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面孔,新气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面孔,新气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主板跌价越来越快,显卡越卖越便宜,但无论如何,购置一块显卡加一块主板的成本也要高于一块具备集成显示核心的整合主板,价格是整合主板最大的优势。不过,我认为整合主板为用户节省的经费开销远无法弥补他们在系统游戏性能方面的损失,所以过去为朋友推荐攒机配置时,我列出的单子中从来不会有整合主板的存在。很显然,单纯的价格优势会令整合主板陷入被动局面,所以近年来,我们看到整合主板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鲜东西。高清视频解码功能的加入,3D游戏性能的提升,大打热门的低耗节能牌等等。新一代集成显卡上架,继续紧跟独立显示核心的换代步伐,3D性能跃进;极富创意的混合多显卡技术问世,开辟了图形子系统的应用新模式。这

AMD 780G先拔头筹

今年年初,AMD在北京召开盛大会,在向业界展示采用55纳米制造工艺的新一代独立3D显卡的同时,也推出了一款令人耳目一新的整合型主板芯片组AMD780G。这是业界首款对DirectX 10提供硬件支持的整合型主板芯片组,与AMD的上一代产品AMD 690G相比,AMD 780G的集成显示核心在3D性能方面再次实现飞跃,进一步逼近低端独立显卡。当然,“耳目一新”并不仅仅表现为3D性能提升,Hybrid Graphics技术的问世才是令整合芯片组领域重新焕发勃然生机的主要原因。虽说nVIDIA同样推出了类似的混合SLI技术,但早到了两个月的AMD 780G显然已经占据了先机。

与同期问世的AMD 7系列独立型主板芯片组一样,AMD 780G作为整合主板领域的代表,也是为新一代AMD羿龙处理器量身定做,它支持Socket AM2+接口规范,搭配羿龙处理器可充分发挥HT 3.0超传输总线的带宽优势。南桥芯片组也由AMD7系列独立芯片组所搭配的AMDSB600升级到了AMD SB700,进一步增强了主板芯片组的扩展能力。不过这些并不是AMD 780G的最大卖点,号称“Like Never Before”的集成显示核心Radeon HD3200才是AMD 780G吸引众人的主要因素。

从技术规格的角度来看,Radeon HD3200的出现的确可以算是集成显卡的一次“革命”,它意味着集成显卡在3D性能跑道上总是遥望独立显卡的岁月已经过去:Radeon HD3200的各项技术指标与目前最低端的AMD独立显卡Radeon HD2400Pro非常接近,在性能测试中表现出了空前的出色性能:在进行《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游戏时,普通分辨率(1280×1024)加最高画质设置下的游戏帧率可以达到20fps,大多数场景中均可以在兼顾出色画质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较为流畅的游戏体验――在过去,没有任何一款集成显示核心能够做到这一点。

借势AMD 780G的盛大登场,AMD也将其极富创意的Hybrid Graphics技术和盘托出。就个人而言,在对待多显卡技术的态度上我始终偏向于nVIDIA的SLI,不仅是由于SLI在性能上占优,更主要的原因是ATi所宣称的不对等CrossFire很大程度上只能算是普通的“多屏输出”功能,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取巧的商业行为。不过,Hybrid Graphics技术的问世倒是证明AMD的工程师们真正干了些实事,也改变了我对所谓不对等CrossFire的看法――Hybrid Graphics利用集成显示核心为独立显卡加速的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对等CrossFire思路。

鉴于目前只有最低端的两款Radeon HD3000独立显卡支持与AMD 780G搭建混合交叉火力,因此我还不能为Hybrid Graphics打满分。尽管Hybrid Graphics可以提升独立显卡的3D性能,同时动态改善系统的能耗状况,但事实上低端独立显卡差强人意的性能水平即使在得到集成显卡加速的情况下也不会有质的飞跃,简单地说就是1+1虽然大于了2,但依然小于3;低端独立显卡的功耗很低,因此Hybrid Graphics带来的功耗改善也不会太明显。我更愿意相信AMD正在着手准备向主流及中高端市场普及Hybrid Graphics技术,而不是让这项创造性的新技术平庸地在低端市场终老。

nVIDIA MCP78紧追不舍

在过去的几期《个人电脑》中,我们多次分析了现阶段三大芯片组巨头英特尔、AMD和nVIDIA之间的微妙关系。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nVIDIA一方面继续扮演AMD处理器最佳搭档的角色,一方面也利用SLI多显卡技术在英特尔平台的拥趸中笼络人心,颇有一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感觉。然而,随着主板芯片组业务的蓬勃增长和3D图形核心领域优势的继续巩固,nVIDIA已经不再满足于作一名周旋于AMD和英特尔之间的“和事佬”。本次nVIDIA推出新一代整合芯片组MCP78,除了向同期问世的AMD 780G摆出了针锋相对的迎战架势,更是破天荒的放弃了对英特尔平台的支持。尽管目前nVIDIA并没有透露面向英特尔平台推出新一代整合芯片组,我们依然对此充满期待――MCP73的技术规格已经老旧,而英特尔自产自销的G35和G45在3D游戏方面的性能表现依然惨不忍睹,中低端市场的英特尔用户迫切需要一款发生了性能质变的整合主板芯片组。

