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原不寂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原不寂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类起源

有一个古老传说,猴子变人的传说。传说的人类是猿猴和女妖的后代。他们生活在山南泽当的一个山洞里。至今山洞尚在,世世代代接受人们的祭拜。

根据达尔文、恩格斯的学说,我在二十多年前提出:及邻近地区可能是世界人类的发祥地的假说。和我持同一观点的还有一些科学家,包括已故著名考古学家童恩正先生等。

高原,因地球运动,一直在上升,有时快有时慢。大约距今2000万年开始,这里是茂密的森林,成群的猿类在树上攀援,摘食树上的果实。过了很多很多年,高原继续升高,气候变得干冷,茂密的森林渐渐退去,出现了空旷的原野。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猿类不得不从树上下到原野,改变觅食方式,挖取地下植物的根茎,采摘低矮植物的果实,猎取小动物。从此猿类渐渐地站立了起来,解放了前肢,学会了制作工具,就这样变成了人类。真正变成人类的时间,约为距今300万年。

关于这一假说,在至今还没有相关的化石发现,证据不足。但在高原的周边,如喜玛拉雅山南坡的巴基斯坦境内以及印度的西北部地区,还有我国云南等地区,都出土了大量古猿和人的化石。云南的古猿为1500万年到800万年,人为170万年,最近几年还发现了一批古象化石群,年代在300万—700万年间。高原周边人类化石的发现,绝不是偶然的,从一个侧面说明地区可能是世界人类的发祥地的可能。

旧石器,砍砸器和手斧

旧石器即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是人类制造的最早的石质工具,从人类起源到新石器的出现,伴随着人类走过了300万年的漫长岁月。

砍砸器,是贯穿旧石器时代始终的一种最原始,最笨重的打制石器,有钝厚刃口,可用于砍砸、劈斫树木、坚果和动物的骨头,挖掘植物块根等。制作砍砸器的方法,即将石核或石片边缘修理成厚刃。

手斧,因形状像斧,又便于手握而得名。也是旧石器时代的一种形体较大的石质工具,晚于砍砸器出现。形状呈梨形,一头尖,一头圆。尖的一头可用于挖掘,圆的一头可用于手握。是一种多用途工具,挖掘根茎、加工木头、切割兽肉、处理动物的骨骼、皮毛等。加工方法较砍砸器复杂,将两侧边缘修理成对称双刃。

有研究者认为,砍砸器和手斧分别代表了全球范围内的两大旧石器工艺传统。该研究者是20世纪40年代初西方人类学家莫维斯。他在地图上将欧亚大陆的中部,以青藏高原西部边缘为界划了一条线,把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范围划分成东西方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东方是以工艺简陋的砍砸石器为代表的“砍砸器系统”区域;西方是以当时先进的生产工具手斧为代表的“手斧系统”区域。他认为“砍砸器系统”的人愚笨,而“手斧系统”的人聪明。这就是著名的“莫氏线”。

根据“莫氏线”划分,中国境内的旧石器都属于青藏高原以东的“砍砸器系统”区域。然而近几十年的发现表明,在中国已有数十处地点发现了手斧,南方北方都有,其中长江以南地区分布较多,其中又以广西百色盆地为最多。百色手斧的年代为距今80万年。看来莫氏理论有些偏差。

虽然莫氏理论有些偏差,甚至还有种族歧视的色彩,但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两大系统的分布仍然是基本事实,只不过是有些交叉罢了。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即现在藏族居住的四川西部,高原的东部边缘就发现了手斧,现收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里。我们认为高原腹地发现的几件手斧,包括四川西部的2件,虽然不多,也构不成旧石器文化的主流。但至少可以说明:高原的旧石器和高原以外的地区有着或多或少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来自“手斧系统”的西方,也有可能来自中国的南方。

