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省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省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思路以来,我省财政部门紧密结合实际,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收支体系、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社会保障收支体系、公共财政支撑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扎实推进各项财政改革,构建公共财政的“火车头”

1.完善省对市县财政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3年,我省调整完善了省对市、县(市)财政体制,精简整合“亿元县上台阶”等多项政策为“两保两挂”、“两保一挂”政策,改变以往按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做法,实行分税、分享,并对少数欠发达县和海岛县作适当照顾,较好地调动了市、县(市)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的积极性。2003年以来,全省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3.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4.6%。2005年,全省30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58个县(市)财政总收入全部超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上亿元县(市)57个。与此同时,出台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政策,使欠发达县和海岛县能满足基本的支出需要。2005年,我省对市、县(市)体制性及专项资金转移支付171.39亿元,自2003年以来年均增长15.5%,省级财政预算支出占全省支出比例仅为12.7%。2005年,经济欠发达县(市)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与经济较发达县(市)的比率分别为1∶2.1和1∶1.1,欠发达县(市)享受了与较发达县(市)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

2.切实推行部门预算改革,规范财政分配行为。我省从2000年开始试编省农业厅、科技厅、教育厅部门预算,随后逐年扩大试编范围。2004年起,省级137个部门全面推行了以综合预算和零基预算为核心的、规范的部门预算。到2006年,全省各市及绝大部分县(市、区)都实行了比较规范的部门预算。送省人代会审查的部门预算范围不断扩大,2006年达到18个。加强项目支出预算和财政专项支出等资金的审核,近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项目预算审核机构共审核财政支出项目预算1万多个,审核的资金总额超过1000亿元,共审减不合理资金100多亿元。

3.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规范财政资金运行。按照财政部提出的“十五”期间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要求,2005年9月,我省制定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全面启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一方面,进行单项财政资金直接拨付试点;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我省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支付平稳过渡的有效途径。2005年省本级率先对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预算单位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从2006年起逐步向省级基层预算单位推进,并在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向市县推进。

4.稳步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建立制度、实施评价”为重点,遵循“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原则,稳步推进我省绩效评价工作。一是制定《浙江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初步建立“项目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三层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体系。二是选取有代表性的支出项目实施评价。2006年,省级和各市、县共完成21类和347个财政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三是建立完善全省绩效评价信息库。开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子网,及时公布绩效评价有关政策、信息,建立全省参与绩效评价中介机构库、省级绩效评价专家库、全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信息库。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以“五大百亿工程”为抓手,有效投入财政资金和争取中央国债专项资金,加强我省基础设施建设。2003―2006年,省财政共投入“五大百亿”工程84.76亿元;向中央争取国债专项资金,重点用于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技改、产业升级等经济发展项目。

2.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加大“三农”投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2003-2006年,各级财政投入1164.50亿元用于“三农”。积极运用财政补助、财政贴息、以奖代补、信用担保支持等手段,吸引大量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农村,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投入机制。

3.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2006年,全省财政科技支出54.33亿元,增长21.7%;省财政新增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安排1.4亿元用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升我省科技研发水平、科技公共服务能力,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十五”期间,全省高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6.4%和23.9%。2004年,我省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已上升到第7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3.6%。

4.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省财政安排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专项资金,支持我省企业纳米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食品安全、船舶工业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和创新,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时,整合原各部门分散管理的各类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先进制造业企业提高核心技术,2005年,经整合的各类专项资金达3.1亿元。“十五”时期,全省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超过7400亿元,年均增长25%,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5.扶持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安排现代流通业、供销社系统专业合作社和重点流通市场专项资金,加快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商品交易市场设施改造升级、流通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服务业的发展;安排风景名胜区保护专项资金、旅游发展资金和旅游宣传促销专项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借款,支持我省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改革;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措施,扶持农村信用社发展,支持金融业发展。

6.扶持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省财政每年统筹安排一定数额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节能节电节水领域生产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十五”期间,筹措落实节能、工业节水和清洁生产财政专项资金,有力地推动了企业节能降耗工作和循环型经济的发展。

