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油画材料技法与绘画风格的关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油画材料技法与绘画风格的关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常常使人心气浮躁,许多学习绘画的人也变得急近功利,特别渴望尽快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却不知绘画风格的形成不是简单轻松的过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出现大师的时代,每位成功的画家都是艺术传统的一部分,犹如坚实链条中的一环,他们都为传统增添了自己毕生的实践和努力。他们最初往往通过在绘画作坊的学徒生涯,熟悉了各种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掌握了绘画的各种技巧,充分掌握了必要的绘画材料与技法,才奠定了个人绘画风格的基础,才能保证其作品的永久魅力以及艺术价值。绘画风格的形成是与绘画材料和技法的创新进步密不可分的。

一、画种的成熟首先是绘画材料与技法的成熟

油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绘画表现手段之一,具有非常丰富成熟的材料与表现技法,形成风格流派众多的绘画形式,具有强大的表现能力。油画的形成与发展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油画没有被发明之前,欧洲曾经历了古代胶彩画、干壁画、湿壁画、蜡彩画、丹培拉绘画及丹培拉塑造与油彩釉染混合技巧绘画等漫长的发展历史,这些绘画材料与技法都对油画材料的发明和油画技法的形成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丹培拉绘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技术,始于希腊化时代并在中世纪得以巨大发展,其发展势头一直持续到公元 15世纪末。丹培拉绘画的重要特征是:以蛋黄或其他胶类做乳化剂,用震荡等方法打入油脂,做成不分解的水融的乳液,用之调颜料作画,有速干和保持色彩鲜艳的优点。丹培拉材料可以画得颜色厚稠,但也可以用水将乳液稀释,画出非常透明的色块和精细的线条。由于丹培拉材料速干,色块间不易衔接的特点,多使用细碎笔触的色点形成色阶过渡。丹培拉绘画是西方绘画史上影响十分广泛的画种,它在材料、绘画技法、制作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画家,如乔托、菲立波 ·利比、弗朗西斯科、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等,所用的基本上都是丹培拉技法。

古典油画就是在丹培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画种,除了增加了油为绘画媒介,其绘画颜料与技法基本上保持了丹培拉的方法。 15世纪尼德兰画家杨 ·凡·爱克兄弟最早在晒稠的核桃油中加入天然树脂,从而使油脂成为透明并速干的媒介,可以在丹培拉底层画上做反复的釉染,早期的古典画法就是在丹培拉的底子上多层覆盖、提白、反复罩染等手段实现的。它通过多遍色层的视觉中和所产生的一种深厚、间接、扑朔迷离的神秘效果。这种方法表现出来的画面,精致、含蓄、内敛、深入、丰富,形成了著名北欧油画技法。

提香 ·韦切利奥被誉为西方油画之父,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画家。他的作品比起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画家的作品,更重视色彩的运用。为了使画面色彩变化更加丰富和微妙,提香在底层画阶段即根据情况在丹培拉白中加人一点色彩以求变化,而后才用透明色釉染。提香的艺术生涯和丰富的创作实践推动了 16世纪威尼斯画派的发展,他的艺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几代油画家。

在提香的影响之下,油画开始由以前类似于工笔的技法向现代油画的技法转变。虚化边缘和强化明暗的追求使得过去“勾勒渲染”变成“塑造涂抹”式提白罩染,油画的笔意、厚重的体积感表现也从此开始。提香的时代为了画出尺幅更大的油画,亚麻布不再裱于木板,也不再用木板直接画画,而是画在紧绷内框的亚麻布上,油画的依托材料终于也和我们今天一样了,油画技法真正成熟了。

二、油画风格的演变深受技法材料的影响和制约

从乔托、波提切利、提香、达 ·芬奇、伦勃朗、鲁本斯到安格尔,我们不难发现,大师作品中显露出那种珍珠绸缎般的质地,富于柔润、典雅、高贵的神秘气质,其特有的材质技术感留下了一份经典与永恒,其中技法材料已转换成物质化的精神。

鲁本斯是 17世纪西方绘画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是古典油画技法的集大成者。从技术的角度讲,他的造型表现出来的力量深得米开朗基罗的精髓,变化丰富虚实微妙的明暗又是受提香的启示。鲁本斯时期,绘画材料特别是绘画媒介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鲁本斯使用的媒介剂能使颜料转变得更加流畅和可塑,并且产生一种半透明的覆盖色,赋予灰色过渡调一种珍珠灰色的彩虹光泽,所展现的色彩魅力几乎是难以置信的。