然而旧石器仍然属于东方的“砍砸器系统”。以前学者也多次注意到其直接联系是我国的华北地区。的旧石器和华北中晚期的旧石器,无论在器形上还是加工方法上都相似。

非几何形细石器

细石器顾名思义是一种细小石器,有细小的石叶、石核和用石叶或石核加工成的石器等。石叶就像一片小柳树叶,大的几厘米,小的几毫米;石核是石块剥掉石叶后留下的核心部分,大的如核桃,小的如铅笔头。原料都是硬度很高的石料,有石英、燧石、玛瑙、黑曜石等。加工需要一定的技术(美国有考古学家做过试验:第一步将黑曜石用柴火烧,然后浇水冷却,使其炸裂碎成小块。第二步将一根带尖的木棍用尖端抵在小石块上,小石块用脚固定在地上。再将没有尖的另一端抵在人的胸前,均匀地用力顶压。先顶压下的部分是不规则碎石片,后顶压下的部分就是石叶。顶压石叶就像削萝卜一样一条一条地被削了下来,而剩下的部分就是石核。第三步将石叶或石核放在一只手里,再将骨锥捏在另一只手里,用锥尖压在石叶或石核的边缘,用巧劲慢慢剥压,慢慢修理。一件细石器工具就完成了)。器形有箭头、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刀刃等。多数是复合工具,与骨器、木器复合使用。如细石器箭头就是绑在木制的箭杆上复合使用的。年代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中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某些地区甚至延续到金属时代。随着农业的出现就慢慢地消失了。

的细石器,自1956年中国地质研究所赵宗溥在那曲采集到2件标本起,直到现在共发现了细石器地点有数十处。分布广泛,其中西部、北部高海拔地区较多,包括“无人区”。中部、东部较少。年代约为距今1万年到几千年,属新石器时代遗存。原料有燧石,还有石英、玉髓、玛瑙等。器形有箭头、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刀刃等,石核有船底形、楔形、柱形和铅笔头型等。

细石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分布,根据其不同特征和地理分布,可划分为两大传统。一大传统为几何形细石器,是利用从细石核上剥下的石叶再加工成三角形、梯形和半月形等规整的几何形态。分布于欧洲、西亚、中亚以及南亚等地。另一大传统为非几何形细石器,是以压制的方法剥取石叶,加工成石叶工具,但不一定成为各种规整的几何形态。这种细石器以中国华北为中心年代距今约3万年,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两大传统以青藏高原西部边缘为分界线。发现的细石器则属于以华北为中心的非几何形细石器传统。

的细石器属典型的非几何形细石器传统,石叶不一定成为各种规整的几何形态。

20多年前我在《考古大纲》一书中写到:高原以西的南亚、中亚的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的一些遗址中发现了非几何形细石器在下面几何形细石器在上面的地层关系,年代为距今1.7万年到7000年左右。过去学者一般认为,南亚、中亚是受了西亚文化的影响。而细石器的发现说明,是中国华北为中心非几何形细石器向西传播的一支。那么非几何形细石器和南亚、中亚肯定有着必然的关系。是什么关系?是传到南亚、中亚?还是南亚、中亚传到?值得研究。

新石器时代,吃小米和吃青稞的人们

吃小米的人们是卡若文化的缔造者,生活在东部澜沧江流域。属新石器时代,距今5000-4000年。卡若文化包括卡若、小恩达、烟多等遗址,其中以卡若遗址最具代表性。

遗址位于东部昌都地区昌都县卡若村南,澜沧江西岸的一块台地上。1977年发现,1978、1979年发掘,2002年又进行过发掘,是最早的科学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房屋以及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细石器、陶器、装饰品等,还出土了一批动植物标本等,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小米。小米呈黑色炭化状,一堆一堆地出土,数量很大。有经验的考古工作者从外形一看便知是小米,但现场的人谁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总以为是草籽一类的植物。因为大家都知道,传统的栽培植物是青稞,而不是小米。发掘结束后,标本带到北京请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进行鉴定,结果是小米无疑。

小米即粟,是一种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的古代栽培植物,至少有8000-10000年以上的历史,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另外我国云南、台湾以及日本、朝鲜、中东、欧洲等地也有零星分布,但年代相对较晚。一般认为,黄河流域以外的小米是由当地一种狗尾草的野生谷物培育而成的,其他地区人工栽培的小米,都是通过各种渠道传播过去的,卡若的小米也不例外。

无独有偶,在遗址发掘中,除小米外,还出土了一种半地穴式的红烧土房子。这种房子在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十分普遍。伴随出土一些彩陶器,其器形、纹饰都和甘肃、青海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相似。还发现几枚家猪的骨骼,家猪也是黄河流域最 常见的家畜。

