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你的最佳工作时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的最佳工作时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场动荡,人们倾向于工作不休。但是到了特定的时间节点,人们必须回家,要该如何确定这个时间节点?既能完美管理好自己的工作,又能避免工时长、压力大,有时间去运动、社交,享受食物的乐趣,不致影响到你的身心健康。这是个问题。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全球每人每天花费在有偿工作或学习上的时间为4.6小时,花在无偿工作方面的时间为3.4小时。其中每天平均工作时间最少的国家是比利时,每天平均工作7.1小时。如果只计算有偿劳动时间,日本人工作时间最长,每天为6.3小时,中国排名第三。由于就业竞争激烈,许多人害怕失去工作而主动加班,虽然劳动法规定每日工作八小时,但加班已成为中国的职场文化。

由于就业市场充满了不稳定的因素,那些拥有稳定报酬的幸运儿们在收工之前通常都会三思而行。到底是准点刷卡,还是再多回复几封电子邮件?或者在办公室无所事事地多呆一个小时?你的工作时长,是否应该有一个最佳的范围呢?

这个问题非常棘手。每周工作1小时,肯定不可能做好工作;每周工作168个小时――整整一周全天24小时工作――也并不合适。因为一个睡眠不足的人不可能正常工作。答案肯定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收益递减点,在这个节点之前的工作时间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但之后的额外工作时间却并没太大好处。问题是,到底多少个小时最合适呢?

找出你的数字

职场先辈们都会告诉我们刻苦工作的好处,比如会用华人首富李嘉诚的故事来举例:他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时,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每天总是一个到达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公司。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曾经在一次例行的毕业典礼演讲也告诫毕业生们:“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这样做绝对没坏处。”

道理是这样,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很困难,科学的时间管理既要做到顺利完成工作,又要能享受快乐的生活。具体到个人来说,这个数字多少才合适?

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伦敦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个CEO时间使用项目,目的是弄清楚工作时间与成功之间的确切关系。该项目借助CEO的私人助理们保存的时间记录,旨在确定其时间使用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CEO们在工作中投入的时间与公司的生产力以及公司的盈利能力确实存在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工作时间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公司的生产效率便可提高2.14个百分点。但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这项研究显示,他们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只有48个小时。

这也意味着,收益递减点应该非常接近48个小时。

美国也有类似的证据来证明这一观点,尽管美国人声称自己工作的时间更长。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社会学家约翰•罗宾逊进行的一项分析曾经将预估的工作时间与时间日志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宣称自己每周工作70、80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人,平均工作时间实际上还不到60个小时。

对每周通勤的上班族而言,记住这个数字至关重要:根据你的工作情况,判断你每周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手头的工作。如果工作时长足够你完成工作,那么,不要加班,或者仅仅将加班当成一种职场表演来完成;如果工作时长不够,考虑好你的加班安排,要怎样才能让公司看到你的付出。

加班价值几何

你肯定也发现了――人们在公司里订餐,在工位之间往返穿梭,他们显然并不是在做什么有效的工作。或者,即使他们已经回到家中,也整晚开着电脑,连每次起床去洗手间的时候都要快速查看一下手机,尽管在手机屏幕中出现重要信息的几率几乎是零。如果你甚至用不着去办公室的话,轻而易举就会超过收益递减点。

施乐公司(Xerox)的首席营销官克里斯塔•卡罗恩曾经引用了一段话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她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写道:“工作不再是一个场所,而是一种心态。重要的不在于我什么时间关掉办公室的灯,而在于我什么时间关掉收件箱。”

与理性经济学相比,心理学与这种现象的关系更大。在竞争激烈的环境里,工作并不稳定,由于担心错失良机,人们往往倾向于忽视理性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上班族们总是习惯24小时不关机的原因。

所以很多上班族都会对自我催眠:工作或老板没有强迫我们这样做,我们为了自己才为之。的确,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偶尔加大工作量,或者有那么一天或两天熬到午夜的工作的必要。但是,你想过没有,加班到底价值几何?

