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框式结构“没A没B”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框式结构“没A没B”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在现代汉语中,“没A没B”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框式结构,它有其特殊的结构模式和丰富多样的语义内涵。本文围绕“没A没B”的可变项、句法功能、语义增值以及语用特色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没A没B 可变项 句法功能 语义增值 语用特色

在现代汉语中存在着许多固定结构,研究这些固定结构具有重大的意义。框式结构“没A没B”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并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没A没B”本来是一个并列结构,如“没儿没女”“没米没柴”,不仅A、B项本身可以扩展,如“没儿子没女儿”“没米面没柴火”,而且整个结构也可以延伸,如“没爹没娘没儿没女”“没米没柴没油”。这说明其内部结构比较松散,每一个可变项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该格式逐渐凝固成为一种固定组合,形成框式结构。[1]本文所指的框式结构是由固定的“框架”和可供填补的“空位”两部分组成,格式义通常大于词语的组合义,形成具有特殊语法意义的格式。[2]

在研究格式“没A没B”之前,有必要说明一下“没”的词性。一般的观点认为“没”是兼类词,当“没”用在体词性成分之前,它是动词;当“没”用在谓词性成分之前,它是副词。而语言学家熙先生却认为“把谓词性成分前的‘没’和‘没有’看成动词是合理的”。[3]也就是说,“没”在体词性成分之前和谓词性成分之前都应该被当作动词。当“没”在体词性成分之前,它的意思为“没有、不存在”;当“没”用在谓词性成分之前它表示“动作或事情没有发生”。在本文中我们采取熙先生的看法,把“没A没B”结构中的“没”看成是一个单纯的动词,这也更符合“没A没B”用法的实际。

1.“没A没B”的可变项A、B

在框式结构“没A没B”中,重点研究对象是可变项A、B,其中又包括A、B的词性,A、B的语义类型以及A、B在结构中的次序三个方面的问题。

1.1、A、B的词性

“没A没B”作为一个凝固的框式结构,在结构上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即A、B必须是单音节的语法单位,如“没头没尾”“没日没夜”“没病没灾”等。能够进入结构“没A没B”中A、B的词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A、B都是语素,如:

没滋没味 没亲没故 没着没落 没利没害 没情没绪 没尊没卑 没才没品 没家没业

其中,有些是将双音节词AB的两个语素拆分开来进入该结构,如滋味、情绪、着落、利害、尊卑等。

2.A、B都是词,其中又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类,而且以名词居多。

A、B为名词,如:

没画没字 没爹没娘 没棱没角 没钱没势 没心没肺 没边没沿 没水没电 没枪没刀 没车没马 没上没下 没前没后

试看一些具体的用例:

(1)他,他们怎么如此地没心没肺啊!(池莉《让梦穿越你的心》)

(2)扬眉吐气的同时,自然也深深地感到了在这个世界上没钱没势真是寸步难行。(张平《十面埋伏》)

(3)平日里对你们宽松惯了,没上没下的。(柳建伟《突出重围》)

A、B为动词,如:

没吃没穿 没偷没抢 没遮没拦 没说没笑 没依没靠 没绑没捆 没抹没写 没铺没盖

但是,当“没A没B”结构进入句子时,有了上下文情境的帮助理解,却发现有些结构中的A、B具有了名词的意义。如:

(4)过去没吃没穿,有啥好打扮的呢?(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例(4)中的“吃”和“穿”并不是动词,而是表示“吃的东西”和“穿的东西”。用在这种结构中的动词,表面上看是动词,实则为“的字结构”的省略。这说明结构中的动词有歧义,有时表示“V”,有时表示“V的”,因而结构本身也就有歧义。

A、B为形容词,如:

没尊没卑 没深没浅 没大没小 没羞没躁 没老没少 没好没歹

其中的两例“没大没小”和“没老没少”的意思是“不分长幼尊卑”,结构中的两组形容词“大、小”和“老、少”在“没A没B”的理解中都转换为名词了,其意义转指“大人、小孩”和“老人、少年”,“A、B”则分别为构成这两组名词的前一个语素。

