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坦荡去消解,以策略去推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坦荡去消解,以策略去推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是一个教育案例,回顾了笔者辅导帮助一位心理有阴影的同学走出阴影,实现心理健康成长的过程。笔者认为,教师要想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首先要得到学生的信任,这需要教师在日常言行中时刻注意树立自己的形象。本人在教学中观察到她的心态异常,开始和她进行心理交流。经过坦诚的交流,她向本人披露了内心深处的心理包袱。在此基础上,本人攻心为上,进行了第二轮的心理引导,卸下了她长期的心理包袱。在后续阶段,笔者以间断的方式,与之保持了一段时间的随机交流,以稳定其情绪,巩固前期的干预成果。最后,以跟踪辅导的方式,进行后续工作,最终使该同学心理得到正常发展。

【关键词】关注 引导 跟踪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122-03

一、问题的发现:发扬爱心,细心关注。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爱心,出于一颗爱心,我们才有教育的动力,才主动去探索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齐炘说得好:“教育的艺术就是爱的艺术,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并不是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爱心的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也说:“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解决教育任务的一切具体场合,都应该表现出明智、有远见、合情合理和耐心。”

这种爱心,这种远见,贯彻到教育的实践中,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不能守株待兔等学生主动来向自己求助,也不能等到同学已经出了什么事情,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之后,再去进行事后补救。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去发现需要我们关注和帮助的学生。

一般情况下,需要关注的学生有两类,一类是平常就比较引人注目的,比如情绪低落的,我行我素并违纪不断的,这些学生的问题一目了然,教师容易发现,发现了也容易找准目标对症下药。但是还有一类学生,感情不轻易外露,极少在公开场合坦露自己的心声。这类学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也有一定的自制力,不会给老师“添麻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别人的关怀,更不意味着他们会排斥别人的帮助。

这时就需要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颗敏感的心灵,平常善于观察,综合各种情况,做出判断。罗丹有句话说:“不是生活中缺少苦难,而是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片段一:

2011年上半年我任教八年级某班。我对这个班的感觉不错,同学们对我也比较信任、喜欢。学期快结束时,班里举行了一个期末晚会,我应邀参加,大家都很热情地围过来和我合影、谈天。其中有位女同学也很兴奋,后来,她溜到一边去了。

我离开教室,到了楼梯口,又有一批人围过来。闲聊了一会儿,我忽然想起那位女学生。据我所知她以较好的成绩入学,但几次大考都列在班里后面,她上课和作业都比较认真,而且她缺课较多,好像经常请假回家。凭我的直觉,我感到这里面有情况。尽管这个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下一个学年未必是我任教,所以我似乎可以不管不顾,当作若无其事。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在职一天,就要负责一天。再说,对那些成绩落后、不被重视的同学而言,一次小小的关心,可能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反思:教育的场合和机会无处不在,教师必须有一颗爱心,主动去关注、帮助学生。如果仅仅是从职责出发,职责以外的工作可能就会被自己放弃,自己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教育机会,也使同学错过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机。

二、疙瘩的解开:坦诚交流,引导宣泄。

中学生的心理有其特定的年龄决定的特征。

傅道春在《情境心理学》中谈到:“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要求成人对他们以成人相待并得到成人的尊重,表现出强烈的自尊心,渴望独立。”

因此我猜想姜某一定程度的自闭,可能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而这种需要,可能来源于家庭或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所以,对她采取的策略,要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疏导,切忌采取强制措施。这也正是我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片段二:

在和她谈话之前,我先思考:我的问题不能够太直接,一开始就去问她的心理,她会一下子难以接受。应该找准切入点,对于一个任课教师来说,最好的切入点,也许就是她的学习成绩了。

想到这些,我就请学生把她叫来,在教学楼一个相对偏僻的楼梯口,进行单独交谈。

我采用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方法,先用平和的语气问她:“据我所知,你入学时在班里的学号是前10号,可是一年下来,你已经退得很厉害,而依我的观察,你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值得批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我想了解一下。”她说:“主要是我自己不想读书,心理上已经放弃了。”我问:“莫非你早恋了?”她否认了。

尽管当时光线不明亮,但我感觉出,她是迷惘伤感的。我想,这里面必有隐情。我就温和地问道:“如果你相信我的话,能否简单和我说说。”

她神色黯然,迟疑了一会,然后带着哭腔谈了自己的家庭情况:她父母感情不和,已经离异,母亲再婚,继父对她不错,但她对继父缺少亲情。父亲在杭州,经济上对她的支持还是很大的,但由于父亲在四乡八邻的形象太负面,多年来已经给她造成了很大阴影。特别是她最近一两年渐通人事,了解了父亲当年一些作为的真实涵义后,她的精神世界陷入一片阴暗。她虽然身在学校,但是根本静不下心来认真学习。再加上由于家庭事件,使她多次请假回家,造成她缺课较多,严重影响了成绩。而她成绩的后退,又影响了很多同学对她的评价。在冷漠与被忽视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她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从此一蹶不振,恶性循环,直到最后以失败结局。