伦勃朗是欧洲 17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绘画技法一直是众多画家研究的课题。他对光的处理方式及其富有魅力的色彩技法,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段。他交替运用最不透明的颜色和半透明的覆盖色,以及最透明的颜色。他在绘画中,利用了油画颜料变化无穷易于修改的一切可能性。伦勃朗的调色液是浓树脂质的,他用新研磨的浓颜料,可能是用威尼斯松脂、玛蒂脂和晒稠油研制的,能在几小时内干涸,可以营造各种笔触和肌理效果。他的画常常用棕褐透明色罩染,在厚涂的白色或灰色不透明底色层上,通过利用流畅而生动的光油透明色多层覆盖,从而在厚涂的亮色块和昏暗而神秘的深色区域之间,创造出极美妙的质感的对比,其魅力引人人胜,令人百看不厌。

直接画法即综合各种笔法和刀法,直接在画面上同时解决形与色的塑造问题,完成作品时间短、笔法灵活、能充分展现现代油画直接灵活的艺术技巧。最早的油画颜料是文艺复兴初期诞生的,通常由画家本人或助手根据需要直接研磨配制。材料的成熟与工业化,使画家的工作变得方便快捷,为了表现当下的现实生活逼真,直接画法被广泛使用,现实主义画家库尔贝、印象派画家莫奈、德加,影响中国几代画家的弗洛伊德等等都是使用直接画法的大师。

从上述大师们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艺术风格的自由和完美是建立在坚实的材料和技艺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艺术家们历经磨难和探索之后的艺术结晶。

三、油画材料与技法的传入,使中国油画的风格日臻成熟与完美

油画作为一个西方画种传入中国,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欧洲传统的油画材料与技法的研究完整而系统地引进中国,时间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对于欧洲传统绘画源流认识的偏差与绘画材料技法学科研究的滞后,严重影响制约了中国油画艺术品位的提升和技艺材质本身的审美价值,使得我们的油画作品在制作、手法、肌理、技巧、颜料、施色、媒介剂、支持体、底涂料、保护层、修复、维护以及绘画的稳定性、耐久性、牢固性等方面,都无法与欧洲油画相比。

20世纪 80年代之前,中国油画界往往不清楚欧洲油画技法对绘画风格和价值的影响,每每是依赖大量的油画印刷品和文字材料去研究、学习和剖析。如此方法和路径,虽对欧洲油画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不对它们的绘画材料和技法进行全面、实际、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无论如何都无法对他们的作品和价值产生正确的认识和掌握,更遑论去发现欧洲油画艺术大师作品的精妙和完美。

20世纪 80年代之后,中国油画界已开始对欧洲油画的材料和技法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研究和推介,不少画家更是亲赴欧洲大陆,在当地亲身参加艺术活动和实践。同时,部分国内院校请法国、美国和日本的一些院校教授和画家来华举办绘画技法材料的研修班,使许多青年油画家接触到西方传统的油画技法材料与当代新绘画材料的发展。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中央美术学院邀请巴黎美术学院宾卡斯教授到北京讲学,鲁迅美术学院邀请伊维尔先生到沈阳讲学。此后,中国的油画教育也开始进行专门的技法材料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以探究材料的品质与技法的运用作为切入点,增强对油画文化传统和现代艺术的认识及技法材料表现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近年来,我国美术界的多位画家对技法材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习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国内油画的面貌。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和严格扎实的传统技法基本功的艺术家们,在掌握传统油画技法材料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具有个性风格的技法材料语言,同时更加注重观念的变革、艺术的创新,在题材、材料的运用和制作的工具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丰富了中国现代油画的创作风格,形成当代绘画艺术的多元化格局。

杨飞云、徐芒耀、何多苓、郭润文、冷军、石冲等一批画家研究传统油画技法材料在艺术表现上的特征及其承载的人文精神,归纳出传统油画中材料与表现方法、各种载体的材质和机理特征,并考虑怎样才能将这些材料予以拓展,灵活地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通过对油画材料与技法的归纳整理,发掘其积极因素加以拓展;通过传统和当代材料与表现的精神融合,探寻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适合发展方向的艺术道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表现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课题项目“油画材料与技法创新实验探索”,项目编号为Hjjg2013-15。

参考文献:

1.

[德]麦克斯多奈尔:《欧洲绘画大师技法和材料》,杨红太、杨鸿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范迪安、李豫敏:《当代中国10家油画风格与技法研究》,福建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3.

潘世勋:《欧洲传统绘画技法演进300图》,广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4.

[英]雷 ·史密斯:《美术家手册》,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