当“偶尔”变成了“经常”,当你的老板停止对你的加班进行丰富的感谢并且只把那当成一种常态,那就是你陷入麻烦的时候。人类就像狗,我们极其受积极的和消极的对待的影响。每一次你面对长时间工作的表示了屈服,这种消极就会延续到下一次去。

当有一天,你对老板表示,你只付了我8小时的工资的时候。

也许就会换来这样的回答:这份工资不只养活了你8小时。

做不加班达人

你需要树立这样的观念: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这件事,还有很多事值得去体验。以不加班为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动力坚持下去,不断寻找和运用更有效率的工作方式,达到不加班的目标。研究显示:约有90%的疾病与压力有关,小则让人肩颈酸痛、疲倦、头痛、失眠、胃肠消化不良,长期压力更可能引起免疫力降低、胃溃疡、高血压、心脏病、中风、忧郁症等等,甚至可能促进癌症形成。要做到不让工作压垮自己,就得掌握管理时间、提升效率的诀窍,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然后享受下班后的生活。

1. 像炒股一样遵守纪律

很多上班族的时间都非常碎片。有调查表明,一般公司里的工作人员,其工作每8分钟就会被打断一次。有可能是电话、即时通讯、领导布置任务、开会、同事邀约,等等,也包括个人找东西、上洗手间。这种打断看起来非常小,但却会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因此,自我管理就非常重要,一定要坚持纪律。好的办法是在办公室后,依次在纸上列明本日工作重点,一一完成。

2. 分清轻重缓急

企业组织普遍有‘做不完定律’:事情永远做不完,如果做得完,你就是组织中不重要的人。反正事永远做不完,则熬夜加班只不过是延长噩梦。这个时候,“二八法则”就能帮助你提升效率:花80%的时间与精力做20%的重点工作,剩下20%的时间与精力简化处理80%的非重点工作。人力资源专家建议,提升效率的重要原则应是:先跟主管确认工作目标,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否则闷着头苦干,结果可能是做白工:你做的不是老板要的;老板认为重要且急迫的任务,你却没做。工作抓不到重点,当然没效率。

3. 了解你并非万能

永远不要有一个人包打天下的想法,提高效率的最大潜力,莫过于其他人的协助。你把工作委托给其他人,授权他们去做好,这样每个人都是赢家。又如拖延,这种人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又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在这段时间里,其实他本可以完成任务而转入下一个丁作。对主管来说,更不必为了展现能力而把所有事往身上揽,事必躬亲,一来会累坏自己,二来让同事过度依赖,反而失去学习机会。你只需要抓大方向、订大目标就好,执行细节由同事去规划,真正执行时再去看成效。只有充分信任部属、授权,才能花更多时间去思考更重要的事。

找更好的工作方法

纪录工作时间:著有《为生活工作》的记者乔.罗宾森(Joe Robinson)建议,把一周生活做成明细表,记下每天每件事用了多少时间,然后像财务分析一样,去分析使用时间的模式,再根据分析结果调整。

目标管理:当你接到一件重大工作,可以把它分成几个子目标,然后从预定完成的日期反推回来,订出各子目标的完成日期,就不会不知道从哪里着手,也可以避免把所有工作都压缩在截止日前。

降低干扰,全神贯注:处理重要工作时,不妨关掉手机、电子邮件信箱,请同事暂时不要跟你说话,甚至关上门,确保有一段时间不受干扰。在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同事前来寻求帮助的情况,特别是对于管理下属对你的骚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有些人不懂得“拒绝”,结果,不仅未能完成任何重要的事,而且荒废了一天中最佳的时间。

预习工作:上班族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大约为40分钟,一个好的习惯是,在上班的路上就把今天要做的事想一遍,进公司后就可以直接开始。先处理打电话、写信这些琐事,处理重要事情时,就不会被打断。

提升技能:职场上必备的一些能力、知识,一定要靠自己去学。如果你连做个PPT都要花半天时间去搜索模板,又怎么可能提高效率?

善用帮手:善用新科技管理时间。比如现在很多人都有iPad,但除了用来玩游戏和看杂志,不知道还有什么用。其实应用程序里有许多时间管理程序,善用它们,不仅能做到事事备忘,还能分门别类,帮忙建档整理,到时做工作总结里就非常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