nVIDIA MCP78同样拥有与时俱进的技术规格。芯片组方面最明显的提升莫过于对Socket AM2+接口规范的支持。随着B3步进产品线更新以及三核产品的悉数亮相,AMD羿龙处理器所受到的关注度已经明显超越了同档期的英特尔新一代45纳米主流双核处理器。当然,关注度方面的优势并不意味AMD三核羿龙处理器的性能就已经完全凌驾于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之上,但利用这个契机来推广新一代的主板芯片组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

nVIDIA MCP78系列整合芯片组共提供了三款集成显示核心,分别是GeForce 8300,GeForce 8200和GeForce 8100,这三款集成GPU的主要区别在于核心频率和Shader频率的微弱差异,其他核心技术规格都保持一致。在与目前最低端的GeForce独立显卡GeForce 8400GS进行比较时,MCP78集成显示核心的各项技术指标都占据了上风,在集成显卡“独显化”的道路上,nVIDIA显然要比AMD做得更彻底。不过,鉴于MCP78只面向AMD平台,所以GeForce 8400GS还是有市场的――不仅如此,GeForce 8400GS的销售成绩还不错。

AMD推出了Hybrid Graphics,nVIDIA也不甘示弱,Hybrid SLI技术与 Hybrid Graphics技术的针锋相对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它甚至比高端市场双GPU显卡的龙虎斗更令我兴奋,因为混合多显卡技术的应用模式是全新的,对更多的用户而言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从nVIDIA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包括集成GeForce 8200显示核心的整合芯片组和独立型nForce 730a/nForce 720a芯片组均支持Hybrid SLI技术(独立型nForce 7芯片组均具备整合GPU,只是没有提供背板显示输出接口而已)。Hybrid SLI技术又分为GeForce Boost和Hybrid Power两部分,前者将可以通过集成GPU为独立显卡加速,后者则可以根据应用环境的变化动态调整集成显卡或独立显卡的开启状态,从而达到节能省耗的目的。更令人开心的是,最新的GeForce 9系列独立显卡(甚至包括双GPU的GeForce 9800GX2)均支持Hybrid SLI技术,这意味着Hybrid SLI技术的应用范围得到了大幅拓展。虽然我并不指望可怜的GeForce 8300/8200集成GPU能为中高端GeForce 9独立显卡带来明显性能“Boost”,但Hybrid Power技术却着实可以改善这群“电老虎”为用户带来的功耗困扰。从这一点来看,nVIDIA的Hybrid SLI技术走在了AMD Hybrid Graphics之前。

空缺

本次DirectX 10整合主板专题,我们邀请到了来自华硕、技嘉、微星,精英、七彩虹、捷波以及双敏的8款产品。这8款产品均顺利通过基本性能和3D性能测试,在高清视频解码和功耗测试环节的表现也符合预期水平。在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这8款整合主板的性能水平均旗鼓相当,一线大厂与二线品牌产品之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差异。二线品牌主板产品的用料做工和设计水平逐步提升,使它们具备了与一线大厂产品抗衡的实力,虽然在品牌形象上略有欠缺,但不俗的产品性价比是他们的优势。几个传统板卡大厂在面对二线品牌冲击的时候,有的表现依然强劲,有的却略显疲软,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巩固品牌优势的唯一途径是继续前进而不是原地踏步。

在综合考察每一款主板的性能表现和设计水平后,我们无法挑选出一款完美的产品作为编辑选择奖的获得者。并不是我们过于苛刻,而是这8款产品的确都存在着明显值得改进的地方。当然,这几款产品也都存在各自的亮点,其性能水平也值得用户信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实力在这几款产品中确定自己的采购对象。

性能测试

本次DirectX 10整合主板专题,我们邀请到来白华硕、技嘉、微星、精英、七彩虹、捷波以及双敏的8款产品,其中7款产品采用AMD 780G芯片组 只有一款产品基于nVIDIA MCP78S芯片组。为了综合全面的考察这8款产品的性能表现,我们为8款主板搭配同样配置的测试平台,并从四方面对这些产品进行详细考察。测试平台配置状况如下:

处理器:AMD Phenom X4 9750

内存:双通道2GB Kingston DDR2-800

硬盘:WD WD1600JS

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 Ultimate 32-bit

基本性能测试

我们利用由BAPCO开发的SYSMark2007 Preyiew软件和FutureMark开发的PCMark05来考察这8款产品的基本性能。SYSMark 2007Preview包含E-Learning,Office Productivity,Video Content和3D Modeling四个场景,能够全面考察系统的各方面性能水平,美中不足的是它没有提供包含即时病毒查杀的多任务测试环境,其他测试脚本的安排也还不够完善,因此在正式版本问世之前,SYSMark2007Preyiew的测试成绩仅供参考。

选择PCMark05实为一个无奈之举,由于集成显卡技术规格未能达到最低配置需求,系统因此无法正确启动PCMark Vantage测试。虽然PCMark05的测试脚本与目前的硬件水平不太合拍,但其测试得分依然可以作为衡量主板性能水平的标准。

3D性能测试

在3D性能测试环节,我们选择了由FutureMark开发的3DMark06作为测试工具,这极有可能是3DMark06标准测试软件的最后一次亮相,因为不久3DMark Vantage就将正式,专门针对DirectX 10所设计的测试脚本更能准确反映当前的GPU技术发展水平。除此之外,我们还选择了时下流行的三款大型3D游戏来考核这8款主板的集成显卡的性能水平,其中包括上市两年多依然炙手可热的大型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燃烧的远征》、最新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虚幻竞技场3》以及基于二战题材、游戏模式新颖的即时战略游戏《英雄连》。

从3DMark06的测试成绩来看,AMD 780G的表现要优于nVIDIA MCP78S。不过,nVIDIAMCP78S整合的GeForce 8200并不是规格最高的一款集成GPU,考虑到GeForce 8300相对GeForce 8200的性能优势,我们认为AMD780G和nVIDIA MCP78的整合GPU在3DMark06的测试中基本上打了个平手。而在游戏测试中,情况就要复杂得多了。在《魔兽世界》的测试中,1280×1024分辨率下可以实现20fps左右的最高画质水平。我们进行测试的场景是外域的某段固定飞行线路,而用户在实际游戏时会遭遇更多更复杂的场景变化,包括画面内人物的增多、魔法特效的加剧等 因此为了保证游戏流畅性,用户可以选择适当降低画质设置或分辨率。在《虚幻竞技场3》中的测试中,我们采用的同样是1280×1024分辨率下的最高画质设置,测试过程中并没有明显的画面滞留感,15fps左右的游戏平均帧率也还算能够接受――毕竟这是目前最新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然而在《英雄连》的测试中,情况就不容乐观了。我们在测试中打开Direct3D 10特效,并将除“模型质量”以外的所有细节设置为最低或直接关闭,但游戏帧率依然无法突破10fps。而这仅仅是游戏自带的压力测试,在实际游戏过程中,游戏平均帧率还会更低。鉴于此,我们没有继续用《孤岛惊魂》来折磨这些集成显卡。

由此可见,尽管新一代的DirectX 10集成显卡相对前一代产品的确取得了较大幅度的性能提升,但现在就将其神话还为时尚早。在面对厂商和商家鼓吹AMD 780G和nVIDIA MCP78集成显卡的3D性能之时,用户 心里要有一杆秤。Radeon HD3200和GeForce8300/8200的确可以轻松胜任大部分“已经过气”的3D游戏,在面对一些流行3D游戏时,适当调整画质和分辨率设置也可以实现“不错”的流畅性,但它们毕竟还只是集成显卡,如果你发现某一张宣传海报上赫然印着某一款整台GPU在某一款最新大型3D游戏中拥有“突破性”的惊人表现那么它的真实程度就值得怀疑了。

高清视频硬件解码性能测试

AMD 780G和nVIDIA MCP78都引入了最新的高清视频硬件解码算法,配合更加完善的接口(HDMI接口和DVI接口出现在整合主板的背板I/O接口中已经不再新鲜了),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搭建经济适用的小型HTPC的可能性离用户又更近了一步。不过,AMDUVD通用视频解码器和nVIDIA的PureVideo HD在高清视频解码上的表现究竟如何,并不能依靠一纸“高清视频硬件解码支持列表”来判断。

我们针对目前流行的高清视频编码格式准备了多个高清视频文件,分别包括RMV8HD,H,264,VC-1,WMV HD和MPEG-2编码。除此之外,我们还准备了一台蓝光光驱和一部《碟中谍3》的蓝光影碟,用于对集成显卡进行实时蓝光DVD播放解码测试。我们使用CyberLink PowerDVD 7.3 Deluxe版作为播放工具,并在播放前开启GPU解码硬件加速――nVIDIA MCP78S显示为PureVideo(实际上为PureVideo HD)加速,而AMD 780G则显示为AVIVO(实际上为UVD)加速。每一段高清视频源的播放时间为1分钟,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固定以保证码率变化一致。在播放高清视频的过程中,我们利用Windows Vista自带的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Monitor监控CPU占用率的情况,并记录最终的平均CPU占用率。