小米、半地穴式的红烧土房子、彩陶、家猪都是我国黄河流域的基本文化构成,其中小米更具代表性。联系到卡若文化的地理位置,可以推测:早在5000年前,卡若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同类文化就有着密切联系。甚至还有可能,当时居住在黄河流域吃小米的的人们,经过几年,几十,甚至几百年不懈努力,沿着横断山脉的河谷地带,自北向南来到高原,在东部定居。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和当居民一起,披荆斩棘,胼手胝足,共同建造美好家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卡若文化。

吃青稞的人们,即指曲贡文化的人们,生活在中部雅鲁藏布江流域,包括拉萨河、尼洋河等支流区域,即林芝、拉萨、山南等地区。主要有拉萨曲贡遗址,山南昌果沟、邦嘎遗址和林芝、墨脱新石器地点等。属新石器时代,距今4000-2500年。

青稞是昌果沟遗址出土的,有数千粒,出土时呈炭化状,经鉴定与研究认定为青稞炭化种子。昌果沟古青稞炭化种子是首次发现的史前青稞遗存,属人工栽培植物。

青稞与大麦同属同种,亲缘相近。关于起源有两种主要观点:一种起源西亚,从西亚并从小亚细亚经过美索不达米亚到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再从埃及、北非,直到北高加索等地区。多次发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大麦遗物。在埃及阿斯旺地区发现了公元前约15000年的大麦遗物。另一种则认为,起源地在中国的青海、和四川的西部和云南北部。这里不仅广泛存在野生大麦,并在很多遗物考古中发现了许多青稞碳化物。在甘肃东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内发现了小麦、大麦等作物的炭化颗粒,年代距今5000年左右,炭化的大麦籽粒与现在栽培的青稞形状极为相似,这是我国青稞起源方面迄今为止最早的考古证据。由此可知昌果沟遗址出土的青稞,有可能来源于西亚,也有可能源于青藏高原本土。

这一区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还有一些文化特征需要提及。有一种磨光黑陶器,与青海齐家文化陶器相近。说明两者有一定联系。

大石遗迹与象雄文化

大石遗迹也称巨石文化。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有外国人发现。大量发现是1990年后我国考古工作者自己,地点有200处之多。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阿里、那曲、日喀则西部等地区。形式有:一排排列石,单个的独石,石圆圈,石框等。用途大概为祭祀场所、纪念性标志及界碑、镇慑降伏物等,有些可能和墓葬有关。年代为雅砻吐蕃建立之前,一直到吐蕃王国建立,即公元前2世纪以前到公元7世纪。

有学者认为亚洲地区的大石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从西方传入亚洲的路线有两条:一是经中亚地区进入中国北方和东北亚地区;另一条路线则是经南亚的印度向东南亚及大洋洲等地区传播。中国西南四川等地的大石遗迹应是接受了北方中亚大石文化或南亚印度大石文化的传播影响。

而地区大石遗迹的发现,使我们对整个中国地区乃至亚洲地区大石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依据。高原正处在中亚草原、西亚高地、南亚次大陆交汇的地理位置上。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以来这一较大地域内的民族迁徙和文化交往也是较为频繁的,如果说南亚地区的大石遗迹曾受到中亚游牧文化的影响的话,那么地区也就可能成为其中间环节。意大利藏学家杜齐曾作过这种推测:“在存在着一种从新石器传统发展起来的巨石原始文化。这一文化沿着两条路线传播。一条通过库库诺尔地区的欧亚大平原通道进入中部,或许一直延伸到后藏。另一条进入克什米尔和斯丕提”。库库诺尔地区即今青海地区,克什米尔和斯丕提则在今阿里以西。我以为地区大石遗迹更多的还是通过克什米尔和斯丕提传入的。

最近有专家认为,的大石遗迹应放在古代象雄文化的遗存中考察,我同意这一观点。象雄的地理位置,据藏、汉史料记载,其中心区域为今天的阿里地区札达县、普兰县。而最初实际范围要远远大于这一中心区域,可能包括其西面的克什米尔地区,北面的羌塘地区和葱岭、和田地区,东面的青海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等地区。年代早于公元前2世纪的雅砻吐蕃时期,公元7世纪时期并入吐蕃王朝。大石遗迹恰在古象雄的地理位置之内,时间也与古象雄吻合。

