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构建高校学习型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构建高校学习型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构建学习型文化是高校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发展要求,获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高校应从自身客观实际出发,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学习理念的同时,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和创造,以构建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校学习型文化文化。

【关键词】高校;学习型;校园文化

讨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可以认为,只要大学在发展,校园文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校、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本质上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且大学文化具有“传授人文知识的性质”,故此决定了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必须凸显“教与学”的核心内涵。如何使这种内涵外化为现实,校园文化的学习型组织特性是应当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应当说,关于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实施方略以及相关功能等方面的探讨是比较充分的,但仔细浏览各项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关于校园文化学习功能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无论人们对大学及其校园文化有什么样的认识,大学最终必须是也一定是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和培养人才的场所,学习永远是学生的第一要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不应被忽视的。因此,营造健康向上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终极目的之一是促进大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而校园文化理所当然属于学习型文化。

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为了培养有助于在飞速变化的社会中保证事业兴旺发达的技能和能力,个人和组织必须不断地学习。用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学校可以被定位为一个 “学习型小区”。在这里终身学习被视为组织原则与社会目标,因此建设“学习型文化”应作为学校领者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高校学习型文化对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意义

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高等学校与社会大环境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学校教育系统日益被提上日程,而未来社会也将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高校学习型文化对构建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

1.人才培养角度上,高校培养的人才在社会各行各业组织文化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及理论研究人员,进入社会后大都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其拥有的文化价值观对其所处组织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全民教育角度上,学校服务于社会,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益,可让学校成为社区的文化教育中心,成为社区居民接受继续教育的场所,成为人们交流的中心,从而推动全民教育的发展。

3.终身教育角度上,高等教育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人们必须持续学习、终身学习,高校有很强的辐射、引导作用。

4.高校与社会互动角度上,高校吸纳社会力量办学,广泛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通过各种力量的参与办学,会整合形成“教育合力”;同时,积极发展网络教育,使教育资源发挥更大效益,增强了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意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二、高校构建学习型文化存在的主要障碍

学习型文化的本质特征是通过持续学习实现对学习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和转变以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快,终身学习和组织学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已经不再把学校的正规教育视为学习终点和学习的主要渠道。当然,由于中国教育体制和长期科举传统的影响,学多停留在外部驱动为主,如考试、升学、求职成为人们不断学习的动力。学习采用整齐划一的模式,学习者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学习内容以脱离情景的理论学习为主,偏重于知识记忆能力,忽视学习者学习能力的提高,满足接受教师和书本上现有的结论等等。

1.学习者的学习仍然以外部驱动为主,虽然目前中国高校的教师已经有持续学习的活动,但这种学习活动大多迫于某种外在的压力,如提高学历、评定职称、维持现有的工作岗位等等,长此以往,学习将失去乐趣而成为人们厌烦的事情,一旦这些外在的约束消失,学习活动将不再延续。

2.现有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阻碍个性化学习的形成。高校现有的组织形式深刻地受到工业时代批量生产方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内容被分割成一门门的课程,课程内容都是标准化统一设计的,千差万别的学生在一个模式下接受教育,尤其是对教师的管理,采取简单量化的考核制度,强调秩序和控制,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教师工作变成了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劳动,创造性无法得到真正的发挥。

3.科层化的管理机构难以形成团队合作化学习的氛围,多数高校目前的管理体制遵循科层组织结构,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层级之间界限比较分明,学院的信息流动性较差,教师之间缺乏应有的合作机制、对话、研讨、交流等促进团队学习的形式没有被普遍采用,教师因缺乏广泛的参与度而对组织目标缺乏足够的热情,无法形成统一、清晰的愿景。

市场经济浪潮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趋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不少,但加强高校学习型校园文化建设,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无疑是其中必不可少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也必将成为今后高校不断探索和发展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吴丽娟.大学校园文化的社会学分析[J].沧桑,2008(4).

[2]陆振生.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N].金陵望报道,2007-9-27.

[3]蔡茂华,李敏,何文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11).

[4]许国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J].高教探索,2006(3).

作者简介:杨红霞(1983-),女,安徽旌德人,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