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埃德蒙·金背景研究理论评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埃德蒙·金背景研究理论评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英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比较教育学者,埃德蒙·金的比较教育思想在世界比较教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背景研究理论极富个性,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石,存在动态性、主观性和相对性等几个鲜明的特点,对教育研究的意义是丰富的。并且基于其广阔深厚的哲学思想积淀对比较教育的背景研究理论进行了独具个性特色的阐发,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开拓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背景研究理论;哲学基础;动态性;主观性;相对性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221-02

埃德蒙·金(EdmundJ.King)是英国当代最富盛名的比较教育学者,其代表作《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于1958年出版刊行,对世界比较教育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比较教育》杂志1979年11月出版的此书第五版的书评上这样称:“它注定成为一部经典”[1]。

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家萨德勒曾经指出:对外国教育制度进行探究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而且能制约和阐明校内之事情[2]。换而言之,即比较教育研究人员在研究教育制度和实践时是基于一定研究背景进行的。埃德蒙·金继承了这一思想,并且基于其广阔深厚的哲学思想积淀对比较教育的背景研究理论进行了独具个性特色的阐发,对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开拓具有重要价值。

一、“背景研究”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现象学与过程哲学

现象学模式往往被欧洲的相对主义者利用来研究问题[3]。这种模式也影响了埃德蒙·金的背景研究理论的思维。他在探究丹麦教育时指出:“应当根据地点、文化和时代的背景,以及面对必须做出选择的人士从现象学角度所看到的‘决策危机’来考察教育问题。”[4]108金在国家间比较研究时的思路与社会学由“实证主义”转向“现象学”视角相一致。怀特海(AlfredNorthWhitehead)的过程哲学主张,变化发展存在于一切事物,对变化的定义是着眼于“进化着的宇宙之历险的描述”[5]。金受怀特海过程哲学影响,其对“教育背景”的考察是以动态变化的观点来进行的。

(二)波普尔的情景逻辑思想

埃德蒙·金在思考比较教育研究时承袭了其老师波普尔(Karl·R·Popper)的“情景逻辑”观点且发展出了“社会生态学脉络论”,反对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直接套用自然科学研究的实验控制等方法,主张对开展比较教育研究时,应深入探究社会生态学在不同情境下的动态发展,以真正了解当地之脉络,发现不同国家各异的生态情境,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目的。埃德蒙·金认为:“要了解这个世界的新奇处,首先应联系周围环境的迅速变化来思考教育的新的‘生态’,然后考虑这个世界内部适合学习的一些可供选择的联系……”[4]8

(三)文化相对主义哲学

文化相对主义哲学对金的背景研究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他金认为:“对一种文化或一种分析方法训练有素的人,对另一种文化或另一种分析方法可能是一个犯大错的人。”[4]533因此,他关注教育的不确定性和个别情景的特殊性,认为必须在特定的背景范围内进行有关教育的理论的阐述,研究者要深入其他国家文化其理解与接受该国的文化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由此方能真正揭示某个国家的教育影响和作用因素,以如实地阐释该特定文化的建构方式及对教育的影响。

二、“背景研究”理论的主要特点

埃德蒙·金深厚的哲学积淀对其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背景研究理论特点较为鲜明,极富个性,这主要体现在动态性、主观性以及相对性等三个方面,这些方面都同他在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时的哲学思考分不开的。

(一)动态性

受怀特海过程哲学强调变化发展的思想影响,埃德蒙·金背景研究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动态性。金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人文主义者研究问题的方法主要关注外界事物之影响,且常常采取静态描述的方法论,较少采用动态变化与发展的视角。在埃德蒙·金认为,教育的不确定性往往源于教育观念、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等的变化,因此一成不变或普适的教育规律或准则难以寻求;在进行教育预测时,也无套用类似与自然科学的程序与方法论体系,必须把对教育的讨论摆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背景上[4]8。这些以上均体现了他探究教育问题时是基于动态思维和发展角度的。