1.2、A、B的语义类型

从A、B的语义关系上来看,并不是所有的A、B都能进入“没A没B”格式,它们必须在意义上有某种联系。A、B至少应该属于某种语义次范畴,否则不能构成“没A没B”格式。如“枪”和“水”,“纸”和“车”,它们都是名词,但不能进入“没A没B”结构,因为它们之间不在一个语义层次上。从意义的联系上看,单音节A、B的语义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A、B为意义相同、相近的单音节词或语素,如:

没完没了 没正没经 没仁没义 没着没落 没滋没味 没口没嘴

A、B为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词或语素,如:

没日没夜 没大没小 没高没低 没轻没重 没头没尾 没深没浅

A、B为意义相关的词或语素,如:

没心没肺 没水没电 没偷没抢 没纸没笔 没死没伤 没怨没仇

1.3、A、B的语序排列

在结构“没A没B”中,A、B的前后次序不是任意的,而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排列的。决定A、B的位置次序的主要有构词顺序原则、认知先后原则和语义轻重原则。[5]

首先遵循的是“构词顺序原则”,即如果A、B本来就可以组成一个词语,那么进入框式结构后的A、B的次序还是和原来的一样。如“没遮没拦”“没轻没重”“没边没沿”中的“遮拦”“轻重”“边沿”本来就是一个词语,所以就不能说成“没拦没遮”“没重没轻”“没沿没边”。例如:

(5)我当然记得她,她是个真正的虐待狂,动起手来没轻没重。(王小波《未来世界》)

(6)日本曹长又没边没沿地猜疑起来。(冯志《敌后武工队》)

其次遵循的是“认知先后原则”,即A、B如果不能组合成一个词语,那么就按照人们对A、B的认知先后来决定他们的次序。如“没洗没刮”,像我们在理发店理发时是先洗脸再刮胡子,“洗”的动作是发生在“刮”之前的。例如:

(7)原来他瞅着他这身全套的土匪装束,又联想到多日没洗没刮的脸,心想一定也难看得一塌糊涂。(曲波《林海雪原》)

再次是“语义轻重原则”,即AB的构词顺序应该是BA,但由于A比B的地位更重要、凸显程度更高,所以将A置于B的前面。例如:

(8)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

(9)你们不能欺侮人,我家不是没名没姓的小百姓!(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照理说,“字画”“姓名”是正常的组词顺序,但在“没A没B”的结构中恰恰相反。这主要是因为画比字更具有凸显性,名比字更具有区别性。可见当“构词顺序原则”与“语义轻重原则”发生冲突时,前者是会让位于后者的。

2.“没A没B”的句法功能

框式结构“没A没B”的形式虽然比较固定,但它有着活泼多样的句法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充当谓语,如:

(10)这几年没权没势,尽受穷人的气。(马烽《吕梁英雄传》)

(11)黄兴安哭丧着脸道:“你给我找几个馒头带上,我已经一整天没吃没喝了。”(柳建伟《突出重围》)

(12)我至今也不明白,我当时为什么没喊没叫,我应该是大哭大叫的呀!(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充当定语,如:

(13)七爷更是个没心没肺的主,更不会有意和你们黄家过不去。(尤凤伟《石门夜话》)

(14)良久,才说出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辜政委,下午单昆科长是不是来给你汇报过?”(张平《十面埋伏》)

(15)姨奶奶擦了擦眼角:没爹没娘的孩子,我不疼他谁疼他?(戴厚英《流泪的淮河》)

充当状语,如:

(16)不要以为这是很容易的事:谁愿意被人没滋没味地一遍遍写着呢。(王小波《白银时代》)

(17)他忽然没头没脑地跟我这样说。(张贤亮《绿化树》)

(18)留小儿没完没了地问我北京的事。(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充当补语,如:

(19)那女生哭得没完没了。(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充当分句,如:

(20)没凭没据,谁能证明他借给你二十块钱?(张抗抗《白罂粟》)

充当主语、宾语,如:

(21)没羞没躁是我老家的口头语,搁这儿就相当重了。(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22)倒不是我有多么宽宏大度,而是天生成的没心没肺、浑然一片、轻信于人。(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在对“没A没B”格式句法功能分析和例句的检索中,我们发现改结构充当主语、宾语的例子很少,而充当谓语、定语、状语等的例子比较多,这说明“没A没B”是一种谓词较强的格式,其谓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频率较高。

3.“没A没B”的语义增值

作为框式结构,其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整体性的特殊语法意义。其整体意义不是组合成分的简单相加,而往往产生出新的意义。这一意义是该框式结构整体拥有的,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没A没B”的语义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

1.没A没B=没A+没B,例如:

(23)所有的人都要回避,只能由一个人问,而且要问得有技巧,不能没遮没拦的。(陆文夫《人之窝》)

(24)人家染坊里的人与咱没怨没仇的,人家是胡说啦!(贾平凹《秦腔》)

“没遮没拦”其实就是“没遮拦”,一个“没遮”还不够,还要加上一个“没拦”,以加强否定,凸显程度高,同理,“没怨没仇”也是这样。类似的例子还有没山没水、没爹没娘、没儿没女等,我们发现,这类例子结构中的A、B一般都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这样的一种语义增值主要目的是凸显“每年A没B”的程度之高,并带有一定的感彩。

2.没A没B=没A没B没C……(A、B为A、B、C……这一类事物的代表),例如:

(25)范大昌觉着蓝毛净说些没油没盐的话,他赶忙插口说・・・・・・(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

(26)丁翼平:乐仁,我不过是赚了点钱,我并没偷没抢!(老舍《春华秋实》)

例(25)中的油、盐属于同一个语义场(调料类),此外还有酱、醋等,“没油没盐”运用了比喻的说法,意思为“没有味道”;例(26)中的偷、抢两个动词也属于同一个语义场,此外还有盗、杀、夺等,这里的“没偷没抢”意思为“没有做违法的事”。黄伯荣、廖序东先生在《现代汉语》中指出:“语义场就是通过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它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类”。这里的A和B都是属于同一个语义场中的词或语素,A、B、C・・・・・・共同构成了一个语义场,表面上看只否定了A、B,实际上也否定了语义场内其他的元素,只不过A、B在他们所在的语义场内最具有代表性而已。此类的语义增值一般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表达深层的含义。

3.没A没B=不分/不管/不顾AB,例如:

(27)黛二家里从来民主气氛好,没大没小,没上下尊卑之分。(陈染《无处告别》)

(28)我们没日没夜地在海洋中游弋、巡逻、护航。(王朔《空中小姐》)

(29)我当然记得她,她是个真正的虐待狂,动起手来没轻没重。(王小波《未来世界》)

“没大没小”指不分大小,“没日没夜”指不分日夜,“没轻没重”指不管轻重。这类例子中的A、B大多数为反义词,整个结构有一种违背常规、有悖常理的意思,表示一种意外的情况。

4.没A没B=没AB或毫无AB,例如:

(30)嘴是两张皮,说话没根据,你说你是自己人,没凭没据谁知道。(马烽《吕梁英雄传》)

(31)我没情没绪地过了一段时间,自己回了内地。(王小波《黄金时代》)

(32)李杰明心里真是没着没落的了。(谌容《梦中的河》)

(33)我是一个没依没靠的穷孩子,现在是我们村里妇女自卫队的指导员。(孙犁《风云初记》)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没A没B”结构中的A、B原来是一个词语,现在它们被拆分开来嵌入框式结构。“没A没B”的意思相当于“没AB”,但前者的语气程度比后者重,有着加强否定的功能。而且“没A没B”这种四字格在语言表达上更加生动活泼,带有丰富的感彩,也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5.特殊的语义增值

这类的“没A没B”结构的语义内涵与A、B没有关系,不能从A、B的表面意义上来理解,而要注意到其隐藏的文化内涵。例如:

(34)准是我那没心没肺,凡事都不大有所谓的派头让她感到了悬心。(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35)我已经弄下这号不要脸的事,就这么没脸没皮活着算球了。(实《白鹿原》)

例(34)中的“没心没肺”比喻没有良心,凡事都抱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例(35)中的“没脸没皮”意思为没有面子,没有尊严。这类“没A没B”结构其实就是一种习语,它们有着固定的语义内涵,通过比喻的方式(这点和第2类有相似之处)来传达其背后的文化意义,经过长久的使用而固定下来。

4.“没A没B”的语用特色

跟语境结合紧密,表示特定的语用功能,这也是框式结构的一大特色。框式结构在语言交际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往往用来表示某种情感色彩或特定语气,是普通短语无法承担的。归纳起来,框式结构“没A没B”的语用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4.1.“没A没B”具有概括性、灵活性的特点

“没A没B”作为一种凝固的四字结构,决定了其本身就具有概括性的特点。首先从“形”方面来说,“没A没B”中的“没”是“没有”的缩写,A、B本是并列组合,中间应该有连词连接,但进入“没A没B”格式后省略了连词,这就使得该结构形式上非常简练;再从“意”的方面来讲,“没A没B”的语义内涵丰富,能用简洁的形式表达出丰富的意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经济简易,如“没尊没卑”就表示不分长幼和次序,显得很没规矩和教养。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要适应人们生活的变化。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框式结构“没A没B”就凸显出能产性、开放性等特点,如由“凭据”“根由”“腔调”就可以造出“没凭没据”“没根没由”“没腔没调”等用语出来;可以用“没日没夜”来表示不分日夜,也可以用“没早没晚”“没黑没白”来表示相同的意义。

4.2.“没A没B”具有浓厚的口语化色彩

“没”的本意为陷没,后引申为消失、失去。唐宋时,这个意义又由具体趋为抽象,“无”的白读音与“没”相似,“无”的没有义融入了“没”,“没”渐渐取代了“无”成为否定词。后来人们在口语中使用“没”的频率超过了“无”。现代汉语中“没A没B”结构的例子非常多,上文已经举过多例,这里不再赘述。由于“没A没B”结构的简易灵活性,所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该结构进行言语交流。最能突出“没A没B”口语化色彩浓厚的例证是“没A没B”与“无A无B”的比较,如“没爹没妈”和“无父无母”。显然,两者表达的意思一样,但前者一般用于口语、地域方言,而后者常见于书面语、正式语当中。

4.3.“没A没B”的贬义倾向

通过前面所举的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框式结构“没A没B”总体上传达一种否定的意思,一般带有贬义的感彩。这样贬义的感彩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A、B本身具有褒义,通过否定A、B从而产生贬义,如:

(36)咱家是世代书香门第,诗礼传家,没想到竞出了这个没廉没耻、失节从贼之人!(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

2.A、B本来是一对反义词,既否定A又否定B产生贬义,如:

(37)我要拉下脸来成天跟她没大没小的,她会瞧不起我的,认为我疯了老不正经。(王朔《我是你爸爸》)

(38)我也不敢嫁你这个男人,讲话没轻没重,冒里冒失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3.A、B同为一个语义场中的元素,通过否定A、B达到否定以A、B为代表的一类事物的目的。如:

(39)这个小小的孩子,没吃没穿没依没靠,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飘流起来。(杜鹏程《保卫延安》)

(40)看他没铺没盖,上身只有那件千补万衲的“花坎肩”。(周立波《暴风骤雨》)

5.结语

“没A没B”是一种典型的框架结构,通过对“没A没B”结构的可变项分析、句法功能、语义增值、语用特色四个方面的探讨分析,我们对“没A没B”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它不仅在结构上具有特色,而且在语义和语用方面意义多样,在人们的日常交际用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邵敬敏,袁志刚.“没A没B”框式结构的语义增值及贬义倾向[J].语文研究,2010(3):7-10.

[3][4]熙.语法讲义[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2.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李学渊.对外汉语教学中“没A没B”与“无A无B”之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6):81.

严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试验班)2009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