南北兼容的岩画

岩画发现的历史算起来大约有100多年。和平解放以前,主要是外国人发现的,地点少也很分散。大量的发现是在1985年以后,主要是我国考古工作者所发现的。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70处以上,数百幅画面、数千个图像。岩画的分布地点主要在境内的西部、北部,也有一些分布在其他地区。内容主要有狩猎、放牧、祭祀、骑乘、武士格斗等场面。单个图像最多的是牦牛、马、羊、驴、犬、骆驼、鹿、羚羊、鹰、鱼、羽毛、盾牌、陶罐、车辆、长杆、房子、陷井、日、月、山、宗教符号、人、男性生殖器等。

岩画的年代上限为雅砻吐蕃建立以前,下限不晚于吐蕃王朝建立初期,还有的则到佛教传入以后,即公元前2世纪以前至公元7世纪以后。

石棺葬,藏族先民的古代文化

1977年考古工作者首先在藏东贡觉县香皮区发现石棺葬,1986年发掘了其中5座墓葬。随后又发现了许多石棺葬。分布在昌都、林芝、拉萨、山南、那曲、日喀则、阿里等所有地区。

石棺葬,以石板或石块为棺的墓葬。有石板墓和石丘墓两类。葬式有直肢葬、曲肢葬、一次葬和二次葬(二次拾骨葬)。还有的墓葬建有祭祀遗迹,并伴有牲祭或人祭。随葬器物主要是圜底陶器和平底陶器,也有少量金属器,包括铜器和铁器,特点都是小件器物。年代为新石器晚期,即青铜时期(或早期金属时期)至吐蕃王朝建立之前,即距今3000年到1300年左右。

石棺葬可以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区包括昌都、林芝地区,多石板墓,陶器以平底器为主要特征。西区包括山南、那曲、日喀则、阿里等,多石丘墓,陶器以圜底器为主要特征。

石棺葬和其他地区同类文化有一定联系。其中昌都、林芝地区石棺葬不仅墓葬结构和出土陶器都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的石棺葬相近。一种大双耳罐,可能受到西北地区考古文化的影响。山南、那曲、日喀则、阿里等石丘墓则和我国新疆以及中亚的大石墓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具有草原文化因素。

由于上述地区石棺葬发现早,分布范围主要限于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等地,许多考古学家都曾认为,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等地是一个独立的石棺葬分布区。换言之,石棺葬的分布区主为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等地。所以多年来考古学家关于石棺葬族属的讨论范围,总限定在该地区内的古代民族中。

自从高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发现有石棺葬开始,关于石棺葬的族属的讨论范围可以放大了,放大到包括在内的整个高原的古代民族集团中。

分布范围包括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以及全境的石棺葬,似乎正好是现今藏族分布范围。从迄今3000年开始到1300年左右的吐蕃王朝建立时期,正是藏民族形成的时期。所以我认为:石棺葬是藏族先民的古代文化。

高原不寂静

2000万年前猿类在树上生活。

300万年前人类在这里起源。从此到哪去了?是继续留在高原?还是走出高原?也许云南的元谋人,也许北京的周口店人、也许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人都是他们的后代。

5万年前高原出现了一批旧石器时代的人们,他们使用砍砸器。这批人和中国华北旧石器中晚期的同属于一个人群,都使用砍砸器。但是他们并不保守,还和使用手斧的人交往。

1万年前高原又有了更多的人,他们会制造细石器,活跃在西部和北部高海拔的草原上,过着游猎和游牧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天气变冷变干,一部分人继续留在草原,一部分人则走出草原,来到海拔较低的河流两岸。

5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一支人顺着横断山脉的深山峡谷,向南到高原东部澜沧江流域的卡若地区。他们带着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人们的习惯,吃小米,住半地穴房子,烧制彩陶,饲养家猪。过着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不久又遇上了来自草原细石器的人们,于是交融在一起共同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卡若文化。

4000年前高原中部、南部,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出现了一批人群,他们可能也是来自草原使用细石器的人们。由于海拔变低,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也由于受到来自北方的影响,他们学会了种植青稞,过起了以农业为主的生活。还学会了制造青铜器,还从中亚进口了铁柄铜镜。他们用牲畜祭祀,可能还用人祭祀。此时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迈进了文明的门槛。他们就是曲贡人。

3000年前高原进入“小邦时代”以后又合并成几个大的部落联盟。有象雄、苏比、女国、吐蕃、附国、党项等等。从此出现了大石遗迹、岩画、石棺葬的考古学文化。

1300前年吐蕃统一高原,吐蕃王国建立。

高原不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