(二)主观性

前已述及,埃德蒙·金的背景研究理论明显带有现象学取向。他提出要进行“内部观察”,主张背景研究的主观性。他认为,“从内部观察在任何分析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以学者的态度追求科学的客观性时必须具有同情心并善于合作……任何科学研究都带有主观的成分——特别是教育这种涉及个人的和文化密切关联的东西。”[4]14-15这种主观性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研究主体的主观性;二是作为研究对象的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人)主观性。金指出,今日社会科学之研究要强调客观性与主观性间建立伙伴关系[4]58,而非偏执一方。“尽管我们冷静地改变着我们的意识和计划,我们的微妙的偏爱和情感的依恋却像一个隐蔽的劝说与我们形影不离。我们欣赏我们自己的语言和节奏[4]24。所以,在金看来,虽然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生动的交流”,而其在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问题上,显然是主观的。他主张,当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时,不仅要承认我们主观的相对性,而且要承认一切“客观”的学科与我们所观察的任何东西存在有条件的关联。所以金在强调背景研究主观性的同时,并没有将这种主观性极端化。

(三)相对性

埃德蒙·金主张不同国家之教育背景具有特异性。因此无法如实验室试验那样对客观事物进行“分割、操纵和预报”[4]22。他主张应该根据研究需要的不同来选择理论和研究方法,所以,在背景研究中,他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方法或操作模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有其形成的过程和与众不同的特色。正因如此,他主张,比较教育者进行研究时,要把个人的主观偏见予以摒弃,不断深入所探究的问题情境并保持客观性,对该背景把持忠实之态度,需有“真实的知识,忠于本国人所‘理解’的制度,并对他们所看到的问题产生移情作用。这种知识没有替代品。没有这种知识就没有真正的比较分析”[4]49。很明显,埃德蒙·金较为重视情境的特殊性和教育的不确定性。由于背景独特性的存在,比较研究者一旦进入不同文化,或者不同发展阶段,就需从起点做起,最好是沉浸在那里的“生活语言”中。

三、“背景研究”理论的意义

埃德蒙·金对于背景研究甚为重视,认为它是比较教育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他主张,如果能对比较研究的问题背景阐述清楚了,就可以明了不同文化比较分析的一些特征。背景研究理论是埃德蒙·金比较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出发点,在其构筑“比较教育分析框架”(由背景、概念、机构、操作、决策和执行等五部分组成)中,“背景”处于起点的地位。

(一)提供了一个“生态学”的视角

埃德蒙·金倡导的背景研究是一种生态学式的(ecological)。他指出,“生态”(ecology)一词,绝不只是“文化”(culture)的同义词。生态的重要性表现在从未来的个人幸福着眼,积极创造一种有教育作用的环境之中。它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他认为,要理解学校及其制度结构,进而了解制度框架内所进行的教学事件如果排除周围背景或环境,就无法理解其真实意义,更无法去理解或阐述教育与周围背景的“生态学”上的意义[4]29。他提醒比较教育研究者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应注重使用生态动力学(ecologicaldynamics)进行考察[6]。这种生态性的观点与背景研究的动态性观点是相一致的。

(二)为比较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启示

背景研究的动态性特点提醒我们在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时候避免僵化静止的思维方式。主观性特点提醒比较教育研究者不要落入个人狭隘的主观性,必须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真实“情景”中去,深入到对方的“生活语言”中去,以同情的心理去理解对方教育制度和教育决策所产生的背景因素,如此方能避免“误读”和做出无根据的引申。相对性特点主张异质文化之间的多元差异性,因而“中心”和“边缘”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合理和荒谬的。

(三)提供了一个质的研究范例

教育研究大体而言可以分为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等两大类。比较教育学者进行不同国家的比较时往往会忽视研究对象的真实性,忽视本体文化的价值及其对当地人的教育意义等。以现象学为起点的方法论,采取微观深入描述的质的研究方法就可以避免对当地文化和教育无依据之“误读”,因为研究者在进行质的研究时是基于“同情”的视角的,正因如此,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理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C·H·Dobinson. Book reviews: Other schools and ours[J]. Comparative Education,1979,15(3):345.

[2]萨德勒.我们从对外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多少有实际价值的东西[C]//.赵中建,顾建民选编.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国外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5.

[3]罗婉明.比较教育的两大主流模式[J].比较教育研究,1997,(4):23.

[4] [英]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王承绪,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伦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自由出版社,1929:92.

[6]Admund King. Comparative studies and education reform[C]//

Keith Watson and Raymond Wilson. Contemporary issue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A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Professor Emeritus Vernon Mallinson. London:Croom Helm, 1985: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