讲到后来,她开始流泪,一边擦眼泪一边诉说,持续了很久。后来她停止流泪,强做镇定地说:“好在这些都已经过去了,我现在只想快点长大,离开家庭,去过自己的生活。”

听了她的话,我陷入了深思。

任顺元在《心理效应学说》当中,提到一种“哭泣效应”,也就是极度悲痛时通过哭泣来使心情通畅,避免不幸后果。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不能够和成年人相提并论,因此,适当的哭泣并非什么丢脸的事情,哭过一次,印象深刻,胜过笑个百次。俗话说:“再哭一次就长大。”可见哭泣对成长是有利的。当然作为我们教师,不能以让学生哭泣来达到心理干预的目的。退一步说,只要能够引导他们说出内心郁结了很久的话,卸下背了很久的思想包袱,对他们就能够产生一种释放负能量,激发正能量的效果。

在教育心理型问题生的时候,教师的角色类似心理医生,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找到他们的心结,才能解决问题。现在,姜某的心结已经被找到了,她向我坦露了心事,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家庭秘密。所以,接下来的工作就比较好做了。

三、问题的深入:娓娓谈心,获取信任。

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当中,还提出一种“信任效应”。他认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相信他们都愿意接受美好的东西,都愿意学习美好的东西。

与之相对应,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之情,就愿意把自己的心理问题讲出来,让老师来帮助解决。我在平时的教学教育中,能够和广大学生坦诚相待,不说官话套话空话,已经得到了大家的信任,这为我今后的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片段三:

我当时感触极深,但没有在言语中表现出来。我觉得她很坚强。我们很喜欢批评现在有些同学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好好读书,只管玩乐之类的,其实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往往相当多,也相当严重。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可能觉得他们小题大做,但是想想我们的少年时代,不也有痛苦、彷徨、疑惑吗?孤独与苦难特别是精神上彷徨抗争的经历,我们并不陌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我们现在好了伤疤不可忘了痛。现在是多元化社会,一个物质上受苦较少的人,面对各种精神上的迷惑,抵抗力与免疫力可能更欠缺。因此,他们最为需要的是倾诉、是宣泄。她的哭泣是她真情的流露,说明她确实需要哭一场。

我的第二个感触是感动。她能够把这种特别隐秘的家庭事件和我说,是对我极大的信任。能够这样和老师坦白交流的学生,是不多见的。我这个人上课比较开放大胆,不太喜欢说门面话,从来没有想过要在学生面前刻意塑造自己的正面形象,我对自己有着比较客观的评价。最近几年,我已经不知不觉变得有点“甘于平凡”了。自己的心,也慢慢变得有点过分的“淡定”。现在这位同学不计较这些,大胆向我坦露心扉,这确实使我很感动,也使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的职责与价值,我并不是真的满足于做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心理上的坦诚比什么都有效,我也应该用真实的情感去化解她的心结。

于是我说,首先,我感谢你对我的信任,和我说了这么多。你家庭内部的问题,我们局外人可能是无能为力的,但是我们能够给你一些精神上的支撑。我想,你所遭遇的这些,并非你一人所独有,天底下不幸的人是很多的,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我觉得,你可能把自己的苦难夸大了。因为,虽然你的父母离婚了,但他们都还是爱你的,这一点并没有改变。特别是现在你跟随母亲,你是她的希望,她并没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你不能够让她失望。你现在正处于成长的黄金年华。在这个时候受点挫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挫折与痛苦,现在受点苦,锻炼了自己,提高了免疫力,对以后的成长是有利的。如果不是现在,而是到临近毕业的关键时刻再碰到这样的事情,那对你影响不更大吗?结果不是更糟糕吗?所以你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为自己庆幸。

她点了点头,舒了一口气,呼吸平稳了许多,情绪也缓和了许多,看来刚才的激动已经过去了。

我循序渐进,接着谈第二个问题。我说:“虽然你现在成绩很落后,但是俗话说,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新的学年,是你再次崛起的很好契机,这不是塞翁失马,变祸为福吗?”

