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陈德国:变退为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陈德国:变退为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轰!”一声巨响,陈德国惊呆了。

一股淡黄色的烟雾直冲上天,盛装液氯的罐体因爆炸撕裂成的大小钢片像弹片一样飞上天,再猛地砸下来。

救人!来不及思考,陈德国迅速从会议室出来,向爆炸现场跑去。

惊恐之后,牺牲的9名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干部和工人被抬了出来。看见自己熟悉的同事瞬间就永远失去了生命,时为天原厂党委书记、经营厂长的陈德国泪水夺眶而出。

时间在2004年4月16日的17点57分凝滞了。

>> 9条人命,向不堪重负的城市环境一声狂吼,吼出的是承载的重压和市民对恶劣生态环境的怨气;9条人命,更是一记警钟,警醒了城市的管理者。天原厂只是主城区无数企业的缩影,折射出中心城区规划布局的不合理,以及对城市发展生态的制约。

天原化工总厂全面停产了,一夜之间,2500名职工下岗,上万职工家属突然失去生活依靠。

9月,陈德国临危受命,成为天原化工总厂厂长、党委书记。摆在他面前的是这个停产搬迁企业的三道坎:稳定坎、生存坎和发展坎。

陈德国陷入了苦苦思索之中,是什么让这个昔日的工业巨人一下子挫败?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1939年迁建重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就由天原703多晶硅厂提供。天原厂还两次被评为全国1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之一。

但随着重庆城市发展,天原厂逐渐由主城边沿地带变成城市中心区,厂里那些六七十年代的陈旧生产设备也潜伏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罐体腐蚀严重,管道接口、开关阀门不紧密,废气、废水间或发生跑、冒、漏、滴。

“好难闻。一定是天原厂又在放毒气。”有人捂着鼻子咒骂。

“万一哪天氯气漏出来,我们不是命都要丢了?这么危险的企业还赖在大城市里干啥啊?”有人忧心忡忡。

天原厂成为被市民排挤出主城区的对象。

陈德国心里窝火:企业环保设施落后限制了发展,产品结构无法调整,经济效益滑坡厉害。因“三废”排放不达标,厂里每年还得缴纳高昂的排污费。没有环保保证天原根本拿不到项目以扩大生产规模,没有经济效益就更无资金投入环保,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昔日的红火企业在大都市闪烁的霓虹灯影里举步维艰。1998年,天原化工总厂亏损达3300万元。

终于,在挣扎了数年后,天原厂不得不咽下环保与效益恶性循环的恶果。

“4・16”大爆炸让陈德国心上压着比山还重的巨石,9条生命和一个品牌老厂啊!他知道要反败为胜,首先必须解决的是环保问题。

>> “退二进三”,就是在主城区的所有工业企业逐步向外调整疏散,重点发展小运量、无污染、低能耗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并增加主城区绿化面积。重庆直辖后,主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616平方公里,有338户企业被纳入“退二进三”、“退城进园”迁建范围,其中化工污染搬迁企业25户。幸运的天原厂搭上直辖市“退二进三”的头班车。

机遇来了,市政府给予第一批29家污染和安全隐患企业优惠政策,鼓励其搬迁出主城区。天原厂名列其中。

陈德国一下子看到了生机。

“区域位置的‘退’,实质是企业新生的‘进’。”陈德国异常坚定地告诉所有对搬迁还有顾虑的员工。

“天原厂的搬迁不是老天原的复制,而要成为搬迁的环保工程、希望工程、富民工程、典范工程。”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安启洪董事长为天原搬迁发展定位。

2005年9月,按照搬迁与改制、调整产品结构、技术升级同步进行的原则,由化医集团与建峰化工总厂合资组建的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具体实施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环保搬迁。

市场规律严酷无情,催促着天原在环保、生产、管理各方面必须上一个台阶。陈德国再次被委以重任,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负责实施天原的搬迁。

在讨论要不要天原总厂原有价值不菲的机器设备时,有人心疼了,舍不得了:“那些设备还可以用啊,闲置了好可惜哦!”

“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淘汰技术落后和陈旧老化的设备!”陈德国斩钉截铁反对员工的“精打细算”。天原公司领导班子反复讨论达成共识后,新天原决心从过去的“人治”(依靠职工在安全等环节“严防死守”),转变为依靠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和高水平的自动检测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使企业在安全和环保上产生突破性飞跃。

更新了再建理念,公司不惜投巨资抓环保和安全。公司先是花费6000万元购买具有世界领先技术的先进装置,又用1000余万元在每个罐区四周浇注钢筋混凝土围堰,全天候、全状态构筑环保防线。针对污水,公司还投资几千万元建起了处理装置,它能将公司及临近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回收,循环使用,大大降低了原来巨额的水费支出,变废为宝。生产区内还安置了多达2000个的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点,对生产过程随时监控。

新天原俨然是园林式的化工企业,新厂区不仅增加了废气吸收装置,扩大废水处理池,还将废渣运送到固废中心处理。

>> 浴火重生之后,天原公司终于如“笼中兽”放归山野,在更先进的设备、工艺基础上实践着环保与效益的双赢。而以天原化工原料为基础产业链形成的工业园区及主城区的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的优化,更见证了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之路。

削平4个山头,填平山沟,涪陵区白涛镇天原化工有限公司432亩的厂区,无不透射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工业气象。

“新天原与老天原有3个不一样:技术装备水平不一样,新天原自动化水平非常高;产值不一样,单是一期项目建成投产的产值就是老天原的3倍;人员不一样,产值是以前的3倍,员工数量却只需要原来的三分之一,员工的素质更高了。”陈德国掰着手指一点点地数着说,他的眉目间洋溢着新天原人重新站起来的自豪和喜悦,“不出门(园区),我们的烧碱一年就可以‘消化’几万吨。”

重生后的天原,更会借用巧力了。它将与建峰化工总厂的产品生产有机结合,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如天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烧碱、氯气与建峰化工总厂生产的尿素、液氨为生产水合肼提供原料,运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水合肼盐废水中,每年可回收食盐近5万吨。

天原就像一个梳洗干净的美女在大山里重新站起来了。没有了污染隐患,先进的工艺和特殊的成长背景,使天原的众多产品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无数加工企业聚集到天原周围。

2006年6月26日,一期年产2万吨水合肼、2万吨ADCA发泡剂的重庆化医大化学有限公司在天原公司旁边奠基,电解铝厂也在周围相继建成。目前,数十家企业看中了白涛园区和天原的化工原料,正在考察洽谈。

而重庆天原化工总厂搬迁后的土地,将被建成山水式园林住宅小区。工业园区和城市,就在这一进一退之间,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