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补中益气汤在儿科的应用观察(3例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补中益气汤在儿科的应用观察(3例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神经性尿频 鞘膜积液 便秘 补中益气汤

神经性尿频

患者,女,4岁,2007年5月18日初诊。患儿1周前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小便频数、急迫,每日数十次,但无疼痛,尿量少,颜色正常。睡眠后小便正常。查体:面色不华,形体偏瘦,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查尿常规未见异常。中医辨证属脾肺气虚,治以益气升阳,拟补中益气汤加减。处方:黄芪6g,党参5g,白术6g,当归5g,柴胡3g,升麻2g,白茅根5g,炒麦芽8g,甘草2g。服上方5剂,患儿小便次数明显减少,纳食有增。效不更方,再服3剂,小便正常。

按:神经性尿频又称频尿症,可能与淋症有一定关系。发病原因虽有虚实寒热之别,但中气不足、气化不利、水道失约是关键。本案患儿形体消瘦,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沉弱均为典型中气不足之证。所以治疗以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使脾肺之气得以升举,清气下陷之小便频数得以制约。但需要提出的是本案例中白茅根的配伍使用。白茅根味甘、寒,有“主劳伤虚赢,补中益气,除瘀血闭寒热,利小便” 之功效,尤其是与补中益气汤合用,既可助黄芪、党参、白术补中益气,又可防止黄芪、党参温热伤阴之弊,故为全方点晴之处,不可不用。

鞘膜积液

患者,男,7岁,2006年6月15日初诊。1年前沐浴时发现右侧阴囊胀大,无疼痛感。曾就诊于某省医院,诊为鞘膜积液,并建议手术治疗。因家长畏惧手术而选择中医保守治疗。现症:右侧阴囊明显增大,表面光滑,触之轻微疼痛,伴有形体消瘦,面色不华,气池色青,食少纳呆,脐周时有疼痛,大便溏泻,日行2~3次,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无力。证属中气不足,治以补中益气,佐以行气化瘀。处方:黄芪10g,党参6g,白术8g,当归6g,陈皮10g,柴胡5g,升麻3g,桂枝3g,茯苓10g,炒麦芽10g,甘草3g。3剂,水煎服。忌生冷。

2006年6月21日复诊:服上方3剂阴囊无明显变化,但精神渐佳,纳食有增,大便次数减少,每日l~2次,舌脉同前。继上方加乌药3g,橘核10g,再服6剂。

2006年6月30日三诊:药后阴囊明显缩小,触之已无痛感,精神、食欲皆好,舌质微红苔白。守方守法再服12剂,积液消失,诸症告愈。2年后患儿因其他疾病再来就诊,精灵活泼,面色红润,前后判若两人。

按:鞘膜积液中医称谓水疝,多因水液代谢失常所致。本案患儿发病之关键在于脾失健运,水液下注,积聚为患,酿成本病。故取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提举摄促进水液代谢。方中加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化饮,不但可消已聚之饮,且可祛饮邪之源。饮为阴邪,非温不化,故于方中加辛温之桂枝,通阳化气。脾虚日久,气血运行无力,血瘀气池,故于方中加入桃仁祛瘀生新。此外,桃仁对于改变阴囊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积液的吸收也有重要作用。

便 秘

患者,男,6岁,2007年10月17日初诊。便秘3年,虽经中西医治疗,但仅能取效一时,不能根治。近半年来便秘明显加重,6~7日不便,有时偶有便意,但临厕无力,不得不用“开塞露”或“果导” 协助排便。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苍白,食少纳呆,动则汗出,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虚便秘。治以益气健脾、润肠通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0g,党参6g,生白术12g,当归6g,柴胡5g,升麻3g,全瓜蒌10g,枳壳5g,鸡内金8g,甘草3g。3剂,水煎服。忌生冷。药后患儿自行排便1次,纳食较前明显好转守原方加桃仁5g,连服6剂,大便基本正常。为善其后,原方隔日1剂,再服10剂,久病获愈。

按:患儿临厕无力,且面色苍白,动则汗出,舌淡薄白,脉沉细,皆为中气不足,大肠传导无力所致。因此在治疗上以补中益气为主,方中白术易生白术,不仅能“强脾胃,进饮食”,还能通利大便;加全瓜蒌能润肠通便;加小剂量枳壳既能“健脾开胃,调五脏”,又能“治虚赢大便秘”;加鸡内金消食化滞。由于本病病程较长,反复性较大,只要辨证准确,适当守方守法即可取效。此外,治便秘饮食宜忌也至关重要。