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十八岁的天空》中的隐性教育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十八岁的天空》中的隐性教育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十八岁天空》曾伴随着一代青少年走过了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活。剧中,思维跳跃、想法独特还极具温暖情结的古越涛老师,一度成为孩子们拥护爱戴的班主任形象。而这部电视剧所折射出的教育理念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尤其是对如何发挥教育者的隐性教育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隐性教育;师爱;平等待人

十年前,《十八岁的天空》中所发生的故事,陪伴着一代青少年人走过了校园时光。剧中,幽默大方又不失帅气威武的古越涛老师,感动了不少叛逆的学生。现在,我们来谈这部电视剧,则是通过剧中展示的剧情,来探究教育者的隐性教育作用,透过对剧中古越涛老师执教理念和执教方法的分析,来探析教育者如何在新时期发挥其隐性教育的作用。

一、剧情回顾

为了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素质教育,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嘉英中学在应届高三开始小班教学。为此,校长聘请了古越涛老师任教。分班之后,各班的“精英”都聚集在古越涛的班里,第一次考试他所分管的班级落在了全年级的最后,他所带的语文课成了全年级的倒数第一,孩子们对他的信任降到了冰点。面对石延枫的发难,面对女学生互相之间的炫耀攀比,面对汪君泽过分孤傲的个性……古老师用委婉耐心的方法,去爱、去了解每一位同学,顺利地调整了孩子们的心态,把一个事非多端的班级调整成了一个阳光四射的团队。在剧中,他运用了各种隐性教育方法,充分展示了作为老师所应具备的人格魅力,让全班孩子们真切的感悟到素质教育是阳光教育。第五次模拟考试,孩子们用令人惊讶的成绩回报了这位热情洋溢的老师。他向孩子们诠释了自己这套独特的教育方法的理念。他说,他将永远是孩子们的朋友而不是老师,他希望所有的孩子有自己的空间,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阳光少年,他用自己的行动还给孩子们一个十八岁的天空。

二、《十八岁天空》中隐性教育因素分析

剧中古老师的成功在于他恰当地运用了各种隐性教育因素,充分展示了一系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所谓隐性教育指的是“引导学生在学校教育性环境中,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目前,我国隐性教育尚存在一些欠缺,因此促进其快速健康地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剧中所体现的诸多隐性教育因素总结如下:

1、走近学生,展现师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展现师爱,用师爱感动学生,是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隐性教育方式。师爱,可以理解为教育者对学生的关爱、尊重、信任、理解、期望和要求。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教育者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深厚的师爱可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师生之间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进而起到较好的隐性教育作用。亲近感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种相互关爱的情感交流。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相互依赖,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好状态。教育者可以影响学生,学生也可以影响教育者,并且两者对双方都有一种归属感的心灵体验,感到对方是自己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一种依恋感。教育者可以将自己坚强的事业心、使命感、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融入到对学生的“爱”上,潜意识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留给学生深刻的烙印,形成一种“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开他们智慧的心扉,让学生对未来的美好前程充满憧憬。而信任感则是一种学生和教育者之间的由“忘年交”而带来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友谊感和信任感的获得,需要老师主动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挖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像剧中的“平行线交汇理论”一样。“平行线”是在师爱的作用下,教师主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才产生交集。在这个交集产生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向教育者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喜悦与悲伤,同时教育者可以给予一种宽慰和理解。由此,教育者和学生两者的心灵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进而更有利于教育者开展工作,更好的帮助学生。

在《十八岁的天空》中古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爱的伟大。剧中有一位资优生叫唐宋。15岁的唐宋连跳两级,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为了和大家打成一片,他不敢去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由于年纪的关系,他们之间还是有隔阂的。古越涛老师了解唐宋想要交朋友的想法,理解他想珍惜遇到的每一个朋友的心情,因此,他成为了唐宋在三年级八班的第一个朋友。这样古老师就用对学生深厚的关爱走进了学生心间,获得学生的信任与亲近,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平等待人,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质

学生潜质的发挥与教育者的态度和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育者的引导是隐性教育中受教育者获得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教育者对学生的期望和尊重,是学生建立自信的基石,这种期望存在着一种潜在性期待。教育者对学生的最终目标是期望自己的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的“四有”新人。也就是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关爱、期望、尊重来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使师生之间在心灵上更加亲近,使隐性教育更好地发挥作用,真正使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这也正如《十八岁的天空》中所倡导的“希望学生有130分的表现,对他们就要有130分期盼”一样。所以,教育者对孩子要多一点点的信任,多一点点期盼,这样他们的潜力才会发挥出来。此外,教育者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学生发挥潜力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这种尊重首先表现在对学生人格和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上。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成为学校学习生活的主人。其次这种尊重体现在对个体差异的包容和帮助。由于遗传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是有差异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偏爱优等生,对后进生置之不理。尊重是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动力,是隐性教育所倡导的理念。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作为教育者应该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老师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及平等相待,弄够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增强每位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进而增加了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