最后我给她提了几条建议,是关于在暑期怎样复习补课的。

当时教学楼人声鼎沸,一阵阵的欢笑,我独自面对着这位学生,感到了自己的责任。这个场面,给我很深的印象,难以忘怀。

这时她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了,脸上还带着一点笑容。后来我又下到下面楼梯口去,她也回了教室。班会即将结束,几个同学拿本子来叫我留言,写联系方式,她也让我写了电话。我相信,她已经度过了心理难关。我让她以后有事情可以继续找我。

格拉泽说道:“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本能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寡欢,自暴自弃等情绪反应。”姜某因为在成长的最关键时期,家庭出现了裂痕,导致得不到完整的长辈的爱,所以产生了这种心理问题。作为一名教师,也是学生的长辈,如果能够给予他们以补偿性的关爱,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的意义。

四、立足于长远:跟踪辅导,巩固效果。

尽管这次的教育取得了初步令人满意的成果,但是我深知,心病还需心药医,她心理问题的产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准确地说是好多年,这个阴影不是短期内能够完全散去的,它需要时间。因此,我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进行间断性地观察跟踪。这个过程,不必要我主动去找她,只要在她愿意和需要的时候,我能够给她以一定的心理指导和鼓励,就可以了。

片段四:

暑期的一天,她给我发来短信,和我聊了会,她的语气有点诙谐,看得出她心情比较好,玩得痛快,自主学习也还比较有规律。

下一个学期,她已经不是在我班里了,但是仍然和我有一定的联系。她也在晚自习找过我两次询问学习方面的问题。我想她可以重新开始了。但是有一次考试,她竟然又没有参加,莫非她再一次放弃了?我通过她的同班同学了解到她感染上了甲流。

期中考试前,她又来找我,是在一次晚自习时。她一开口就说:我越来越不想读书了。我吃了一惊。这次的原因有所不同。班主任是她原来的老师,对她的成绩有所了解,认为她的情况完全是自己的态度问题而造成的。由于某些迹象,班主任认为她和同班一位男生早恋,于是“学习态度问题”,“咎由自取”等看法就出现了,并且班主任把她作为反面例子在公开场合宣扬,影响了她的形象。班主任都对她如此,班里有人也笑话她,她觉得呆在班里很不舒服。我还是要给她以心理辅导,不说套话。

我说,班主任的说法虽然不确切,但并非捕风捉影,是在一定事实基础上的合理推断。任何班主任也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了如指掌,出现偏差很正常。为保护你的隐私,我也不可能把你的家庭情况明白地和你班主任披露。

班主任对你的批评和公开场合的埋怨,是恨铁不成钢,你不要多心。作为一个学生,受批评很平常,经受不起批评的学生,是精神不够刚强的学生。这事情,你要平淡从容地对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说你和那位男生并没有什么,他们冤枉了你,但是你如果把握不住自己,到哪一天你真的陷入其中,再要自拔就困难了,不如现在就警戒自己。

要想改变班主任对你的看法,用成绩说话是最好的方式,埋怨是没有用的。你要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期中考试在班里得个什么名次。她基本上已经释然了。话题就谈到了成绩上,她自信满满地表示,想进班级前十名。她报出班上几个名字,说真正在成绩上有竞争力的主要就那么几位。

我从她的话里,看出她平时确实把心思放到了学习上,并且有追赶的信念。但是如果她急于求成,一旦不成功,又会对她造成打击,就觉得有必要调整她的心理预期目标。

于是我说,我们订目标,不妨留有余地,考虑到你因为身体原因,几次缺考,实战经验会有欠缺,可以把目标放低一些,比如前二十名。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可以使班主任改变对你的负面看法,你自己也有了长期追赶的底气。

那一次谈的时间比较长,直到就寝铃声以后。最后她终于想通,满意地回去了。

期中考试,她在班上是十几名,年级是一百八十多名,虽然并不是很理想,但是已经实现了预期目标。她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改变了人们对她的一些看法。

考试成绩揭晓后她来找过我,这一次她把话题集中在她的弱项科目上,看得出她已经基本摆脱了心理阴影,进入了正常的学习轨道。

到此为止,这个心理辅导的过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我今后的心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指导的范例。

五、小结(启示和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得到一些启示和反思。

第一,教育和教学不同,教学主要以课堂为载体,而教育是无处不在的,它需要我们老师主动寻觅问题,解决问题。如果满足于特定时间的耳提面命的说教,其效果必然是要大打折扣的。

第二,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首先必须得到学生的信任,如果满足于居高临下的故作姿态,则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那样的话,即使发现了问题,由于信任上的缺失,也会使他们宁可把心事放在心里,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从而使教育难以有效进行。

第三,教师应该在平时就以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家庭的阴影往往会笼罩同学的心理很长时间,这对他们的成长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影响一生。教师从心理和年龄的角度来说,与学生的父母相当,在这个角色上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第四,对家校联系的途径和获取同学家庭情况的方式,还有待继续完善。在诱导广大同学对有家庭阴影的同学进行关爱和帮助的方面,还需要大力强调教师的辅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齐炘.新纲要,新师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 傅道春.情境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 刘光前、张春悦主编.中外教育名文100篇[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