯依靠记忆远远不够,笔者首先要求学生通读课本描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描述这种姿势。学生通过问题的讨论和姿势的演绎,对讨论结果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给予相应评价。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体现了“做中学,做中教”的教育理念,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建立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

2.充分解读教材,使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结合中职护理学生的特点,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简化内容,并通过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使学生便于理解记忆。随着课堂硬件设施的不断优化,多媒体课件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各种图片、动画给学生带来更为直观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表现为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学生的思维很难跟上幻灯片的放映速度等。因此,讲解某些重要的问题时,教师应研读教材,以画简图的方式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讲子宫、输卵管的形态和位置关系时,多媒体课件可以呈现子宫的细微结构,并描绘出子宫和输卵管各部的名称。但在描绘两者关系时,复杂的结构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诸多干扰,笔者在教学时在黑板上绘制子宫和输卵管的漏斗形简图,清晰简便地描绘出了两者的关系,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便于学生记忆。教师以此为契机,也教给了学生绘制简图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绘图掌握各系统器官的组成及连接关系。

3.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在解剖学的理论教学中,部分内容文字描述抽象,且课本中的平面图很难反映出相关部位的立体结构。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局部的器官模型来组织教学,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加深认知体验,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比如,讲解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点时,课本中平面椎骨结构图给学生带来了诸多疑问,笔者充分利用人体脊椎模型,解读椎骨的相关结构,并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布置学习任务,组织小组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识别、触摸,将课本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对实物的具体认知体验,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知识的整合巩固。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热情,高效地完成了学习目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运用临床案例,理论问题实际化。解剖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为临床实践服务的,而护理专业的学生恰恰对临床实际问题比较感兴趣。因此,在讲解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穿插临床案例,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胸骨角的解释,胸骨角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骨性标志,也是重要的计肋标志。笔者在讲解此部分内容时运用了案例:某人因为胸部外伤,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形成气胸,必须选取相应的肋间隙进行穿刺将气体抽出来,以此提出问题“如何进行穿刺部位的定位?”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数肋方法。通过案例的引入及对问题的思考,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胸骨角这一计肋标志的重要作用。

5.优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解剖学具有内容复杂、名词繁多的特点,教学时可借鉴简明扼要、朗朗上口的解剖学歌诀,利用课堂小结的时间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名词的记忆难度:①通过歌诀,总结复杂部位的形态特点,如小结各部椎骨形态时可用以下歌诀: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空很明显;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②通过歌诀加强对名词繁多的内容的记忆,如对十二对脑神经的概括: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庭九舌咽,十迷副神舌下全。通过歌诀的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记忆方法。

当前,新课改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职业教育特别是专业课教学,以其自身的特点自然而然地成为新课改的拓荒者。正所谓“教无定法”,只有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提高的教学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祥毅.提高中等卫生学校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