在这六项不同编码格式的高清视频文件解码性能测试中,AMD 780G和nVIDIAMCP78S的表现互有胜负。从CPU占用率的曲线图可以看到,除了H.264和MPEG-2格式高清视频解码的CPU占用率被控制在了10%以下,其他4项测试的CPU占用率均超过了10%。其中一直存在争论的VC-1解码也有了定论:当播放VC-1格式高清视频时,原本开启的GPU硬件解码功能选项变成了不可用,说明AMD 780G和nVIDIA MCP78S均不支持VC-1解码。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RMVB HD高清解码测试中,但考虑到RMVB HD目前的应用范围不广,因此这项GPU硬件加速功能缺失也情有可原。对于目前热炒的蓝光解码加速概念,AMD 780G和nVIDIA MCP78S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虽然25%左右的CPU占用率并不算太高,但离5%以下的标准要求还相去甚远,因此不能给它们“Pass卡”。唯一令我们满意的是H.264高清视频解码测试,两款集成GPU都表现出色,将CPU占用率控制在了5%左右,AMD 780G更是完全担负了高清视频解码的任务,CPU占用率仅为不到1%。很好!

去年4月,《个人电脑》曾制作过一期整合主板的评测专题。在当时提供DVI接口和光纤同轴接口的产品凤毛麟角。时隔一年,整合主板产品的功能模块集成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次专题,我们接收到的8款产品几乎清一色提供了DVI或HDMI接口,其中一半数量产品甚至同时提供VGA/HDMI/DVI接口,光纤同轴接口也在大部分产品上得到了支持。随着高清硬件解码性能的提升、存储介质成本的下降,以及网络条件的日益完善,整合主板在数字家庭应用环境中的前景也变得越发明朗起来。

功耗测试

遗憾的是,在本期专题制作的过程中混合多显卡技术的驱动程序还在进一步完善,因此为了保证评测结果的公正性,我们利用试用版驱动所进行的功耗测试结果并不能直接呈现给读者。不过,随着AMD和nvIDIA正式混合多显卡技术的驱动程序,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向大家展示这项创新技术的能效量化结果。

在本次专题的功耗测试环节中,我们利用《个人电脑》最新采购的HIOKI 3334 AC/DC POWER HITESTER功率测试仪分别对硬件配置及功能设计相近的AMD 780G主板和nVIDIA MCP788主板进行系统整体功耗度量。在保证处理器、内存、硬盘的配置完全相同的基础上,我们分别在系统闲置、高清视频播放以及运行3D游戏等三个不同环境下记录系统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瞬时总功耗,并由此评价基于不同芯片组的主板产品在功耗方面的表现。除此之外,我们还为nVIDIA MCP78S主板搭配一块GeForce 8400GS独立显卡,在BIOS中禁用集成GPU,并用同样的手段考察搭载了独立显卡的nVIDIA MCP788主板的功耗情况,以便读者对集成GPU的功耗情况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们并无法直接并准确的度量主板芯片组本身的功耗,加之被选作测试平台的两块主板之间存在一些细微的硬件配置差异,因此测试所得出的功耗值仅能作为衡量芯片组功耗的一个参考。

如图所示,测试成绩的单位为W,AMDIGP项表示基于AMD 780G主板的系统平台NV IGP项表示基于nVIDIA MCP78S主板的系统平台,而NV DGP项则表示基于nVIDIA MCP78S主板并搭载GeForce 8400GS独立显卡的系统平台。可以看到,尽管GeForce 8400GS技术规格与nVIDIA MCP78S集成的GeForce 8200显示核心非常接近,但由于独立显卡拥有更多的耗电元件(包含PCB板、电容 电感等),因此搭载独立显卡系统平台的功耗表现依然要逊色于使用集成显示核心的系统平台,额外增加功耗在20W左右。GeForce 8400GS的3D游戏性能相对GeForce 8200集成显示核心而言并没有明显优势(游戏平均帧率提升在3fps左右),而GeForce 8200集成显示核心在节能方面的表现显然更加出色,这令我们不得不为目前整合GPU的技术水平击节叫好。而在两款采用整合GPU的系统平台之间的较量中,尽管AMD 780G芯片组在制造工艺(55纳米)上要领先于nVIDIA MCP78S(80纳米),但由于nVIDIA MCP78S采用单芯片设计,因此无论是系统闲置状态还是系统负载状态,其整体功耗低于采用南北桥双芯片组设计的AMD 78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