7.支持外经贸企业发展。1994年开始先后建立了省级外贸进出口发展基金、进出口公平贸易专项资金等,建立完善外经贸促进体系。积极支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鼓励企业争创出口品牌。2001-2005年,省财政共筹措省级外贸出口发展基金7.97亿元,拨付外经贸企业各项扶持资金5.24亿元。

三、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1.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支持村庄整治,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支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2003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551.61亿元,其中省、市、县、乡级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31.63%,累计完成建设示范村852个、整治村8236个。与此同时,各地进一步加大了“康庄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支持力度,2003―2006年,省财政累计安排下达资金28.73亿元,用于支持全省乡村康庄工程建设,全省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90.23%;全省累计投入39亿元用于“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解决了52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2003―2006年,全省累计投入资金200亿元,其中省、市县财政投入占31.3%,完成河道建设1万公里。

(2)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拓展农村公共服务。一是支持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医疗救助制度、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学等“新五保”制度。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积极引导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四项工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加大农村科技文化投入,2003年以来,全省共投入17.64亿元,用于农村文化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科普设施等,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三是支持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2005-2006年,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6450万元资金,支持“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工程,2006年底全省农村放心店覆盖面已达到96.3%。

(3)加强素质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2004―2006年,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农民培训资金8.6亿元,培训农村劳动力498万人,新增转移就业劳动力138.7万人。此外,各地还大力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探索多渠道的培训资金筹集机制。

(4)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2005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免征农业税,逐步取消固定向农民收取的村提留金,全省农村农民基本实现零负担。积极开展农村综合改革,促进乡镇政府转变职能,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化解乡村债务、建立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改革,财政对村主要干部报酬进行补贴。

2.支持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建立以“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保贫困生入学”为核心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全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据统计,2001―2005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1179亿元。其中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财政性教育经费179.18亿元,比2001年增长94%;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预算内教育经费139.37亿元,是2001年的1.17倍。目前,我省教育发展的各项主要指标均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率先基本普及从学前3年到高中段的15年教育。同时,省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实施“职教六项行动计划”,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连续5年高中段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招生实现1∶1,成为全国普职招生比达到1∶1的唯一一个省区。

3.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十五”期间,全省财政部门共投入文化事业78.22亿元,年均增长20.79%;省级文化事业支出20.94亿元,年均增长24.73%。一是投资38亿元,新建或改扩建“七艺节”所需演出场馆43个,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文化设施网络。二是安排艺术投资专项经费,支持省属院团剧目创作和加工,共获得“文华奖”单项奖21人次、“五个一工程”奖4个。三是拨专款实施“雏鹰计划万里行”和“钱江浪花”下基层演出活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四是2002年起率先在全国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省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快速增长。五是安排省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有效支持了省属文化产业的发展。

4.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卫生事业财政补助增长机制,提高财政对卫生事业保障水平。2005年全省卫生事业财政支出达38.8亿元,比2000年增长3.24倍。积极改革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模式,支出重点逐步向公共卫生领域和农村卫生转移,加快建设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报告体系等公共卫生“五大体系”。

5.加大社会保障事业投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管理体制,推动“五费合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和投入机制,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据统计,全省大口径统计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已由2000年的44.7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44.35亿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0.39%提高到16.66%。2003―2006年,全省各级财政累计安排促进就业和再就业资金24.25亿元,年均增长26%。2005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能力达到24个月。

6.加大生态环保投入。积极筹措落实财政资金,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投入,支持“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生态省建设。2003-2006年,省财政共安排各类生态环保专项资金57.22亿元,其中2006年23.04亿元,同比增长25.3%。2005-2007年省财政还将筹措落实专项资金3.48亿元,用于支持全省城市污水和城乡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筹措落实建设资金1.99亿元,为率先建成覆盖城乡的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提供资金保障。

7.建立财政保障应急机制。积极筹措财政资金,合理调整财税政策,加快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财政应急保障机制。一是制定《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专项预案》,对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时,财政部门的组织指挥体系、预警监测和报告、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等各个程序作了详细规定。二是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2006年,省级以上财政下拨4.4亿元救灾资金,支持台风和地震灾区人民减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三是设立应急专项资金,除每年按预算法的规定设立预备费外,从2004年起,我省财政已累计投入应急保障专项资金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